)、
蒲黄(生用)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饮下。(《普济》)。
肠风下血∶蜜炙萝卜,任意食之。昔一妇人服此有效。(《百一选方》)。
酒疾下血,连旬不止∶用大萝卜二十枚,留青叶寸余,以井水入罐中,煮十分烂,入淡
醋,空心任食。(《寿亲养老方》)。
大肠脱肛∶生莱菔捣,实脐中束之。觉有疮,即除。(《摘玄方》)。
小便白浊∶生萝卜剜空留盖,入吴茱萸填满,盖定签住,糯米饭上蒸熟,取去茱萸,以
萝卜焙研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下,日三服。(《普济》)。
沙石诸淋,疼不可忍∶用萝卜切片,蜜浸少时,炙干数次,不可过焦。
细嚼盐汤下,日三服。名瞑眩膏。(《普济》)。
遍身浮肿∶出了子萝卜、浮麦等分。浸汤饮之。(《圣济总录》)。
香港脚走痛∶萝卜煎汤洗之。仍以萝卜晒干为末,铺袜内。(《圣济总录》)。
偏正头痛∶生萝卜汁一蚬壳,仰卧,随左右注鼻中,神效。王荆公病头痛,有道人传此
方,移时遂愈也。以此治人,不可胜数。(《如宜方》)。
失音不语∶萝卜生捣汁,入姜汁同服。(《普济方》)。
喉痹肿痛∶萝卜汁和皂荚浆服,取吐。(同上)。
满口烂疮∶萝卜自然汁,频漱去涎,妙。(《濒湖集简方》)。
烟熏欲死∶方见发明下。
汤火伤灼∶生萝卜捣涂之。子亦可。(《圣济总录》)。
花火伤肌∶方同上。
打扑血聚,皮不破者∶用萝卜或叶捣封之。(邵氏方)。
\x子\x
【气味】辛、甘,平,无毒。
【主治】研汁服,吐风痰。同醋研,消肿毒(《日华》)。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
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疮疹(时珍)。
【发明】震亨曰∶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
时珍曰∶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
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予曾用,果有殊绩。
【附方】旧三,新十三。
上气痰嗽,喘促唾脓血∶以莱菔子一合,研细煎汤,食上服之。(《食医心镜》)。
肺痰咳嗽∶莱菔子半升淘净焙干,炒黄为末,以糖和,丸芡子大。绵裹含之,咽汁甚妙。
(《胜金方》)。
喘痰促,遇浓味即发者∶萝卜子淘净,蒸熟晒研,姜汁浸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
以口津咽下,日三服。名清金丸。(《医学集成》)。
痰气喘息∶萝卜子(炒)、皂荚(烧存性)等分为末,姜汁和,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五
七十丸,白汤下。(《简便单方》)。
久嗽痰喘∶萝卜子(炒)、杏仁(去皮尖炒)等分。蒸饼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时
时津咽。(《医学集成》)。
高年气喘∶萝卜子炒,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济生秘览》)。
宣吐风痰∶《胜金方》∶用萝卜子末,温水调服三钱。良久吐出涎沫。如是摊痪风者,以
此吐后用紧疏药,疏后服和气散取瘥。丹溪吐法∶用萝卜子半升擂细,浆水一碗滤取汁,入
香油及蜜些须,温服。后以桐油浸过晒干鹅翎探吐。
中风口禁∶萝卜子、牙皂荚各二钱,以水煎服,取吐。(丹溪方)。
小儿风寒∶萝卜子(生研末)一钱,温葱酒服之,取微汗大效。(《卫生易简方》)。
风秘气秘∶萝卜子(炒)一合擂水,和皂荚末二钱服,立通。(《寿域神方》)
气胀气蛊∶莱菔子研,以水滤汁,浸缩砂一两一夜,炒干又浸又炒,凡七次,为末。每
米饮服一钱,如神。(《朱氏集验方》)。
小儿盘肠气痛∶用萝卜子炒黄研末,乳香汤服半钱。(杨仁斋《直指方》)。
年久头风∶莱菔子、生姜等分,捣取汁,入麝香少许,搐入鼻中,立止。(《普济方》)。
牙齿疼痛∶萝卜子十四粒生研,以人乳和之。左疼点右鼻,右疼点左鼻。
疮疹不出∶萝卜子生研末,米饮服二钱,良。(《卫生易简方》)
\x花\x
【主治】用糟下酒藏,食之甚美,明目(士良)。



<目录>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

<篇名>生姜

内容:(《别录》中品)
【校正】原附干姜下,今分出。今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时珍曰∶按∶许慎《说文》∶姜作KT ,云御湿之菜也。王安石《字说》云∶
姜能强御百邪,故谓之姜。初生嫩者,其尖微紫,名紫姜,或作子姜;宿根
谓之母姜也。
【集解】《别录》曰∶生姜,干姜生犍为川谷及荆州、扬州。九月采之。
颂曰∶处处有之,以汉、温、池州者为良。苗高二、三尺。叶似箭竹叶而长,两两相对
。苗青根黄。无花实。秋时采根。
时珍曰∶姜宜原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