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敕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车五万乘送高阳。十二年,贼帅赵万海自恒山寇高阳。唐宋以来,县皆治此。明洪武三年,河溢县圮,始迁今治。《高阳记》:故城,颛帝所筑,一名化龙城。今废。城亦名化龙村,盖传讹也。

  安都城县西南三十八里。汉文帝四年,立齐悼惠王子志为安都侯,此即安都废邑。又县西有广信军新城。宋熙宁中,议移广信军于此,因筑此城。寻罢。

  ○马家河县东三里,滹沱河支流也。自晋州饶阳县铁灯竿口导流而北,经蠡县境,又东北至县南延福村,杨村河、土尾河俱流合焉。潴为马家河淀,复东北流入安州界,注于易水。○杨村河,即唐河下流,在县西。《志》云:自三岔口社接蠡县境,东经宋家桥,而汇于马家河淀。又土尾河,亦自蠡县及清苑县境流入界,至宋家桥,而合马家河淀。《邑志》:县西南有三叉口堤,延袤十五里,以防土尾河泛溢。

  高河县东二十五里。自马家河淀分流,其别出者曰猪龙河,俱引而东,经高阳故城南,又东北经安州界,下流入白羊淀,合雄县之瓦济河。《志》云:高河旧流自县境东南入,至河间县界,下流注于滹沱,此非故流矣。今亦见河间县。○榆堤,在县东南,延袤二十余里,县当马家河诸水下流,藉堤以防决溢之害。又县东有娄堤,延袤五十里,以障猪龙河之水。

  ○高阳关在县东。《志》云在县之三叉口社。一名草桥关。五代周显德六年,收复三关,建为高阳关寨,即三关之一也。宋属顺安军,与瓦桥、益津互相联络,而高阳实为根本。控扼幽蓟,戍守特重。

  新安县州东二十里。东至雄县四十里,北至容城县三十里,西北至安肃县五十里,东南至河间府任丘县七十里。本容城县地。金主泰和四年,析置渥城县。八年,移安州治焉。元至元二年,废州,改县为新安镇。九年,升为新安县,属保定路。明洪武七年,省入安州,寻复置。今城周九里,编户十一里。

  ○渥城故县即今县治。《水经注》容城东南有渥水,南流入易水,城盖以此名。五代晋时,尝戍守于此。或谓之浑渥城,又讹为浑泥城。金因置渥城县。元以金人移安州治此,故曰新安。○长城,在县西北,自县境入安肃县界,绵延断续,势如冈阜。或以为古大堤。盖即战国时燕、赵分界处。又三台城,在县西二十里,今亦见容城县,盖境相接也。《志》云:台傍有刘盆子寨,下有洞,长数里。盖亦传讹矣。

  ○长流河县西南五里。一名长沟河。其上流即易州之鲍河也,经安肃、容城县,流入县境。又东南流,至雄县,入于瓦济河。或以为即渥水旧流也。《志》云县南三里有梁头河,即长流河下流也。景泰中,疏河引流,自城西南隅过南门,至东门外三里,接梁头河末流,达于瓦济河。

  温义河县西南八里。源有二,一出安肃县南二十五里之曹河,一出安肃县南四十里之徐河,俱东南流入县境。至县南,合流为温义河。又东南入于长流河。《志》云县南八里有三岔河、马家寨,迤西温义河分流也。上接温义,下达四殳,南通猪龙河,因名。○四殳河,在县东南十五里,即温义河支流也。经雄县南二十里月漾桥,入瓦济河。《志》云:元至正中,凿此河,分易水为四流,中央为殳,因名。

  ○易州府西北百二十里。东至顺天府涿州一百七十里,西北至山西蔚州二百二十里,北至保安州百二十里。

  春秋战国时为燕地。秦置上谷郡。汉属涿郡。后汉因之。晋属范阳国。后魏亦属范阳郡。隋初曰昌黎郡,旋改易州。炀帝初,改曰上谷郡。唐复为易州开元十四年,置高阳军于郭内。天宝初,亦曰上谷郡。乾元初,复故。五代晋开运二年,没于契丹孙方简以易州叛,附于契丹。周显德六年,收复,仍曰易州。宋因之。端拱二年,复为契丹所陷,兼置高阳军。宣和中,得其地亦曰遂武郡。寻没于金,仍为易州,属中都路。元初属大都路。至元中,改属保定路。明初,仍曰易州,以州治易县省入编户三十八里,领县一。今仍为易州。

  州控据西山,指顾燕代。东下则岐沟、督亢不可为固。西出则飞狐、雁门不足为险也。是故燕代有事,易州常为必争之地。于忠肃公曰:险有轻重,守亦有缓急。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噤喉。论者常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什之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什之七。正如秦人守函谷,而不知武关不固,咸阳遂倾。蜀人守剑阁,而不知阴平已逾,成都先丧也。欲保京师,则紫荆不可不防;欲防紫荆,则易州不可不守正统十四年,增兵易州议。

  ○废易县今州治。本汉之故安县,属涿郡。文帝封申屠嘉为侯邑。后汉仍属涿郡。建安九年,袁谭败袁尚于中山,尚走故安,依袁熙。晋属范阳国,后魏属范阳郡。北齐县废。隋开皇十六年,改置易县,为易州治。唐以后因之。明初省。《城邑考》:州城,辽金时故址。明正统十四年,甓完固。隆庆二年,增修。有门二,城周九里有奇。

  范阳城州东南六十里。秦县。《史记》:张耳、陈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