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目明气壮也。(《千金方》)
肝虚转筋吐泻∶赤蓼茎叶(切)三合。水一盏,酒三合,煎至四合,分二服。(《圣惠方》)
霍乱转筋∶蓼叶一升。水三升,煮取汁二升,入香豉一升,更煮一升半,分三服。(《药
性论》)
夏月 死∶浓煮蓼汁一盏服。(《外台》)
小儿冷痢∶蓼叶,捣汁服。(《千金》)
血气攻心,痛不可忍∶蓼根洗锉,浸酒饮。(《斗门》)
恶犬咬伤∶蓼叶,捣泥敷。(《肘后》)
\x水蓼\x
(《唐本草》)
【释名】虞蓼(《尔雅》)、泽蓼。
志曰∶生于浅水泽中,故名水蓼。
时珍曰∶按《尔雅》云∶蔷,虞蓼也。山夹水曰虞。
【集解】恭曰∶水蓼生下湿水旁。叶似马蓼,大于家蓼,茎赤色,水 食之,胜于蓼子。
宗 曰∶水蓼,大概与水荭相似,但枝低耳。今造酒取叶,以水浸汁,和面作曲,亦取
其辛耳。
时珍曰∶此乃水际所生之蓼,叶长五六寸,比水荭叶稍狭,比家蓼叶稍大,而功用仿佛。
故寇氏谓蓼实即水蓼之子者,以此故。
\x茎叶\x
【气味】辛,无毒。大明曰∶冷。
【主治】蛇伤,捣敷之。绞汁服之,止蛇毒入腹心闷。又治香港脚肿痛成疮,水煮汁渍捋
之(《唐本》)。
\x马蓼\x
(《纲目》)
【释名】大蓼(《纲目》)、墨记草。
时珍曰∶凡物大者,皆以马名之,俗呼大蓼是也。高四五尺,有大、小二种。但每叶中
间有黑迹,如墨点记,故方士呼为墨记草。
【集解】弘景曰∶马蓼生下湿地,茎斑,叶大有黑点。亦有二、三种,其最大者名茏 ,
即水荭也。
\x茎叶\x
【气味】辛,温,无毒。
时珍曰∶伏丹砂、雌黄。
【主治】去肠中蛭虫,轻身(《本经》)。



<目录>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

<篇名>荭草

内容:(《别录》中品)
【校正】并入有名未用《别录》天蓼。
【释名】鸿 (音缬)、茏古(一作鼓)、游龙(《诗经》)、石龙(《别录》)、
录》)、大蓼。
时珍曰∶此蓼甚大而花亦繁红,故曰荭,曰鸿。鸿亦大也。《别录》有名未用,草部中
有天蓼,云一名石龙,生水中。陈藏器解云∶天蓼即水荭,一名游龙,一名大蓼。据此,则
二条乃一指其实,一指茎叶而言也。今并为一。
【集解】《别录》曰∶荭生水旁,如马蓼而大,五月采实。
弘景曰∶今生下湿地甚多,极似马蓼而甚长大。《诗》称隰有游龙,郭璞云∶即茏古也。
颂曰∶荭即水荭也,似蓼而叶大,赤白色,高丈余。《尔雅》云∶荭,茏古。其大者
(音诡)
时珍曰∶其茎粗如拇指,有毛。其叶大如商陆。花色浅红,成穗。秋深子成,扁如酸枣
仁而小,其色赤黑而肉白,不甚辛,炊炒可食。
\x实\x
【气味】咸,微寒,无毒。
【主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别录》)。
【附方】旧一,新一。
瘰 ∶水荭子不以多少,一半微炒,一半生用,同研末。食后好酒调服二钱,日三服。
已破
癖痞腹胀及坚硬如杯碗者∶用水荭花子一升,另研独颗蒜三十个(去皮),新狗脑一个,
皮硝
再贴
二、三次。倘有脓溃,勿怪。仍看虚实,日逐间服钱氏白饼子、紫霜丸、塌气丸、消积丸,
利之磨之。服至半月,甚者一月,无不瘥矣。以喘满者,为实;不喘者,为虚。(《蔺氏经
验方》)
\x花\x
【主治】散血,消积,止痛(时珍)。
【附方】新三。
胃脘血气作痛∶水荭花一大撮。水二钟,煎一钟服。百户毛菊庄屡验方也。(董炳避《水
集验方》)
心气 痛∶水荭花为末。热酒服二钱。又法∶男,用酒水各半煎服;女,用醋水各半煎
服。一妇年三十病此,一服立效。(《摘玄方》)
腹中痞积∶水荭花或子一碗。以水三碗,用桑柴文武火煎成膏,量痞大小摊贴,仍
以酒调膏服。忌腥荤油腻之物。(刘松石《保寿堂方》)



<目录>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

<篇名>天蓼

内容:(《别录》)
时珍曰∶此指茎叶也。
【气味】辛,有毒。
【主治】恶疮,去痹气(《别录》)。根茎∶除恶疮肿,水气香港脚,煮浓汁渍之(苏颂)。
【附方】新一。
生肌肉 水荭花根,煎汤淋洗,仍以其叶晒干研末,撒疮上,每日一次。(《谈野翁试验方
》)



<目录>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

<篇名>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