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以水浸。有浮 者名天黄,不堪用;半沉者名人黄,为次;其沉者名地黄,最佳也。神仙方服食地黄,采取 根,净洗,捣绞取汁,煎令小稠,内白蜜更煎,令可丸。晨朝酒送三十丸如梧子,日三。亦 入青州枣肉同丸。又煎膏入干根末丸服。又四月采其实,阴干,筛末,水服钱匕,其效皆等 。其花名地髓花。延年方有单服二法。又治伤折金疮为最要之药。《肘后方》∶疗 折四肢 骨破碎及筋伤蹉跌,烂捣生地黄熬之,裹所伤处,以竹简编夹之,遍急缚勿令转动,一日一 夕,可以十易,则瘥。崔元亮《海上方》∶治一切心痛,无问新久,以生地黄一味,随人所 食多少,捣绞取汁,搜面作 ,或冷淘食,良久当利出虫长一尺许,头似壁宫,后不复患 矣。昔有人患此病,三年不瘥,深以为恨,临终戒其家人,吾死后,当剖去病本,果得虫,
置于竹节中,每所食,皆饲之,因食地黄 ,亦与之,随即坏烂,由此得方。刘禹锡《传 信方》∶亦记其事云∶贞元十年,通事舍人崔抗女,患心痛垂气绝,遂作地黄冷淘食之,便 吐一物,可方一寸以来,如虾蟆状,无目、足等,微似有口,盖为此物所食,自此遂愈。
食冷淘不用着盐。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菖蒲内容:\r菖蒲\ph81.bmp\r,生上洛池泽及蜀郡严道,今处处有之,而池州、戎州者佳。春生 青叶,长一、二尺许 ,其叶中心有脊,状如剑;无花实;五月、十二月采根,阴干。今以五月五日收之。其根盘 屈有节,状如马鞭大。一根傍引三、四根,傍根节尤密,一寸九节者佳,亦有一寸十二节者 。采之初虚软,曝干方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于干燥沙石土中,腊 月移之尤易活。古方亦有单服者。采得紧小,似鱼鳞者。治择一斤许,以水及米泔浸各一宿 ,又刮去皮,切,曝干,捣筛,以糯米粥和匀,更入熟蜜,搜丸梧子大, 葛袋盛,置当风 处,令干。每旦酒饮任下三十丸,临卧更服二十丸,久久得效,如《本经》所说。又蜀人用 治心腹冷气 痛者,取一、二寸棰碎,同吴茱萸煎汤饮之良。黔、蜀蛮人,亦常将随行,卒 患心痛,嚼一、二寸,热汤或酒送亦效。其生蛮谷中者尤佳。人家移种者亦堪用,但干后辛 香坚实,不及蛮人持来者。此即医方所用石菖蒲也。又有水菖蒲,生溪涧水泽中甚多,叶亦 相似,但中心无脊。采之干后轻虚多滓,殊不及石菖蒲,不堪入药用,但可捣末,油调涂疥 瘙。今药肆所货,多以两种相杂,尤难辨也。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远志内容:\r远志\ph82.bmp\r,生泰山及冤句川谷,今河、陕、京西州郡亦有之。根黄色,形如 蒿根;苗名小草,似 麻黄而青,又如荜豆。叶亦有似大青而小者;三月,开花白色;根长及一尺。四月采根、叶 ,阴、干。今云晒干用。泗州出者花红,根、叶俱大于它处;商州者根又黑色。俗传夷门远 志最佳。古方通用远志、小草,今医但用远志,稀用小草。《古今录验》及范汪方,治胸痹 心痛逆气,膈中饮不下。小草丸∶小草、桂心、蜀椒去汗、干姜、细辛各三分,附子二分炮 ,六物合捣下筛,和以蜜丸大如梧子。先食米汁下三丸,日三,不知稍增,以知为度。禁猪 肉、冷水、生葱、菜。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泽泻内容:\r泽泻\ph84.bmp\r,生汝南池泽,今山东、河陕、江淮亦有之,以汉中者为佳。春生 苗,多在浅水中。叶 似牛舌草,独茎而长;秋时开白花,作丛,似谷精草。五月、六月、八月采根,阴干。今人 秋末采,曝干用。此物极易朽蠹,常须密藏之。汉中出者,形大而长,尾间有两岐最佳。《
尔雅》谓之 (羊朱切),一名 (与舄同,私夕切)。《素问》∶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 少气,名曰酒风。治之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二指撮,为后饭。后饭者,饭后 药先,谓之后饭。张仲景治杂病心下有支饮,苦冒,泽泻汤主之。泽泻五两,术二两,水二 升,煎取半升,分温再服。治伤寒有大、小泽泻汤,五苓散辈,皆用泽泻,行利停水为最要 。深师治支饮,亦同用泽泻、术,但煮法小别。先以水二升,煮二物,取一升。又以水一升 ,煮泽泻,取五合,合此二汁,分为再服。病甚欲眩者,服之必瘥。仙方亦单服泽泻一物,
捣筛,取末,水调,日分服六两,百日体轻,久而健行。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薯蓣内容:\r薯蓣\ph85.bmp\r,生嵩高山山谷,今处处有之,以北都、四明者为佳。春生苗,蔓 延篱援;茎紫,叶青 有三尖角,似牵牛,更浓而光泽;夏开细白花,大类枣花;秋生实于叶间,状如铃。二月、
八月采根,今人冬春采,刮之白色者为上,青黑者不堪,曝干用之。法取粗根,刮去黄皮,
以水浸,末白矾少许糁水中,经宿取净,洗去涎,焙干。近都人种之极有息。春取宿根头,
以黄沙和牛粪作畦种。苗生,以竹梢作援,援高不得过一、二尺,夏月频溉之。当年可食,
极肥美。南中有一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