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考核遗文,采摭群论,撰成《脉经》十卷,编次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御览》七百二十二)
◎高纬(後主)
後主讳纬,字仁纲,武成帝长子,大宁二年立为皇太子,河清四年四月即位,改元三:天统、武平、隆化,在位十三年。为周所擒,封温国公,明年赐死。
◇罢工作诏(天统四年十二月)
细作之务及所在百工,悉罢之。(《北齐书·後主纪》。)
◇简放官口诏
掖庭、晋阳、中山宫人等,及邺下、并州太官官口二处,其年六十已上,及有癃患者,仰所司简放。(同上。)
◇诛斛律光下诏(武平三年七月)
光谋反,今已伏法。其馀家口,并不须问。(《北齐书·斛律光传》)
◇税僧尼令
僧尼坐受供养,游食四方,损害不少,虽有薄敛,何足为也。(《通典》)
◇与任城王氵皆书
朝廷遇纬甚厚,诸王无恙,叔若释甲,则无不优待。(《周书·齐王宪传》,又《御览》三百二十六引《三国典略》。)
◎高昭君(神武娄后)
后讳昭君,普泰元年拜勃海王妃。文襄嗣位,进太妃。文宣受禅,尊为皇太后。废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孝昭即位,复为皇太后。大宁二年崩,年六十二,谥曰明。
◇中旨不许受禅
汝父如龙,汝兄如虎,尚以人臣终。汝何容欲行舜禹事?此亦非汝意,正是高德政教汝。(《北齐书·高德政传》。)
◎高氵皆(任城王)
氵皆,神武第十子,天保元年封任城王;孝昭、武成时屡镇晋阳,总并省事,历司徒、太尉,并省录尚书事;天统中拜太保、并州刺史,别封正平郡公;武平初,迁太师、司州牧,出为冀州刺史,加太宰,迁右丞相、都督青州刺史,拜左丞相,转瀛州刺史。後主奔邺,加大丞相。寻受禅。为周齐王宪所擒至长安,与後主同死。
◇遗尚书令杨遵彦书荐李德林
燕赵固多奇土,此言诚不为谬。今岁所贡秀才李德林者,文章学识,固不待言,观其风神器宇,终为栋梁之用。至如经国大体,是贾生、晁错之俦,雕虫小枝,殆相如、子云之辈,今虽唐、虞君臣,俊盈朝,然修大厦者,岂厌夫良材之积也。吾尝见孔文举《荐祢衡表》云:「洪水横流,帝思俾」。以正平比夫大禹,常谓拟谕非伦。今以德林言之,便觉前言非大。(《隋书·李德林传》)
◎高孝珩(广宁王)
孝珩,文襄第二子,天保六年封广宁王,历司州牧、尚书令、司空、司徒,录尚书大将军、大司马;承光改元,以为太宰,出为沧州刺史。齐亡入周,授开府县侯,寻卒。
◇御周师议
今大寇既深,事籍机便。请使任城王便领幽州道兵自土门入,声趣并州;独孤永业便领洛州道兵自潼关入,声趣长安;臣请领京畿兵出滏口,鼓行逆战。贼军远来,日增疲老,闻南北有兵,自然应退。(《御览》三百七引《三国典略》,又见《北齐书·孝珩传》、《北史》五十二,皆有删节。)
◎高延宗(安德王)
延宗,文襄第五子,天保六年封安德王,历定州刺史、司徒、太尉、相国、并州刺史,以隆化元年即位于晋阳,改元德昌。为周所擒,明年与後主俱赐死。
◇即位下诏
武平孱弱,政由宦竖,衅结萧墙,盗起疆场。斩关夜遁,莫知所之,则我高祖之业将坠于地。王公卿士,猥见推逼,今便祗承宝位。可大赦天下,改武平七年为德昌元年。(《北齐书·安德王延宗传》,後主奔邺,在并将率咸请曰:「王若不作天子,诸人实不能出死力。」延宗不得已即皇帝位,下诏。)
◇与任城王珩启
至尊出奔,宗庙既重,群公劝迫,权主号令,事宁终归叔父。(《北齐书·任城王氵皆传》:安德王称尊号于晋阳,使刘子昂修启于氵皆。)
◎高绍义(范阳王)
绍义,文宣第三子,初封广阳王,後封范阳,历侍中、清都尹。後主奔邺,以为尚书令、定州刺史。兵败奔突厥,即皇帝位,称武平元年。周人购而执之,流死蜀中。
◇在蜀遗封妃书
夷狄无信,送吾于此。(《北齐书·范阳王绍义传》。)
◎高隆之
隆之字延兴,本姓徐,高平金乡人,冒祖姑高氏姓。神武命为从弟,仍云勃海人。初为汝南王悦司州户曹从事,除员外散骑常侍、给事中。神武引为治中,行平阳郡事,及起义,以为大行台右丞,中兴初,除御史中尉,太昌初,除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出为北道行台,转并州刺史,封平原郡公,历沧州刺史、大行台、尚书侍中、尚书右仆射,领御史中尉,入为尚书令、右仆射,进司徒,武定中为领军将军、录尚书事兼侍中,拜太子太师,兼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迁太保。文宣受禅,进爵为王,领大宗正卿。天保五年以谮死,赠阳夏王。
◇上言宋游道罪状
饰伪乱真,国法所必去;附下罔上,王政所不容。谨案尚书左丞宋游道名望本阙,功绩何纪。属永安之始,朝士亡散,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