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 麦是大麦中一种皮浓而青色者也。大抵是一类异种,如粟、

之种近百,总是一类,但方土有不同尔。故二麦主治不甚相远。大麦亦有粘者,名糯麦,可
以酿酒。
【气味】咸,温、微寒,无毒。为五谷长,令人多热。
诜曰∶暴食似脚弱,为下气故也。久服宜人。熟则有益,带生则冷而损人。石蜜为之使。
【主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别录》)。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
,止泄,不动风气。久食,令人肥白,滑肌肤。为面,胜于小麦,无躁热(士良)。面∶平
胃止渴,消食疗胀满(苏恭)。久食,头发不白。和针砂、没石子等,染发黑色(孟诜)。宽
胸下
【发明】宗 曰∶大麦性平凉滑腻。有人患缠喉风,食不能下。用此面作稀糊,令咽以
助胃气而平。三伏中,朝廷作 ,以赐臣下。
震亨曰∶大麦初熟,人多炒食。此物有火,能生热病,人不知也。
时珍曰∶大麦作饭食,响而有益。煮粥甚滑。磨面作酱甚甘美。
【附方】旧三,新六。
食饱烦胀,但欲卧者∶大麦面熬微香,每白汤服方寸匕,佳。(《肘后方》)。
膜外水气∶大麦面、甘遂末各半两,水和作饼,炙熟食,取利。(《总录》)。
小儿伤乳,腹胀烦闷欲睡∶大麦面生用,水调一钱服。白面微炒亦可。(《保幼大全》)。
蠼 尿疮∶大麦嚼敷之,日三上。(《伤寒类要》)。
肿毒已破∶青大麦(去须,炒),暴花为末,敷之。成靥,揭去又敷。数次即愈。
麦芒入目∶大麦煮汁洗之,即出。(孙真人方)。
汤火伤灼∶大麦炒黑,研末,油调搽之。
被伤肠出∶以大麦粥汁洗肠推入,但饮米糜,百日乃可。(《千金》)。
卒患淋痛∶大麦三两煎汤,入姜汁、蜂蜜,代茶饮。(《圣惠方》)。



<目录>谷部第二十二卷\谷之一

<篇名>麦

内容:(见 米下)。
\x苗\x
【主治】诸黄,利小便,杵汁日日服(《类要》)。冬月面目手足皴瘃,煮汁洗之(《时
珍》)。
【附方】新一。
小便不通∶陈大麦秸,煎浓汁,频服。(《简便方》)
\x大麦奴\x
【主治】解热疾,消药毒(藏器)。



<目录>谷部第二十二卷\谷之一

<篇名>麦

内容:(音矿。《别录》中品)
【释名】时珍曰∶ 之壳浓而粗矿也。
【集解】弘景曰∶ 麦是马所食者。服食家并食大、 二麦,令人轻健。
炳曰∶ 麦西川人种食之。山东、河北人正月种之,名春 。形状与大麦相似。
时珍曰∶ 麦有二种∶一类小麦而大,一类大麦而大。
颂曰∶ 麦,即大麦一种皮浓者。陈藏器谓即大麦之连壳者,非也。按∶《别录》自有
麦功用,其皮岂可食乎?详大麦下。
【气味】甘,微寒,无毒。
弘景曰∶此麦性热而云微寒,恐是作屑与合壳异也。
恭曰∶ 麦性寒,陶云性热,非矣。江东少有故也。
大明曰∶暴食似动冷气,久即益人。
【主治】轻身除热。久服,令人多力健行。作 ,温中消食(《别录》)。补中,不动风
气。作饼食,良(萧炳)。
【发明】时珍曰∶《别录》麦 附见 麦下,而大麦下无之,则作 当以 为良也。今
人通用,不复分别矣。



<目录>谷部第二十二卷\谷之一

<篇名>雀麦

内容:(《唐本草》)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燕麦(《唐本》)、 (音药)、杜姥草(《外台》)、牛星草。
时珍曰∶此野麦也。燕雀所食,故名。《日华本草》谓此为瞿麦者,非矣。
【集解】恭曰∶雀麦在处有之,生故墟野林下。苗叶似小麦而弱,其实似 麦而细。
宗 曰∶苗与麦同,但穗细长而疏。唐・刘梦得所谓“菟葵燕麦,动摇春风”者也。周
定王曰∶燕麦穗极细,每穗又分小叉十数个,子亦细小。舂去皮,作面蒸食,及作饼食,
皆可救荒。
【附方】旧三。
胎死腹中,胞衣不下上抢心∶用雀麦一把,水五升,煮二升,温服。(《子母秘录》)。
齿 并虫,积年不瘥,从少至老者∶用雀麦,一名杜姥草,俗名牛星草。用苦瓠叶三十
枚,洗净。取草剪长二寸,以瓠叶作五包包之,广一寸,浓五分。以三年酢渍之。至日中,
以两包火中炮令热,纳口中,熨齿外边,冷更易之。取包置水中解视,即有虫长三分。老者
黄色,少者白色。多即二、三十枚,少即一、二十枚。此方甚妙。(《外台秘要》)
\x米\x
【气味】甘,平,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