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西四十里。西至河南临漳县九十里,北至广平府广平县二十里,东北至山东丘县九十里。春秋时洹水地,应劭以为魏武侯别都也。汉置魏县,属魏郡,郡都尉治焉。后汉仍曰魏县。晋及后魏,并属魏郡。后齐废。隋开皇六年,复置魏县,属魏州。唐因之。宋属大名府。明初,移治五娃店。今城周五里,外环堤八里。编户五十里。

  ○废魏县城县南三十里。《志》云:汉县旧治,在今府西三十里于村渡西,俗呼旧县店。唐时移县于洹水镇。刘句曰:天宝三载,移魏县,以县居漳水、洹水之下流冲溢为患也。《邑志》:县旧治在于村渡西五里,唐以河患迁洹水镇,后皆因之。明初复为漳河所冲啮,始迁今治。废城旧址犹存。

  漳阴城在县西南。隋开皇十六年,析魏县地,置漳阴县,属魏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复置漳阴县。贞观初,仍省入魏县。○葛筑城,在县西南二十里。《史记》:赵成侯及魏惠王遇于葛筑。即此城也。今其地又有筑亭。

  ○漳河在县南。《志》云:旧漳水为浊漳,今自临漳县东流至县南十八里,又东流至府城西南,与御河合者是也。新漳水为清漳,自县南徙流而北,迫县之南关,东流数里,折而东北,经元城县北,入山东馆陶县界,与卫河合者是也。二漳水盖以堤岸相隔。按清、浊二漳已合于临漳县西,此所云旧漳者,盖沿漳水之旧名,新漳则据其分流入卫河者言之耳,非仍有二漳水也。欧阳曰:漳河过魏县,亦谓之魏河。唐建中三年,马燧等围田悦于魏州。朱滔、王武俊叛,援悦,燧败保魏县。滔等亦引兵营魏县东南,与官军隔水相拒。五代梁乾化五年,晋王存勖得魏州,梁将刘自洹水趣魏县。晋将史建瑭屯魏县拒之,晋王劳军至魏县,帅百骑循河而上,觇营。伏兵河曲丛林间,鼓噪而出,王力斗得免。河曲,即漳河曲也。《河渠考》:漳水入县境,一遇雨潦,恒多决溢之患。成化十八年,水决县西,入城市。弘治二年,复自县西羊羔口,漫流害稼。十四年,复溢。明年,从县西北趣广平县东南,下流皆被其害。仍入馆陶,合卫河。嘉靖中,漳、卫屡溢。三十年,为患尤剧。三十六年,自县及元城、大名以南二三百里间,皆为巨浸。久之,患始息。万历二十年,复涨溢害稼。土人以漳水变迁不常,谓之神河。水退后,往往以填淤为利,故垫溺常不免。又旧有漳河堤,在县南,其南岸起自临漳,延袤八十里。北岸起自成安,延袤五十里。俱由县境抵元城县界。永乐八年,县令杨文亨创筑,后屡增修之。

  卫河县南三十里。自内黄县合洹水流入县界,经回隆镇,至县南五十里,有泊口渡。又东经县东南三十五里,有阎家渡。四十里,有双井渡。又东北入元城县境。漳水决溢,卫河辄被其患。正德初,漳水自阎家渡决入,后又自双井渡决入。嘉靖中,复自回龙镇决入。近时漳水屡决县、内黄之交,溃溢辄入县境。盖漳、卫相近故也。杜佑曰:炀帝引白沟水为永济渠,经魏县南而东北出。即此。又旧有卫河堤,自回龙镇东北,抵大名县界,景泰七年修筑。又有护城堤,弘治中县令鲍琦筑此,以御卫河之水,亦曰鲍公堤。

  白龙潭在县西,漳水汇流处也。唐乾宁三年,河东帅李克用攻魏州,败魏兵于白龙潭,追至观音门。朱全忠驰救,乃引还观音门,即故魏州西门矣。

  ○李固镇在县东南。唐文德元年,魏博军乱,乐从训保内黄,求救于朱全忠。全忠将兵自白马济河,下黎阳、临河、李固三镇。《九域志》:魏县有李固镇。薛居正曰:邺西有栅,曰李固,清淇合流于其侧。唐同光以后,魏州有邺都之称,故曰邺西。

  回隆镇县西南六十里。隆,亦作龙,相传宋真宗北征时,回銮经此,因名。《相州志》:安阳县东九十里,有回隆驿。又临漳县东南五十里,亦有回龙镇,南临御河。盖其地为四达之郊也。今亦见内黄县。○北皋镇,在县西北,界成安、临漳之间,商民辏集,有北皋堡。又沙口镇,在县东二十里,为往来冲要,亦置堡于此。又有双井镇,即双井渡,漳、卫合流之冲也。

  南乐县府东南四十里。东至山东朝城七十里,北至山东冠县百十五里,东南至山东观城县五十里,西至内黄县七十里。汉置乐昌县,属东郡。高后封张敖子寿为侯邑。又宣帝封王武为乐昌侯,邑于此。后汉省。后魏太和二十一年,复分魏县置昌乐县,属魏郡。永安初,置昌乐郡治焉。东魏天平中,罢郡。后周复置郡。隋初郡废,县属魏州。大业初,省入繁水县。唐武德初,复置,属魏州。五代唐讳昌,改曰南乐,属兴唐府。宋仍属大名府。崇宁五年,改属澶州。金还隶大名府。元因之。今城周六里有奇,编户三十五里。

  ○昌乐城县西北三十五里。后魏昌乐县治也。隋省。唐武德五年,太子建成等击刘黑闼于魏州,至昌乐。刘句曰:故城在县西,后魏曾置昌州于此。今城,武德六年所筑。宝应初,仆固等追击史朝义于昌乐东,败之。五代梁乾化五年,分天雄军置镇相州,恐魏人不服,使刘济河屯昌乐以逼之,魏人遂作乱,以地归于晋。明年,晋王存勖改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