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举口」。标点本《宋书 符瑞志》亦作「夏口、武昌并言黄龙见」。《校记》二一云「夏口」,三朝本作「举口」,北监本、毛本、殿本作「举兵」,今据《三国志 吴志 吴主权传》改正。杨氏盖据《宋书》三朝本也。(三朝本即百衲本。)
[一四]「孙星衍曰……宋人之陋」 按:固哉孙星衍之说苏轼《赤壁赋》也。东坡非不知赤鼻非赤壁,于其《怀古》词中已明云「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矣。陆放翁《入蜀记》云:「苏公尤疑之,《赋》
云: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盖一字不轻下如此。东坡何陋之有?
[一五]「旧樊楚也」 按:《要删》三十五以为樊楚连读,赵、戴误读樊字断句,因而改「也」为「地」。
[一六]「《寰宇记》,汉旧鄂县」 按:《寰宇记》百十二故鄂县城下引《舆地记》语。
[一七]「《广记》引作只」 按:《御览》四十八引亦作「只」。
[一八]「盖权事应在此……守敬按:谓权即位于此也」 按:谓权猎得豹,姥言豹尾,后果即帝位,姥之言应,故为立庙。其实帝王托言符命之故智耳。
[一九]「《寰宇记》,钓台,武昌池下」 按:沈钦韩《疏证》引此作「城下」,疑「池」是讹字;沈校改可从。
[二〇]「此《经》文」 按:《春秋经》作「楚人灭弦,弦子奔黄」。熊故云八字,但郦《注》未引「人」字,略之。(「此」下原有「八字」,今据台北本删。)
[二一]「《括地志》……云,在黄岗县西二里」 按:《括地志》(《史记 楚世家 正义》):「西陵故城在黄州黄山西二里。」《疏》误。
[二二]「封阴堂为侯国」 按:沈钦韩《疏证》径改「堂」作「棠」,是也。杨《疏》明其误而未改字,岂以官书故耶?今补订。
[二三]「江水左傍青林湖」 按:金陵局刻本百二十七作「江水在青林湖傍即利水」。
[二四]「明明从《汉志》寻阳九江之说」 按:《汉书 地理志》庐江郡寻阳下云:「《禹贡》九江在南,皆东合为大江。
《水经注疏》卷三十六
  后魏郦道元撰
          宜都杨守敬纂疏
                    门人枝江熊会贞参疏
 青衣水  桓水  若水  沫水
  延江水朱有沅酉水三字,赵、戴删。  存水  温水
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会贞按:《汉志》青衣县下载大渡水,而严道县下又云,邛水入青衣,则青衣水即大渡水之殊目,故《水经》直谓青衣水出青衣县。此《注》依《经》叙青衣水,不及大渡水,而于《江水》篇互见之。前汉之青衣,后汉顺帝时改汉嘉。《经》文出三国魏人,当称汉嘉,而仍作青衣,则偶疏也。[一]其谓水出蒙山,本《汉志》为说。东与沫水合也。会贞按:《沫水》篇见后。
县守敬按:汉县属蜀郡,后汉改汉嘉,[见下。]属蜀郡属国,后为汉嘉郡治。蜀、晋因,后荒废。在今雅安
县北。故青衣羌国也。朱故下衍有字,赵改古,戴删。守敬按:此为羌地,下称青衣王子,则青衣是国名。《蜀志 先主传》、《诸臣劝进表》尚有青衣侯向举。《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瑕阳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来归。守敬按:今本《竹书》在周显王八年,道作导。《竹书统笺》,晋有二瑕,一在河东解县,一在陕州太原仓。[二]盖瑕阳人为秦导岷,青衣水,至是自秦来归也。汉武帝天汉四年,罢沈黎郡,分两部都尉,一治青衣,主汉民。朱讹作分沈黎郡西部都尉青衣之王汉,《笺》曰:此有讹误。《华阳国志》作罢沈黎置两部都尉,一治旄牛主外羌,一治青衣主汉民。赵郡下增置字,改青衣之王汉五字,作治青衣主汉民六字。全、戴改分作罢,改西字作分两二字,亦改青衣等五字,作六字,惟治上增一字。公孙述之有蜀也,青衣不服,世祖嘉之,建武十九年以为郡。守敬按:建武时以青衣县为青衣郡,他无所见。岂光武既置青衣郡,旋复废,至安帝乃置属国都尉耶?安帝延光元年,置蜀郡属国都尉,守敬按:《续汉志》蜀郡属国,故属西部都尉。延光元年以为属国都尉。作元年,与此同,而《后汉书 西南夷传》作二年。青衣王子心慕汉制,上求内附。顺帝阳嘉二年,改曰汉嘉。守敬按:此改青衣县为汉嘉县也。《汉志》青衣,颜《注》引应劭曰,顺帝更名汉嘉。《续汉志》,阳嘉二年改。《后汉书 西南夷传》,灵帝时,以蜀郡属国为汉嘉郡,盖至是始为郡也。《晋志》蜀章武元年,以蜀郡属国为汉嘉郡恐误。嘉得此良臣也。朱不重
嘉字,《笺》曰,谢云,嘉字下当又有嘉字。戴、赵增。县有蒙山,守敬按:《汉志》系《禹贡》蒙山于青衣。《括地志》,蒙山在雅州严道县南十里。《寰宇记》,蒙山在名山县西七十里,北连罗绳山,南接严道县。又云,始阳山在卢山县东七里,本名蒙山。东道控川,历严道县,横亘入邛州火井县界。各就一方言,合观之,是山跨今雅安、名山、芦山三县及邛州界矣。山互详《沫水》篇。青衣水朱无水字,《笺》曰:疑脱水字。戴、赵增。所发,守敬按:今曰青衣江,源出芦山县东北伏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