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百棱藤

内容:(宋《图经》)
【释名】百灵藤(《纲目》)
【集解】颂曰∶生台州山中。春生苗蔓,延木上,无花叶。冬采皮入药,土人用。
【气味】缺
【主治】盗汗(苏颂)。治一切风痛风疮。以五斤锉,水三斗,煮汁五升,熬膏。每酒

【附方】新三。
头风脑痛∶百灵藤十斤,水一石,煎汁三斗,入糯米三斗作饭。候冷,拌神曲炒末九两,
同入瓮中,如常酿酒。经三、五日,看沫尽,更炊一斗糯米饭冷投之,待熟澄清。每温饮一
小盏,服后浑身汗出为效。(《圣惠方》)
一切风痹,不拘久近∶百灵藤五斤,水三斗,煎一斗,滤汁再煎至三升,入牛膝、附子、
仙灵脾、赤箭、何首乌、乳香、鹿角胶各二两,为末,同煎,别入白蜜五合,熬如饧状,瓷
瓶收之。每服一匙,温酒下,一日二服。忌毒物、滑物。(《圣惠方》)
大风疮疾∶百灵藤四两。水一斗,煮三升,去滓,入粳米四合煮粥。于密室中浴毕乃食,
暧卧取汗。汗后,皮肤起如麸片。每隔日一作,五、六十日后渐愈,毛发即生。(《圣惠方



<目录>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

<篇名>省藤

内容:(《拾遗》)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赤藤(《纲目》)、红藤(《纲目》)
【集解】藏器曰∶生南地深山。皮赤,大如指,堪缚物,片片自解也。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蛔虫,煮汁服之。齿痛,打碎含之。煮粥饲狗,去 (藏器)。治诸风,通五

【发明】时珍曰∶赤藤,善杀虫,利小便。洪迈《夷坚志》云∶赵子山苦寸白虫病。医
令戒酒,而素性耽之。一日寓居邵武天王寺,夜半醉归,口渴甚。见庑间瓮水,映月莹然,
即连酌饮之,其甘如饴。迨晓虫出盈席,心腹顿宽,宿疾遂愈。皆惊异之,视所饮水,乃寺
仆织草履,浸红藤根水也。
【附方】新一。
五淋涩痛∶赤藤(即做草鞋者)、白茯苓、苎麻根等分,为末。百沸汤下,每服一钱,
如神



<目录>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

<篇名>紫藤

内容:(宋《开宝》)
【集解】藏器曰∶藤皮着树,从心重重有皮。四月生紫花可爱,长安人亦种之以饰庭池,
江东呼为招豆藤。其子作角,角中仁,熬香着酒中,令酒不败。败酒中用之,亦正。其花
碎,拭酒醋白腐坏。
【气味】甘,微温,有小毒。
【主治】作煎如糖服,下水。主水 病(藏器)。



<目录>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

<篇名>落雁木

内容:(《海药》)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 曰∶藤萝高丈余,雁过皆缀其中,或云雁衔至代州雁门而生,以此为名。
【集解】 曰∶按∶徐表《南州记》云∶落雁木生南海山野中。蔓生,四边如刀削。
代州雁门亦有之,蜀中雅州亦有。
颂曰∶雅州出者,苗作蔓缠绕大木,苗叶形色大都似茶,无花实。彼人四月采苗,入药
用。
\x茎叶\x
【气味】甘,平、温,无毒。
【主治】风痛伤折,香港脚肿,腹满虚胀。以 木皮同煮汁洗之,立效。又妇人阴疮浮泡
,以椿木皮同煮汁洗之(李 )。产后血气痛,并折伤内损诸疾,煮汁服(苏颂)。
【附录】折伤木(《唐本草》)
恭曰∶生资州山谷。藤绕树木上,叶似莽草叶而光浓。
八月、九月采茎,日干。味甘、咸,平,无毒。主伤折,筋骨疼痛,散血补血,产后血
闷,止痛。酒水各半,煮浓汁饮。
每始王木(《唐本草》)恭曰∶生资州。藤绕树木上,叶似萝 叶。二月、八月采茎,
阴干。味苦,平,无毒。主伤折跌筋骨,生肌破血止痛。以酒水各半,煮浓汁饮之。



<目录>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

<篇名>风延母

内容:(《拾遗》)
藏器曰∶生南海山野中,他处无有也。蔓绕草木上,细叶。《南都
赋》云“风衍蔓延于衡皋”是也。味苦,寒,无毒。主小儿发热发强,惊痫寒热,热淋,
利小便,解烦明目,并煮服之。
曰∶主三消五淋,下痰,小儿赤白毒痢,蛇毒瘴溪毒,一切疮肿,并宜煎服。
千里及(《拾遗》)
【校正】并入《图经》千里光。
【集解】藏器曰∶千里及,藤生道旁篱落间,叶细而浓。宣湖间有之。
颂曰∶千里急,生天台山中。春生苗,秋有花。土人采花叶入眼药。又筠州有千里光,
生浅山及路旁。叶似菊叶而长,背有毛。枝干圆而青。春生苗,秋有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