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611页

。故洪舜俞赋云∶烈有椒、桂,滑有堇、榆。一种黄花者 ,有毒杀人,即毛芹也。见草部毛茛。又乌头苗亦名堇,有毒。各见本条下。
\x菜\x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捣汁,洗马毒疮,并服之。又涂蛇蝎毒及痈肿(《唐本》)。久食,除心下烦热,
主寒热鼠 ,瘰 生疮,结核聚气,下瘀血,止霍乱。又生捣汁半升服,能杀鬼毒,即吐出 (孟诜)。
【发明】诜曰∶堇叶止霍乱,与香 同功。香 ,即香薷也。
【附方】旧二,新一。
结核气∶堇菜,晒干为末,油煎成膏。摩之,日三、五度,便瘥。(孟诜《食疗》)
湿热气∶旱芹菜晒干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温酒下。大杀百虫毒。(《寿 域神方》)。
蛇咬疮∶生杵堇汁涂之。(《万毕术》)
<目录>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篇名>紫堇内容:(音芹。宋《图经》)
【释名】赤芹(《纲目》)、蜀芹(《图经》)、楚葵(同上)、苔菜(同上)、水卜菜。
时珍曰∶堇、蕲、芹、 ,四字一义也。详下。
【集解】颂曰∶紫堇,生江南吴兴郡。淮南名楚葵,宜春郡名蜀芹,豫章郡名苔菜,晋 陵郡名水卜菜也。
时珍曰∶苏颂之说,出于唐玄宗《天宝单方》中,不具紫堇形状。今按∶轩辕述《宝藏 论》云∶赤芹即紫芹也,生水滨。叶形如赤芍药,青色,长三寸许,叶上黄斑,味苦涩。其 汁可以煮雌、制汞、伏朱砂、擒三黄,号为起贫草。又土宿真君本草云∶赤芹生阴崖陂泽近 水石间,状类赤芍药。其叶深绿而背甚赤,茎叶似荞麦,花红可爱,结实亦如 荞麦。其根 似蜘蛛,嚼之极酸苦涩。江淮人三、四月采苗,当蔬食之。南方颇少,太行、王屋诸山最多 也。
\x苗\x 【气味】酸,平,微毒。
\x花\x 【气味】酸,微温,无毒。
【主治】大人、小儿脱肛(苏颂)。
【附方】旧一。
脱肛,凡大人、小儿脱肛,每天冷及吃冷食,即暴痢不止,肛则下脱,久疗不瘥者∶春 间收紫堇花二斤,曝干为散,加磁毛末七两,相和研细。涂肛上纳入,即使人 冷水于面上,
即吸入肠中。每日一涂药 面,不过六、七度即瘥矣。又以热酒半升,和散一方寸匕,空腹 服之,日再服。渐加至二方寸匕,以瘥为度。若五岁以下小儿,即以半杏子许,和酒服之。
忌生冷、陈仓米等物。(《天宝单方》)
<目录>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篇名>马蕲内容:(音芹。《唐本草》)
【释名】牛蕲(《尔雅》)、胡芹(《通志》)、野茴香(《纲目》)。
时珍曰∶凡物大者多以马名,此草似芹而大故也。俗称野茴香,以其气味子形微似也。
《金光明经》三十二品香药,谓之叶婆你。
【集解】恭曰∶马蕲生水泽旁。苗似鬼针、 菜等,嫩时可食。
花青白色。子黄黑色,似防风子,调食味用之,香似橘皮而无苦味。
保升曰∶花若芹花,子如防风子而扁大。《尔雅》云∶茭,牛蕲也。孙炎释云∶似芹而 叶细锐,可食菜也。一名茭,一名马蕲子,入药用。
时珍曰∶马蕲与芹同类而异种,处处卑湿地有之。三、四月生苗,一本丛生如蒿,白 毛蒙茸,嫩时可茹。叶似水芹而微小,似芎 叶而色深。五、六月开碎花,攒簇如蛇床 及莳萝花,青白色。结实亦似莳萝子,但色黑而重尔。其根白色,长者尺许,气亦香而坚硬,
不可食。苏恭所谓鬼针,即鬼钗草也。方茎丫叶,子似钗脚,着人衣如针。与此稍异。
\x苗\x 【气味】甘、辛,温,无毒。
【主治】益脾胃,利胸膈,去冷气,作茹食(时珍)。
\x子\x 【气味】甘、辛,温,无毒。
【主治】心腹胀满,开胃下气消食,调味用之(《唐本》)。炒研醋服,治卒心痛,令人 得睡(孟诜)。温中暖脾,治反胃(时珍)。
【附方】新一。
慢脾惊风∶马芹子、丁香、白僵蚕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炙橘皮煎汤下。名醒脾散。
(《普济方》)
<目录>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篇名>香内容:(《唐本草》)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茴香,八角珠。
颂曰∶ 香,北人呼为茴香,声相近也。
思邈曰∶煮臭肉,下少许,即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故曰茴香。
时珍曰∶俚俗多怀之衿衽咀嚼,恐 香之名,或以此也。
【集解】颂曰∶今交、广诸地及近郡皆有之。入药多用番舶者,或云不及近处者有力。
三月生叶似老胡荽,极疏细,作丛。至五月茎粗,高三、四尺。七月生花,头如伞盖,
黄色。结实如麦而小,青色。北人呼为土茴香。八、九月采实阴干。今近道人家园圃种之甚 多。川人多煮食其茎叶。
宗 曰∶云似老胡荽者误矣,胡荽叶如蛇床。 香虽有叶之名,但散如丝发,特异诸草 也。时珍曰∶茴香宿根,深冬生苗作丛,肥茎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