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小便。以茵陈细切,煮羹食之。生食亦
宜。(《食医心镜》)
遍身风痒生疮疥∶用茵陈煮浓汁洗之,立瘥。(《千金方》)
疡风病∶茵陈蒿两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荚汤洗,次以此汤洗之,冷更
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行功《纂要》)
风疾挛急∶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曲三斤,和匀,如常法酿酒服之。(《圣济总录》)
痫黄如金,好眠吐涎∶茵陈蒿、白藓皮等分,水二钟,煎服,日二服。(《三十六黄方》)
遍身黄胆∶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于胸前四肢,日日擦之。
男子酒疸∶用茵陈蒿四根,栀子七个,大田螺一个(连壳捣烂)。以百沸白酒一大盏,
冲汁饮之,秘方也。
眼热赤肿∶山茵陈、车前子等分。煎汤调(茶调散),服数服。(《直指方》)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青蒿

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草蒿(《本经》)、 方溃(《本经》)、 (音牵去声)、 蒿 (《蜀本》)、
香蒿(《衍义》)。
保升曰∶草蒿,江东人呼为 蒿,为其气臭似 也。北人呼为青蒿。《尔雅》云∶蒿,
也。孙炎注云∶荆楚之间,谓蒿为 。郭璞注云∶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为 ,是也。
时珍曰∶《晏子》云∶蒿,草之高者也。按《尔雅》诸蒿,独 得单称为蒿,岂以诸蒿
叶背皆白,而此蒿独青,异于诸蒿故耶?
【集解】《别录》曰∶青蒿生华阴川泽。
弘景曰∶处处有之,即今青蒿,人亦取杂香菜食之。
保升曰∶嫩时醋淹为菹,自然香。叶似茵陈蒿而背不白,高四尺许。四月、五月采,日
干入药。《诗》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即此蒿也。
颂曰∶青蒿春生苗,叶极细,可食。至夏高四、五尺。秋后开细淡黄花,花下便结子,
如粟米大,八、九月采子,阴干。根、茎、子、叶并入药用,干者炙作饮香尤佳。
宗 曰∶青蒿得春最早,人剔以为蔬,根赤叶香。沈括《梦溪笔谈》云∶青蒿一类,自
有二种∶一种黄色,一种青色。本草谓之青蒿,亦有所别也。陕西银绥之间,蒿丛中时有一
两窠,迥然青色者,土人谓之香蒿。茎叶与常蒿一同,但常蒿色淡青,此蒿深青,如松桧之
色。至深秋余蒿并黄,此蒿犹青,其气芬芳。恐古人所用,以深青者为胜。不然,诸蒿何尝
不青?
时珍曰∶青蒿,二月生苗,茎粗如指而肥软,茎叶色并深青。其叶微似茵陈,而面背俱
青。其根白硬。七八月开细黄花颇香。结实大如麻子,中有细子。
【修治】 曰∶凡使,惟中为妙,到膝即仰,到腰即俯。使子勿使叶,使根勿使茎,四
件若同使,翻然成痼疾。采得叶,用七岁儿七个溺,浸七日七夜,漉出晒干。
\x叶、茎、根、子\x
【气味】苦,寒,无毒。
时珍曰∶伏硫黄。
【主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治留热在骨节间,明目(《本经》)。鬼气尸疰伏连,妇
人血气,腹内满,及冷热久痢。秋冬用子,春夏用苗,并捣汁服。亦曝干为末,小便入酒和
服(藏器)。补中益气,轻身补劳,驻颜色,长毛发,令黑不老,兼去蒜发,杀风毒。心痛

黄,生捣汁服,并贴之(大明)。治疟疾寒热(时珍)。生捣敷金疮,止血止疼良(苏恭)。
烧灰
隔纸淋汁,和锻石煎,治恶疮息肉 瘢(孟诜)。
【发明】颂曰∶青蒿治骨蒸热劳为最,古方单用之。
时珍曰∶青蒿得春木少阳之气最早,故所主之证,皆少阳、厥阴血分之病也。按《月令
通纂》,言伏内庚日,采青蒿悬于门庭内,可辟邪气。阴干为末,冬至、元旦各服二钱亦良
。观此,则青蒿之治鬼疰伏尸,盖亦有所伏也。
【附方】旧四,新十四。
男妇劳瘦∶青蒿细锉,水三升,童子小便五升,同煎取二升半。去滓入器中煎成膏,丸
如梧子大。每空心及卧时,温酒吞下二十丸。(《斗门方》)
虚劳寒热,肢体倦疼,不拘男妇∶八、九月青蒿成实时采之,去枝梗,以童子小便浸三
日,晒干为末。每服二钱,乌梅一个,煎汤服。(《灵苑方》)
骨蒸鬼气∶童子小便五大斗(澄清),青蒿五斗(八、九月拣带子者最好,细锉)。相和,
纳大
釜中,以猛火煎取三大斗,去滓,溉釜令净,再以微火煎可二大斗,入猪胆一枚,同煎一大
斗半,去火待冷,以瓷器盛之。每欲服时,取甘草二、三两,炙熟为末,以煎和捣千杵为丸。
空腹粥饮下二十丸,渐增至三十丸止。(崔元亮《海上方》)
骨蒸烦热∶青蒿一握,猪胆汁一枚,杏仁四十个(去皮尖,炒)。以童子小便一大盏,
煎五分,空心温服。(《十便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