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末,北魏将奚斤等拔宋滑台,进击翟广于土楼,破之,遂进逼虎牢。《九域志》澶州临河县有土楼镇。

  斗门在州东南。唐元和十二年,陈许帅李光颜讨淄青叛帅李师道,攻濮阳,收斗门、社庄二屯。又景福元年,朱全忠击天平帅朱,遣其子友裕将前军军于斗门。全忠至卫南,朱遣步骑袭斗门,友裕走,据其营,全忠不知,复趣斗门,为所败。

  长垣县州南百五十里。南至河南兰阳县九十里,东南至河南仪封县百三十里,西至河南胙城县九十里,西南至河南封丘县六十里,西北至滑县九十里。春秋时卫之匡邑。战国属魏。汉置长垣县,属陈留郡。《风俗传》:县有防垣,故名。后汉安帝封元舅宋俊为侯邑。晋属陈留国。后魏真君八年,并入黄。景明五年,复置长垣县,属东郡。隋开皇十六年,改曰匡城县,属滑州。唐因之。五代梁复曰长垣,属开封府。后唐仍曰匡城。宋建隆初,讳匡,改曰鹤丘,寻复为长垣县,仍属开封府。金泰和八年,改属开州。元初属大名路。至元二年,仍属开州。明因之。今城周九里,有门四。编户七十八里。

  ○长垣故城县东北三十五里。其地一名鲍垣,或曰即首垣也。《战国策》:韩侈谓秦王:进宋、齐之兵至首垣,远薄梁郭。又赵肃侯七年,公子刻攻魏首垣。《水经注》曰:首垣,秦更为长垣,汉置县于此。后废。隋开皇十六年,改置县于妇姑城,以南有故匡城,因改为匡城县。在旧城西南二十七里。唐因之。乾符二年,濮人王仙芝聚众数千起于长垣,即故长垣城也。宋复改匡城为长垣县。金初,迁县于柳冢村,在今县城东北七里。明洪武初,以水患迁于蒲城。即今县治。

  蒲城今县治也。春秋时卫邑。桓三年,齐侯、卫侯胥命于蒲。成九年,同盟于蒲。《家语》:子路为蒲宰。《战国策》:秦攻魏之蒲。又秦始皇九年,伐魏,取垣、蒲。盖是时为魏地也。《史记》:孔子去陈至蒲,会公叔氏以蒲畔,止。孔子出,遂适卫。灵公问曰:蒲可伐乎?曰:可。公曰:蒲卫之所以待晋、楚也。《正义》:蒲在卫西,故公云然。又后汉初,光武大败铜马贼于馆陶,受降未尽。而高湖、重连诸贼从东南来,与铜马合,光武与战于蒲阳,悉破降之。蒲阳,盖即蒲城之南。太子贤曰:北平县西北有蒲阳山。误矣。宋绍定十三年,金主自黄陵冈向河北行,至蒲城东,登舟渡河,遇风。蒙古兵追至南岸,后军皆败。盖旧时大河在今县北也。北平,见保定府完县。馆陶,今山东属县。

  匡城县西南十五里,亦春秋时卫邑。僖十五年,诸侯同盟于牡丘,遂次于匡。《论语》:子畏于匡。《史记》:孔子自匡至蒲。《述征记》:匡城周三里。《水经注》云:濮水东径匡城北。是也。隋因以名县。唐大历十一年,李灵曜以汴、宋叛,发诸道兵讨之,围汴州。魏博帅田承嗣遣兵救灵曜,败永平、淄青二镇之兵于匡城。乾符四年,黄巢陷匡城,遂陷濮州。中和四年,李克用破黄巢于封丘,复追至胙城、匡城,巢走兖州。此即隋所置之匡城县也。牡丘,见山东聊城县。

  长罗城县北十里。汉县,属陈留郡。宣帝封常惠为长罗侯,邑于此。后汉初,并入长垣县,为长罗亭。太子贤曰:长罗故城在匡城东北。《一统志》云:在长垣旧城西南三十里。是也。○祭城,在县东北。杜预曰:郑祭封人仲邑于此。

  平丘城县西南五十里。《寰宇记》:平丘在封丘县东四十里。盖县与封丘接境。○漆城,在县西二十里,故卫邑也。《竹书纪年》:邯郸伐卫,取漆。即此。又龙城,在县东南二十里,相传夏臣关龙逢所居。县西十八里又有鹤城。《城冢记》云:夏累养鹤于此。《寰宇记》旧长垣城西北六十里有訾楼城。《春秋》:邢人伐卫,取訾楼。盖此城云。

  ○沤麻冈在县西北。宋绍定六年,金主以汴京危急,引军东行,次黄陵冈。进向河北,至蒲城东,乘舟济河。会大风起,蒙古兵追击之于南岸。金主次于北岸,震惧,遂次沤麻冈。遣白撒帅骑攻卫州,不克。黄陵冈,见河南仪封县。

  ○黄河县南六十里。河流经此入山东曹县界,其故道在县北,堙决不常,此近时所经也。《河防考》:县南有淘北河,相传即黄河故道。明万历中,河决河南封丘县金龙口,挟淘北河决县境之大社口堤,长东二县,俱被其患。又县南有大冈河,或曰亦黄河旧流也。今县南为大冈集,与东明县杜胜集等堤,共长九十七里。

  阎家潭县东南六十七里。正统十四年,河水决入县境,回流冲啮,因成此潭。弘治五年,河复北溢,因筑堤环之。《河渠考》:潭西七里曰牛家口,东三里曰大冈,皆弘治六年,筑堤以防决溢处也。○朱家河口堤,在县东七十里。正统十四年,黄河决溢,因筑塞之。弘治五年,复修筑其南,即三春柳及大冈诸堤也。又常村堤,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又西八里曰新丰堤,接河南封丘县界。《志》云:弘治六年,郡守李瓒筑朱家河等十堤,以防河患云。又三尖口堤,在县东三十五里,相传元贾鲁治河筑堤始此。弘治五年,大河北涨,冲决牛家口诸处,北至三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