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位,故谓之变。变宫以七声所不及,取闰馀之义,故谓之闰。宋乐志注曰:宫、羽之间有变宫,角、征之间有变征,此见二变有定律,不可易也。本朝毛氏谓黄锺为宫,大吕为变宫,姑洗为征,中吕为变征,是易二变于宫、征后矣。毛氏以今音衡量,则清浊高下可互转移,故创为此说,以矜神悟,然去古不已远乎。若以今音求古音,则前人以字谱一字为变宫声,凡字为变征声,其说最高,远胜毛氏之穿凿矣。[徐新田律吕臆说:欲庆二变之名,谓乙乃宫之低者,非所谓变宫,凡乃角之高者,非所谓变征,然名可废,而其音不可废也。]
  ○二变音响
  向来论二变者,咸定其秩次,辨其得失,鲜有及其音响。白石道人歌曲引唐田畸声律要诀云:征与二变之调,咸非流美,此又兼为制词者言之也。
  ○旋宫不始于祖孝孙
  唐武德九年,命太常少卿祖孝孙正雅乐,因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大唐雅乐。以十二律各顺其月,旋相为宫,制十二和之乐,合三十一曲,八十四调。文献通考谓周礼有旋宫之义,亡绝已久,莫能知之,一朝复古,自孝孙始也。然考隋文帝时,万宝常所进六乐谱十四卷,论八音旋相为宫之法,并八十四调,百四十律之音调,时论翕然叹服,则非始于孝孙矣。
  ○旋宫之义
  唐、宋词所入之调,各有不同。如以宫调合宫调,但云某中而已。若以宫调合商调,则谓之黄锺商。其它可以此例。盖五音十二律,由此通彼,即旋相为宫之义也,然究以所用之本调为主。
  ○道调宫
  七宫中道调,仿自唐高宗。高宗自以为李伯阳裔,调露二年,特命乐工制道调宫,故宋、元词有用之者。
  ○十八调
  宋史乐志云:教坊所奏,凡十八调,正宫调、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锺宫、越调、大石调、双调、小石调、歇指调、林锺商、中吕调、南吕调、仙吕调、黄锺羽、般涉调、正平调。不用者有十调,高宫、高大石、高般涉、赵角、商角、高大石角、双角、小石角、歇指角、林锺角。七宫之中,高宫阙焉。[陶宗仪辍耕录亦只云六宫。沈括、张炎所纪,仅着其目而已。]考宋教坊队舞云韶部及太宗所制新奏,皆不用高宫。南渡后存而不用。至元杂剧始阙。[高宫即大吕宫。孙氏应鳌谓大吕助黄锺宣气,故虚而不用。其说纰缪,殊不足信。]
  ○词调接宫调分配
  唐五代、宋、金、元词,按诸律宫分五音二十八调,失传久矣。楼敬思着君雅集,以四声二十八调为经,以词之有宫调者为纬,其无宫调者,依世次为先后,附其下。亦无传本。[警思,名俨,义乌人,康熙四十八年,诏词谱者也。[今特搜剔丛残,可考者载之,不可考者阙之,别名则汰之。诸家所题或异,注明于旁,其有本宫之外,移入它宫,咸分隶焉,以备选调者之采择。[杨守斋论作词五要,最重择腔。如十一月须用正宫,元宵词须用仙吕宫。曲谱了然,词或罕及,当扩其意,以为之准。]
  正宫[自此至正平调凡十八调,依宋史乐志编录。]
  齐天乐[重]瑞鹤仙 忆王孙 斗百花 曲江秋[重]喜迁莺[重]雪梅香黄莺儿 尾犯[重]甘草子 醉垂鞭 虞美人[重]玉女摇仙。
  中吕宫
  送征衣 昼夜乐 长亭怨慢 柳腰轻 西江月[重]满庭芳 扬州慢 好事近[重]醉公子 柳梢青 菩萨蛮[重]相思儿令 离别难 青玉案 倦寻芳阳春曲 梁州令 虞美人[重]谢池春慢 尾犯[重]春光好 采桑子 惜双双南乡子感皇恩[重]山亭燕慢 踏莎行[重]庆金枝 师师令 万年欢 绮寮怨
  道调宫
  归自谣 西江月[重]感皇恩[重]长寿仙 大圣乐
  南吕宫
  瑞鹧鸪[重]一翦梅 南歌子[重]森寺花慢[重]八宝装 一丛花令 望江南[重]满江红[平调]贺新郎 河传[重]生查子
  仙吕宫
  暗香
  疏影 倾杯乐 笛家 鹤冲天[慢]桂枝香 八声甘州 卜算子声声慢 意难忘 鹊桥仙[重]倒犯 蕙兰芳引 好事近[重]燕台春慢 点绛唇[重]望梅花 虞美人[重]满江红]仄调]六幺令[重]临江仙[重]瑶池燕黄锺宫[无射宫亦名黄锺宫此则七宫中之正黄锺宫也]
  齐天乐[重]山花子 曲江秋[重[锦缠绊 麦秀两歧 渔家傲 侍香金童绛都春 连理枝 虞美人[重]浣溪沙[重]玉漏迟 天仙子[重] 喜迁莺[重]点绛唇[重]年少游
  越调
  霜天晓角 水龙吟 石湖仙 永遇乐[重]大 庆春宫 金蕉叶[重]秋宵吟 风来朝 清夜游 祝英台近 解愁 琐窗寒 清平乐[重]春归怨 丹凤吟 翠羽吟
  大石调
  采桑子[重]阮郎归 木兰花[令]西河 烛影摇红 歌头 恨春迟 曲玉管 琵琶仙[重]看花回 玲珑四犯风流子 隔浦莲近拍 人月圆 塞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