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地黄三二十斤净洗,别以拣下瘦短者三二十斤捣绞取 汁,投石器中,浸漉令浃,甑上浸三、四过,时时浸滤转蒸讫,又曝 如漆,味甘如饴。须瓷器收之,以其脂柔喜润也。
曰∶采生地黄去皮,瓷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犯铜铁 器,令人肾消并发白,男损营,女损卫也。
时珍曰∶近时造法∶拣取沉水肥大者,以好酒入缩砂仁末在内,拌匀,柳木甑于瓦锅内 蒸令气透,晾干。再以砂仁酒拌蒸晾。如此九蒸九晾乃止。盖地黄性泥,得砂仁之香而窜,
合和五脏冲和之气,归宿丹田故也。今市中惟以酒煮熟售者,不可用。
【气味】甘、微苦,微温,无毒。
元素曰∶甘、微苦,寒。假酒力洒蒸,则微温而大补。味浓气薄,阴中之阳,沉也。入 手足少阴厥阴之经。治外治上 血凉血,滋阴补髓。
【主治】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 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时珍)。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去脐 腹 急痛,病后胫股酸痛(元素)。坐而欲起,目 【发明】元素曰∶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须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须用 之。又脐下痛属肾经,非熟地黄不能除,乃通肾之药也。
好古曰∶生地黄治心热、手足心热,入手足少阴厥阴,能益肾水,凉心血,其脉洪实者 宜之。若脉虚者,则宜熟地黄,假火力蒸九数,故能补肾中元气。仲景八味丸以之为诸药之 首,天一所生之源也。汤液四物汤治藏血之脏,以之为君者,癸乙同归一治也。
时珍曰∶按王硕《易简方》云∶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
又云∶生地黄能生精血,天门冬引入所生之处;熟地黄能补精血,用麦门冬引入所补之处。
虞搏《医学正传》云∶生地黄生血,而胃气弱者服之,恐妨食;熟地黄补血,而痰饮多者服 之,恐泥膈。或云∶生地黄酒炒则不妨胃,熟地黄姜汁炒则不泥膈。此皆得用地黄之精微者 也。
颂曰∶崔元亮《海上方》∶治一切心痛,无问新久。以生地黄一味,随人所食多少,捣 绞取汁,搜面作 患此病二年,深以为恨,临终戒其家人,吾死后当剖去病本。从其言果得虫,置于竹节中,
每所食皆饲之。因食地黄 亦与之,随即坏烂。由此得方。刘禹锡《传信方》亦纪其事云∶ 贞元十年,通事舍人崔抗女,患心痛垂绝,遂作地黄冷淘食,便吐一物,可方寸匕,状如蛤 蟆,无足目,似有口,遂愈。冷淘勿着 【附方】旧十二,新五十三。
可丸,丸如梧子大。每晨温酒送下三十丸,日三服。亦可以青州枣和丸。或别以干地黄末入 膏,丸服亦可。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身轻不老。《抱朴子》云∶楚文子服地黄八年,夜视有 光。(《神仙方》)
三捣三压,取汁令尽,以瓦器盛之,密盖勿泄气,汤上煮减半,绞去滓,再煎如饧,丸弹子 大。每温酒服一丸,日二服。(《千金》)
斤半,生姜半斤(绞取汁),蜜二升,酒四升。文武火煮地黄汁数沸,即以酒研紫苏子四两,
取汁入煎一二十沸,下胶;胶化,下姜汁、蜜再煎;候稠,瓦器盛之。每空心酒化一匕服,
大补益。(同上)
地黄粥∶大能利血生精。地黄(切)二合,与米同入罐中煮之,候熟,以酥二合,蜜一 合,
同炒香入内,再煮熟食。(《 仙神隐》)
地黄酒∶见谷部酒下。
疽劳 瘵,咳嗽唾血等病,乃铁瓮城申先生方也∶生地黄汁十六斤(取汁),人参末一斤半,白茯 苓 末三斤,白沙蜜十斤,滤净拌匀,入瓶内,箬封,安砂锅中,桑柴火煮三日夜。再换蜡纸重 封,浸井底一夜,取起,再煮一伏时。每以白汤或酒点服一匙。
丹溪云∶好色虚人,咳嗽唾血者,服之甚捷。国朝太医院进御服食,议加天门冬、麦门 冬、
枸杞子末各一斤,赐名益寿永真。《 仙方》∶ 明目补肾∶生 、熟 各二两,川椒红一两,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空心盐汤下三十 丸。(《普济方》)
固齿乌须,一治齿痛,二生津液,三变白须,其功极妙。地黄五斤,柳木甑内,以土盖 上,蒸熟晒干。如此三次,捣为小饼。每噙咽一枚。(《御药院方》)
男女虚损,或大病后,或积劳后,四体沉滞,骨肉酸痛,吸吸少气,或小腹拘急,腰背 强痛,咽干唇燥,或饮食无味,多卧少起,久者积年,轻者百日,渐至瘦削∶用生地黄二斤,
面一斤。捣烂,炒干为末。每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忌如法。(《肘后方》)。
虚劳困乏∶地黄一石,取汁,酒三斗,搅匀煎收。日服。(《必效方》)
口干心躁∶熟地黄五两,水三盏,煎一盏半,分三服,一日尽。(《圣惠方》)
骨蒸劳热∶张文仲方∶用生地黄一斤,捣三度,绞取汁尽,分再服。若利即减之,以身 轻凉为度。(《外台秘要》)
妇人发热,欲成劳病,肌瘦食减,经候不调∶地髓煎∶用干地黄一斤,为末,炼蜜丸梧 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