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晋天福八年,以契丹将入寇,遣使城南乐及德清军,征近道兵备之。即今城矣。昌州,即后魏昌乐郡,刘句误也。

  繁水城县北四十里。隋开皇六年,分昌乐县置繁水县,属魏州。大业初,以昌乐县省入,县属武阳郡。唐仍属魏州。贞观十八年,省入昌乐县。

  平邑城县东北七里,故赵地。《史记》:赵献侯十三年,城平邑。又赵惠文王二十八年,蔺相如伐齐,至平邑。悼襄王元年,魏欲通平邑、中牟之道,不成。五年,傅祗将居平邑,庆舍将东阳,河外师守河梁。《竹书》:晋烈公十一年,田公子居思伐邯郸,围平邑。十六年,齐田盼及邯郸韩举,战于平邑,邯郸之师败逋。即此。汉为元城县地。东魏天平二年,分置平邑县,属魏郡。高齐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大业初,并入贵乡县。唐建中二年,马燧等败田悦于洹水,顿兵于平邑浮图。悦因得入魏州。今有马燧营遗址。《正义》:河外,魏州河南地。中牟,今见河南汤阴县。

  昌城在县南。魏收《志》昌乐县有昌城。晋永和六年,冉闵篡赵自立。赵将张贺度等会于昌城,将攻邺。闵自将击之,战于仓亭,贺度等大败。《志》云:县有古昌意城,黄帝子昌意所筑,即故昌城矣。又县东二十五里,有故朝城,近山东朝城县界。唐开元中,以此名县。今其地名韩张堡。五代梁将王彦章尝营此,壁垒犹存。

  ○方山县北七里。《志》云:旧有二土山并峙,其形正方。宋嘉以后,大河经县境,荡决不时,夷为平陆。今其地名方山村。

  ○龙窝河县东四十里。自山东观城县界,流经县境之荚村,又经县南,入清丰县界。或曰本大河故渎也。唐开元十四年,魏州河溢,其决口谓之龙窝。自宋以来,县皆为大河经流之道。其后河既南徙,余流断续不一,因随地立名云。又二股河,在县南,大河故道也。一名四界首河,以流经魏、恩、德、博四州之界而名。宋嘉中,大河决溢于恩、冀诸州之境,河北漕臣韩ど言:四界首,古大河所经,宜浚二股渠,分流入金、赤二河,以纾恩、冀之患。其东北为五股河,亦并浚之。诏从其请。于是大河从魏州第六埽,溢入二股河,广二百尺,经流百三十里,东至沧州入海。熙宁中,河复溢恩、冀诸州,议者复请于大名第四、第五埽开修直河,使大河还二股故道。又浚清水镇河,塞退背鱼肋河。王安石主其说。既而刘绘上言:河势增涨,许家湾、清水镇河极浅漫,几于不流。蒲泊已东,下至四界首,退出之田,略无固护。设漫水出岸,牵回河头,将复成水患。宜候霜降水落,开清水镇河,筑缕堤一道,以遏涨水,使大河复循故道。命有司相度。熙宁末,河溢卫州。又大决于澶州,而二股、直河诸流,一时湮废。吕大防曰:治河持议有三,一曰回河,二曰塞河,三曰分水。而分水之说差胜。今详见川渎异同。

  繁水在废繁水县南五里。自内黄县流入境,又北注于永济渠。一名浮水。《水经注》:浮水上承大河于顿丘县北,下流至东武阳东入河。《志》云:县西北三十里有王村堤,繁水所经也。其堤南入清丰北,入大名县界。今繁水浅涸,非复故流矣。东武阳,见山东朝城县。○朱龙河,在县西南四里。源自开州澶渊陂,分流过清丰县界,入县境。至赵家庄曲折南,回复入开州界,注黑龙潭。今涸。又宋堤,在县东二十里,南接清丰县界。宋至和二年所筑,以御大河之泛溢。又有古金堤,在县西十里,亦南接清丰县界。

  ○仓亭县西三十五里。其地有仓帝陵及造书台亭,因以名。即冉闵败张贺度处也。或以为山东范县之仓亭津,误矣。又县西三十里有操刀、留胄二营,相去六里,土人相传周武王伐纣驻师于此。或曰非也。宇文周灭齐,遣兵追高纬,此其故垒云。

  清水镇在县东。宋人引河出此,入于二股渠,所谓清水镇河也。其后河流涨溢,镇亦堙废。五花营,在县北十八里。唐时河北五镇尝会兵于此,因名。后人因其壁垒,聚居成镇。《志》云:县北八里有建成营,唐武德五年,太子建成驻兵于此。又有王彦章营,在县南门外,宋、金城厢,皆因其故垒。

  清丰县府东南九十里。南至开州五十里,东南至山东濮州六十里,东至山东观城县五十里。汉顿丘县地。唐大历七年,魏博帅田承嗣请析顿丘、昌乐二县地置今县。以孝子张清丰而名。县属澶州。五代晋属德清军,宋仍属澶州。庆历四年,徙德清军治焉。金废军,县属开州。元因之。明朝改今属。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四十五里。

  ○清丰故城县西北十八里。唐大历中,县盖治此。又县南五里有故城,或以为宋庆历中,县徙治处也。县西南十五里,又有故城。《志》以为宋嘉中,因避水患迁于此。后复移今治。今城周五里,城外又有小城,周三里有奇。

  顿丘城县西南二十五里。古卫邑。《诗》: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竹书》:晋定公三年,城顿丘。汉置顿丘县治此。颜师古曰:丘一成为顿。成,重也。重,平声。后汉亦属东郡。初平三年,曹操击黑山贼于毒等,军于顿丘。晋为顿丘郡治。后魏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