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7-本草图经-第17页

山中,根细如指,极紧实,刮磨入汤煮之,作块不散,味更珍美,
云食之尤益人,过于家园种者。又江湖、闽中出一种,根如姜、芋之类而皮紫。极有大者,
一枚可重斤余,刮去皮,煎、煮食之俱美。但性冷于北地者耳。彼土人单呼为 (音若殊),
亦曰山 。而《山海经》云∶景山,北望少泽,其草多 (音与薯预同)。郭璞注云∶根 似芋,可食。今江南人单呼 (音储),语或有轻重耳。据此注,则薯蓣与 乃一种。南北 之产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菊花内容:\r菊花\ph87.bmp\r,生雍州川泽及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南阳菊潭者为佳。初春布地 生细苗,夏茂,秋花,冬实,然菊之种类颇多。有紫茎而气香,叶浓至柔嫩可食者,其花微 小,味甚甘,此为真;有青茎而大,叶细作蒿艾气味苦者,华亦大,名苦薏,非真也。南阳 菊亦有两种∶白菊,叶大似艾叶,茎青,根细,花白,蕊黄;其黄菊,叶似茼蒿,花、蕊都 黄。然今服饵家多用白者。南京又有一种开小花,花瓣下如小珠子,谓之珠子菊。云入药亦 佳。正月采根,三月采叶,五月采茎,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实,皆阴干用。《唐天宝单方图》∶ 载白菊,云味辛,平,无毒。元生南阳山谷及田野中。 川人呼为回蜂菊。汝南名茶苦蒿。
上党及建安郡、顺政郡并名羊欢草。河内名地薇蒿。诸郡皆有。其功主丈夫妇人久患头风眩 闷,头发干落,胸中痰结,每风发即头旋眼昏暗,不觉欲倒者,是其候也。先灸两风池各二 七壮,并服此白菊酒及丸,永瘥。其法∶春末夏初,收软苗,阴干,捣末,空腹取一方寸匕,
和无灰酒服之。日再,渐加三方寸匕。若不欲饮酒者,但和羹粥汁服之,亦得。秋八月,合 花收,曝干,切取三大斤,以生绢囊盛,贮三大斗酒中,经七日服之,日三,常令酒气相续 为佳。今诸州亦有作菊花酒者,其法得于此乎。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甘草内容:\r甘草\ph88.bmp\r,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今陕西及河东州郡皆有之。春生青苗,
高一、二尺;叶如 槐叶;七月间开紫花似柰;冬结实作角子如毕豆;根长者三、四尺,粗细不定,皮赤,上有 横梁,梁下皆细根也。二月、八月除日采根,曝干;十日成,去芦头及赤皮,今云阴干用。
今甘草有数种,以坚实断理者为佳。其轻虚纵理及细韧者不堪,惟货汤家用之。谨按《尔雅 》云∶ ,大苦。释曰∶ ,一名大苦。敦璞云∶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有节 ,节有枝相当。或云 似地黄。《诗·唐风》云∶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是也。 与苓通用 。首阳之山在河东蒲 县,乃今甘草所生处相近,而先儒所说苗叶,与今全别,岂种类有不 同 者乎?张仲景《伤寒论》有一物甘草汤、甘草附子、甘草干姜、甘草泻心等汤。诸方用之最 多,又能解百毒,为众药之要。孙思邈论云∶有人中乌头、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方称大 豆解百药毒,尝试之不效,乃加甘草为甘豆汤,其验更速。又《备急方》云∶席辩刺史尝言 岭南俚人,解毒药,并是尝用物。畏人得其法∶乃言三百头牛药,或言三百两银药。辩久住 彼,与之亲狎,乃得其实。凡欲食,先取甘草一寸,炙熟,嚼咽汁。若中毒,随即吐出,乃 用都 藤、黄藤二物,酒煎令温,常服毒,随大小溲 出。都 藤者,出岭南,高三尺余,
甚细长,所谓三百两银药也。又常带甘草十数寸,随身以备缓急。若经含甘草,而食物不吐 者,非毒也。崔元亮《海上方》,治发背秘法∶李北海云∶此方神授,极奇秘。以甘草三大 两,生捣,别筛末,大麦面九两,于一大盘中相和搅令匀,取上好酥少许,别捻入药,令匀 ,
百沸水溲如饼剂,方圆大于疮一分,热敷肿上,以油片及故纸隔令通风,冷则换之。已成脓 水自出,未成肿便内消。当患肿着药时,常须吃黄 粥甚妙。又一法∶甘草一大两微炙,捣 碎 ,水一大升浸之,器上横一小刀子,置露中经宿,平明以物搅令沫出,吹沫服之。但是疮肿 发背,皆可服,甚效。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人参内容:\r人参\ph90.bmp\r,生上党山谷及辽东,今河东诸州及泰山皆有之。又有河北榷场及 闽中来者,名新罗人 参,然俱不及上党者佳。其根形状如防风而润实。春生苗,多于深山中背阴,近 (音贾)
漆下湿润处。初生小者,三、四寸许,一桠五叶;四五年后生两桠五叶,末有花茎;至十年 后,生三桠;年深者生四桠,各五叶。中心生一茎,俗名百尺杆。三月、四月有花,细小如 粟,蕊如丝,紫白色;秋后结子,或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红,自落。根如人形者神。
二月、四月、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去土,曝干,无令见风。泰山出者,叶秆青,根白,殊 别。江淮出一种土人参,叶如匙而小,与结梗相似,苗长一、二尺,叶相对生,生五、七节 ,根亦如桔梗而柔,味极甘美;秋生紫花,又带青色;春秋采根,不入药,本处人或用之。
相传欲试上党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