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而大色白易
折
亦有叶似柳或似芫花苗者并高尺许生洲渚砂碛之上根白长于细辛亦似牛膝白薇辈今用蔓生者
味苦非真也【地】(图经曰)生蜀中及淮浙州郡皆有之(道地)越州舒州【时】(生)春生苗
(采)
二月八月取根【收】曝干【用】根粗脆者为好【质】类牛膝而白【色】白【味】甘【性】微
温缓(蜀本云)微寒【气】气薄味浓阳中之阴【主】保肺气止咳嗽【助】得温药相佐使为良
【制】
(雷公云)凡使先用生甘草水浸一伏时后漉出去头须焙干任入药中用【治】(疗)(陶隐居云)
除
气嗽(唐本注云)治上气冲喉中呼吸欲绝者(日华子云)疗贲豚肾气肺气烦闷【合治】以二
两
合紫菀半夏各三两大戟七合水一斗渍一宿煮取三升分三服疗久咳逆上气体肿短气胀满不得卧
常作水鸡声者服此禁食羊肉饧
<目录>卷之十二\草部中品之下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植生\x
荠 主解百药毒(名医所录)【名】 【苗】(图经曰)春生苗茎都似人参而叶小异根
似桔梗但无心为异润州尤多人家收以为果菜或作脯啖之味甚甘美(陶隐居云)绝能杀毒以其
与
毒药共处而毒皆自然歇不止入方家用也【地】(图经曰)生川蜀江浙皆有之(道地)润州蜀
州
【时】(生)春生苗(采)二月八月取根【收】曝干【用】根【质】类桔梗而无心【色】黄
白【味】
甘【性】寒缓【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腥【主】热狂温疾【治】(疗)(日华子云)杀
虫毒蛇蛊咬 毒箭(别录云)蒸作羹粥食之利肺气和中明目止痛捣烂敷疔肿【解】煮水服解
误
食钩吻叶毒○汁解五石毒
<目录>卷之十二\草部中品之下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蔓生\x
白药主金疮生肌(名医所录)【名】白药子 栝蒌(实名)【苗】(图经曰)三月生苗似
苦苣
叶四月而赤茎长似葫芦蔓六月开白花八月结子其根皮黄肉白江西出者叶似乌臼子如绿豆至八
月其子变成赤色【地】(图经曰)出原州今夔州江西岭南亦有之(道地)兴元府临江军洪州
施州
【时】(生)春生苗(采)九月取根【收】曝干【用】根【质】类栝蒌根【色】皮黄肉白【味】
辛【性】温散【气】气之浓者阳也【臭】朽【主】消肿毒【制】洗净细锉用【治】(疗)(图
经曰)主诸疮痈肿不散(唐本注云)治刀斧折伤能止血痛(药性论云)治喉中热塞噎痹不通
胸中
隘塞咽中常痛肿胀(日华子云)消痰止嗽治渴并吐血喉闭○苗茎消恶疮疥癣风瘙【合治】合
野
猪尾洗去粗皮为末酒服疗心气痛解热毒○末合鸡子清调摊贴脐下护妊娠伤寒恐动胎【解】野
葛生
<目录>卷之十二\草部中品之下
<篇名>草之木
内容:\x无毒 植生\x
荭(音红)草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名医所录)【名】鸿KT (音缬) 游龙【苗】(图
经曰)
此即水红花也似蓼而叶大赤白色高丈余其枝杆 屈着土处有根如龙诗所谓隰有游龙是也陆机
云一名马蓼本经云似马蓼而大若然马蓼自是一种也【地】(图经曰)旧不载所出州土今生水
傍
及所在下湿地多有之【时】(生)春生苗(采)五月取实【收】阴干【用】茎实根【质】类
马蓼
而大【色】红【味】咸【性】微寒软【气】气薄味浓阴中之阳【臭】香【主】明眼目消疮毒
【治】(疗)(陶隐居云)作汤洗除香港脚(陈藏器云)消水气恶疮肿作汤洗之
<目录>卷之十二\草部中品之下
<篇名>草之草
内容:\x无毒 丛生\x
香附子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令人益气长须眉(名医所录)【名】莎草根 (音号) 侯
莎雀头香 缇(实名)【苗】(图经曰)苗茎叶都似三棱根如枣许周匝多毛交州者最大为胜
今
近道生者苗叶似薤而瘦其子若麦门冬附根而生如山茱萸大至秋坚实因附根生而有香气故谓之
香附子凡血气药中必用之能引血药至气分而生血此阳生阴长之义乃妇人之仙药也【地】(图
经曰)生田野今处处有之(道地)澧州交州者最胜【时】(生)春生苗(采)二月八月取根
下子【收】
阴
】散郁快气【制】(图经曰)凡采得后阴干于石臼中捣碎去毛醋煮或童便浸炒黑能止血【治】
(疗)(唐本注云)大下气除胸中热(汤液本草云)治崩漏又能逐去凝血【合治】合苍术抚
芎解诸
郁○香附子一斤醋浸一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