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3-本草择要纲目-第7页

苦甘散热而 直达肌表也。又阳明经中热。发热恶寒。燥热。日晡潮热。肌肉壮热。小便浊赤。大渴引饮 。自汗头痛。此邪在阳明。肺受火制。必用辛寒以清肺气。仲景之用白虎汤是也。若无以上 诸症者。则多有血虚发热象白虎汤症。及脾胃虚劳形体病症。初得之时与此症亦同。俱不宜 服之。若不识而误用。不可胜救也。立夏前多服白虎汤者。令人小便不禁。此乃降令太过。
阳明津液不能上输于肺。肺之清气亦复下降故也。大抵非腹有极热者。不宜轻用。轻用之令 人寒胃不食也。
<目录>寒性药品<篇名>马兜铃内容:【气味】
苦寒无毒。阴中微阳。入手太阴经。
【主治】
体轻而虚。熟则悬而四开有肺之象。故能入肺。味寒能清肺热。苦辛能降肺气。钱 氏补肺阿胶散用之。非取其补肺。乃取其清热降气。邪去则肺自安也。其中佐以阿胶糯米。
则正补肺之药也。汤剂中多用。亦能作吐。
<目录>寒性药品<篇名>枇杷叶内容:【气味】
苦平无毒。阳中阴也。(凡用采其叶之极大者、其气乃足、用粗布拭去毛、以甘草 汤洗一遍、用绵再拭干、以蜜涂炙过方用。)
【主治】
呕哕不止。妇人产后口干。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和胃降气。清热解 暑。大都枇杷叶气薄味浓。专入肺胃二经。而治病者取其功能下气。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 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也。
<目录>寒性药品<篇名>防己内容:【气味】
辛平无毒。乃太阳本经药也。治风用木防己。治水用汉防己。大概通可去滞。通草 防己之属是也。性大苦寒。能泻而中实热。亦能泻大肠补阴泻阳。凡十二经有湿热壅塞不通 。及下注香港脚。除膀胱积热而庇其根本。非此不能治。然饮食劳倦阴虚生内热。元气谷食已 亏。若以防己泄大便则重亡其血。如人大渴引饮。是热在上焦肺经气分。只宜淡以渗泄。若 用防己。则以下焦血分之药。逆疗其上。必为乱阶。又外伤风寒。邪传肺经。气分湿热。而 小便黄赤乃至不通。此上焦气病。禁用血药。若以防己为能散结而误用之。必令人身心烦 乱。饮食短少。
<目录>寒性药品<篇名>海藻内容:【气味】
苦咸寒无毒。纯阴而沉。
【主治】
瘿瘤马刀诸疮坚而不溃。凡营气不调。外为浮肿。海藻咸能软坚。随各引经之药治 之。可反夺以成其功。
<目录>寒性药品<篇名>牡蛎内容:【气味】
咸平微寒无毒。入足少阴经。
【主治】
化痰 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以柴胡引 之能去胁下硬。以茶引之能去顶上结核。以大黄引之能消股间肿。以地黄引之能益精收涩止 小便多。乃肾经血分之药也。故成无已云。牡蛎之咸。以消胸膈之满。以泄水气。又云壮水 之主。以制阳光。则渴饮不思。故牡蛎又能止渴也。
<目录>寒性药品<篇名>贝母内容:【气味】
辛平无毒。乃肺金气分中药也。
【主治】
腹中结实。心下痞满。疗时疾黄胆。和砂糖丸含止嗽。烧灰油调敷人畜恶疮敛疮口 。作末酒服。治产难及胞衣不出。与连翘同服主项下瘿瘤。故伤寒寒实结胸。外无热症者。
三物小陷胸汤主之。白散亦可。以其内有贝母也。俗以半夏有毒用贝母代之。不知贝母乃太 阴肺经之药。半夏乃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之药。若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 疽。及诸郁之症。半夏乃所禁忌。贝母可为向导也。至于脾胃湿热。涎化为痰。久则生火。
痰火上攻。昏愦僵仆蹇涩诸症。贝母切不可代。必用半夏。古人治人面疮须用贝母。其入气 分灼然可见。
畏(秦艽)
<目录>寒性药品<篇名>沙参内容:【气味】
苦微寒无毒。入厥阴经。
【主治】
滋养肝木。除寒热。安五脏。疗久咳肺痿。其体轻虚专补肺气因而益脾与肾。补阴 制阳。
反(漏芦) 恶(防己)
<目录>寒性药品<篇名>玄参内容:【气味】
苦微寒无毒(勿犯铜器。饵之能噎人喉。丧人目。)入足少阴肾经。
【主治】
心中懊 烦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凡肾水受伤。真阴失守。孤 阳无根。发为火病。法宜壮水以制火。玄参治胸中氤氲之火。真圣剂也。
恶(黄 山萸肉 干姜 大枣) 反(藜芦)
<目录>寒性药品<篇名>丹参内容:【气味】
苦寒无毒。平而降。阴中之阳也。入手少阴厥阴之经。心与胞胳血分之药也。
【主治】
破宿血。生新血。安生胎。下死胎。止血崩带下。调经脉不匀。排疮疡脓。止痛生 肌长肉。定疝痛。
畏(盐水) 反(藜芦)
<目录>寒性药品<篇名>桔梗内容:【气味】
辛苦微温无毒。浮而升。阳也。入手太阴足少阴经。(去芦净米泔水浸一宿。焙干 用。)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