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也,蒲河切。礼记曰:养国老于上庠。孝经援神契曰:天子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应劭汉官仪曰:天子父事三老。抑抑威仪,孝友光明。毛诗:威仪抑抑。尔雅曰: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弟为友。于赫太上,示我汉行。毛诗曰:于赫汤孙。汉书,上令薄昭与淮南厉王书曰:王欲以亲戚之意,望于太上。如淳曰:太上,天子也。毛诗曰:示我显德行。洪化惟神,永观厥成。文子曰:执玄德于心,化驰如神。毛诗曰:我客戾止,永观厥成。
灵台诗
乃经灵台,灵台既崇。毛诗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帝勤时登,爰考休征。东观汉记曰:永平二年,诏曰:登灵台,正仪度。休征,已见上文。三光宣精,五行布序。淮南子曰:夫道,纮宇宙而章三光。高诱曰:三光,日、月、星也。尚书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也。习习祥风,祁祁甘雨。毛诗曰:习习谷风。礼斗威仪曰:君乘火而王,其政颂平,则祥风至。宋均曰:卽景风也,其来长养万物。毛诗曰:兴雨祁祁。尚书考灵耀曰:荧惑顺行,甘雨时也。百谷蓁蓁,庶草蕃音繁庑音武。韩诗曰:帅时农夫,播厥百谷。薛君曰:谷类非一,故言百也。又曰:蓁蓁者莪。薛君曰:蓁蓁,盛貌也。尚书曰:庶草蕃庑。屡惟豊年,于皇乐胥。毛诗曰:绥万国,屡丰年。又曰:于皇时周。又曰:君子乐胥。
宝鼎诗
岳修贡兮川效珍,吐金景兮歊浮云。说文曰:歊,气上出貌,呼朝切。宝鼎见兮色纷缊。焕其炳兮被龙文。东观汉记曰:永平六年,庐江太守献宝鼎,出王雒山。汉书曰:武帝为人祠后土营旁,得鼎,有黄云焉。公卿大夫议尊宝鼎,有司曰:今鼎至甘泉,光润龙变,承休无疆也。登祖庙兮享圣神。昭灵德兮弥亿年。东观汉记,明帝曰:太常其以初祭之日,陈鼎于庙,以备器用。尚书曰:公其以予万亿年,敬天之休。
白雉诗
启灵篇兮披瑞图,获白雉兮效素乌。范晔后汉书曰:永平十年,白雉所在出焉。东观汉记,章帝诏曰:乃者白乌神雀屡臻,降自京师也。嘉祥阜兮集皇都。发皓羽兮奋翘英,容絜朗兮于纯精。楚辞曰:砥室翠翘絓曲琼。王逸曰:翘,羽名。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韩诗外传曰:成王之时,越裳氏献白雉于周公。河图曰:谋道吉,谋德吉,能行此大吉,受天之庆也。
文选考异
注「田肯曰秦带河阻山」 袁本、茶陵本「田肯」作「娄敬」。案:二本非也,此所引高帝纪文,非娄敬传之「秦地被山带河」也。下注所云「娄敬已见上文」者,谓见西都奉春建策注。二本盖因下注致误。何、陈校皆据之改为「娄敬」,殊失之矣。凡二本有误,及何、陈校之非者,多不复出。附辨一二,以为举例,余准是求之。
前圣靡得言焉 袁本、茶陵本「得」下有「而」字。案:后汉书亦有。
注「震雷凭怒」 袁本「雷」作「电」,是也。茶陵本亦误「雷」。
蹈一圣之险易云尔哉 茶陵本无「哉」字,云五臣有「而已哉」字。袁本有「而已哉」。案:袁用五臣也,失着校语,非。后汉书无「而已」有「哉」,或尤依彼添耳。
至乎永平之际 袁本「乎」作「于」,茶陵本作「于」。案:后汉书作「于」,似「乎」字非也。
正雅乐 案:「雅」当作「予」。后汉书作「予」。章怀注「正予乐」,谓依谶文改「太乐」为「太予乐」也。困学纪闻曰:文选李善注亦引「太予」,五臣乃解为「正乐」。今本作「雅乐」,误,盖五臣本改为「雅」。王伯厚此说最是。善既引「太予」,则作「予」自甚明。袁本、茶陵本所载五臣铣注云:「雅乐,正乐也。」其作「雅」亦甚明。各本所见正文,皆以五臣乱善而失着校语耳。凡如此例者,全书不少,详见每条下。
注「作乐名雅」 案:「雅」当作「予」,各本皆误。此因误改正文,又幷误改注也。后汉书明帝纪章怀注所引正是「予」字。
注「会明帝改」 袁本「明」作「昌」,「改」作「九」,是也。茶陵本误与此同。案:「会昌帝九」以四字为一句,何于此节注,不得其读,多所纷更。非,今不论。
注「正乐官曰太予乐官」 案:「正」下当有「太」字。各本皆脱。颜延之曲水诗序「太予协乐」注引此诏有,可证。
躬览万国之有无 袁本、茶陵本「躬」作「穷」。案:后汉书亦是「穷」字。
于是皇城之内 袁本、茶陵本「于是」作「是以」,案:后汉书亦作「是以」。
注「毛诗传曰古有梁邹」 何校「毛」改「鲁」,案:所校是也。章怀注所引正是「鲁」字。各本皆误。又张载魏都赋注引,亦可证。
览驷铁 袁本「驷铁」作「四驖」,茶陵本作「驷驖」。今案:袁、茶陵二本所载五臣铣注作「四驖」,其善注中作「驷铁」,必善「驷铁」,五臣「四驖」,失着校语也。茶陵及此「驷」字未相乱,何云后汉书作「驖」。今考此与彼仍不必全同。范书「驷驖」与善「驷铁」、五臣「四驖」互异,但当各依其本。
注「棽大枝条」 袁本、茶陵本「条」下有「棽洒也」三字,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