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毛蓼生山足,似马蓼,叶上有毛,冬根不死。
时珍曰∶此即蓼之生于山麓者,非泽隰之蓼也。
\x茎叶\x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痈肿疽 瘰 ,杵碎纳疮中,引脓血,生肌。亦作汤,洗疮,兼濯足,治香港脚
(藏器)。



<目录>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

<篇名>海根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生会稽海畔山谷,茎赤,叶似马蓼,根似菝 而小,胡人蒸而用之也。
\x根\x
【气味】苦,小温,无毒。
【主治】霍乱中恶心腹痛,鬼气疰忤飞尸,喉痹蛊毒,痈疽恶肿,赤白游疹,蛇咬犬毒。
酒及水磨服,并敷之(藏器)。



<目录>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

<篇名>火炭母草

内容:(宋《图经》)
【集解】颂曰∶生南恩州原野中。茎赤而柔,似细蓼。叶端尖,近梗形方。夏有白花。
秋实如菽,青黑色,叶甘可食。
\x叶\x
【气味】酸,平,有毒。
【主治】去皮肤风热,流注骨节,痈肿疼痛。不拘时采,于 器中捣烂,以盐酒炒,敷
肿痛处,经宿一易之(苏颂)。



<目录>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

<篇名>三白草

内容:(《唐本草》)
【释名】弘景曰∶叶上有三白点,俗因以名。又见下。
【集解】恭曰∶三白草生池泽畔,高尺许。叶似水荭,亦似蕺,又似菝 。
叶上有三黑点,非白也。古人秘之,隐黑为白尔。根如芹根,黄白色而粗大。
藏器曰∶此草初生无白,入夏叶端半白如粉。农人候之莳田,三叶白则草便秀,故谓之
三白。若云三黑点,苏未识矣。其叶如薯蓣,亦不似水荭。
保升曰∶今出襄州,二月、八月采根用。
时珍曰∶三白草生田泽畔,三月生苗,高二、三尺。茎如蓼,叶如商陆及青葙。四月
其颠三叶面上,三次变作白色,余叶仍青不变。俗云∶一叶白,食小麦;二叶白,食梅杏;
三叶白,食黍子。五月开花成穗,如蓼花状,而色白微香。结细实。根长白虚软,有节须,
状如泥菖蒲根。《造化指南》云∶五月采花及根,可制雄黄。苏恭言似水荭,有三黑点者,
乃马蓼,非三白也。藏器所说虽是,但叶亦不似薯蓣。
【气味】甘、辛,寒,有小毒。
【主治】水肿香港脚,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积聚,消疔肿(《唐本》)。
捣绞汁服,令人吐逆,除疟及胸膈热痰,小儿痞满(藏器)。根∶疗香港脚风毒胫肿,捣
酒服,亦甚有验。又煎汤,洗癣疮(时珍)。



<目录>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

<篇名>蚕网草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生湿地,如蓼大,茎赤花白。东土亦有之。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诸虫如蚕类咬人,恐毒入腹,煮服之。亦捣敷诸疮(藏器)。



<目录>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

<篇名>蛇网草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生平地,叶似苦杖而小,节赤,高一、二尺,种之辟蛇。又一种草,
茎圆似苎,亦敷蛇毒。
慎微曰∶按《百一方》云∶东关有草状如苎,茎方节赤, 敷蛇毒,如摘却然,名蛇网
草。又有鼠网草,即后莽草。
【气味】缺。
【主治】蛇虺毒虫等螫。取根叶捣敷咬处,当下黄水(藏器)。



<目录>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

<篇名>虎杖

内容:(《别录》中品)
【释名】苦杖(《拾遗》)、大虫杖(《药性》)、斑杖(《日华》)、酸杖。时珍曰∶杖言
其茎,虎言其斑也。或云一名杜牛膝者,非也。一种斑杖似 头者,与此同名异物。
【集解】弘景曰∶田野甚多,状如大马蓼,茎斑而叶圆。保升曰∶所在有之。生下湿地,
作树高丈余,其茎赤根黄。二月、八月采根,日干。
颂曰∶今出汾州、越州、滁州,处处有之。三月生苗,茎如竹笋状,上有赤斑点,初生
便分
枝丫。叶似小杏叶。七月开花,九月结实。南中出者,无花。根皮黑色,破开即黄,似柳根。
亦有高丈余者。《尔雅》云∶ ,虎杖。郭璞注云∶似荭草而粗大,有细刺,可以染赤。是
也。
宗 曰∶此草药也。《蜀本》言作木高丈余者,非矣。大率皆似寒菊,然花、叶、茎、
蕊差大为异。仍茎叶有淡黑斑。六、七月旋旋开花,至九月中方已,花片四出,其色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