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武故城,即今城是也。 博浪沙亭,在县东南五里,即张良为韩报仇击始皇之所。 南棣城、北棣城,二城并在县北十里。《左传》:“楚伐陈,诸侯会于城棣以救之。”北城也。 陈平墓,在县东三十里。户牖乡、陈相村兼有庙存。 黑阳山在县西七里
中牟县。西五十里,依旧五乡。春秋时郑邑,又属赵。《史记》:“赵献侯自耿徙此。又襄子时,佛肸以中牟叛,置鼎于庭下,不与己者烹之。田英、将褰裳赴鼎是此也。”汉为中牟县,隶河南郡。后汉至魏所属不改。宋隶荥阳。后魏太武眞君八年,省。景明元年,复置。东魏静帝天平初,于此置广武郡。后周武帝保定五年,郡中牟,并移于今县西三十里圃田城置。隋避讳改为内牟。开皇十六年,于中牟旧城置郏城县。十八年,又于圃田城中为圃田县,以界内泽为名。大业二年,废郏城县,又移圃田县于中牟城置。唐武德初,复改为中牟。贞观元年,隶汴州。龙朔二年,又隶郑州。按《郡国县道记》云:“春秋所说中牟在赵地,非此也。”后汉和帝时,鲁恭为中牟宰,有善政,即此县。朱梁与晋隶开封。
中牟台,在县北十二里。一名官渡台,又名曹公台,故基在河南,是为官渡城,即曹公与袁绍相持于此。 箜篌城,在县东南二十里。昔师延造箜篌,以悦灵公。 圃田泽,一名原圃,在县西北七里。其泽东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西限长城,东极官渡。上承郑州、管城县界曹家陂。又益西流为二十四陂:小鹄、大鹄、小渐、大渐、小灰、大灰之类是也。 佛肸墓,有二:一在县南一里,一在县北一里。 潘岳庙,在县北十里。 鲁恭台,在县城内。
太康县。东南二百一十里,旧五乡,今八乡。夏后氏太康所筑城。汉为阳夏县,隶淮阳国。隋开皇七年,改阳夏县为太康,取古太康之名,隶淮阳郡。十五年,复置阳夏郡,县废。十八年,改为匡城县。大业十三年,李密举兵于此,遂废。唐初,复置,隶淮阳郡。朱梁与晋属开封府。昔济北戴封,字平仲,为令。苦旱,积薪自焚,火起,雨澍。
蔡水,西北自尉氏县界流入。 涡水首受蔡水,东流经县北 。 县理城,即汉阳夏县城,夏后氏太康所筑。 扶乐城,在县西北四十里。《地里志》云:“扶乐,属陈国。”隋开皇六年,分太康置大扶县。郦善长注《水经》云:“即扶乐古城也。” 牛头城,在县西五十里。按《隋淮阳郡图》云:“牛头城在扶乐西二十里。”《水经注》云:“沙水又东南经牛首亭一作城是也 。” 南拒台,在县南二十里。北拒台,在县北二十里。《汉书》:“汉王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今此南北二台相去一里,是楚汉相拒之处。 何曾墓,在县西北二十里。《晋书》:“曾,字颖考,陈国阳夏人也。”
长垣县。东北一百里,旧二十七乡,今七乡。本汉长垣县地。隋开皇十六年,于妇姑城置匡城县,隶滑州,以县南有古匡城为名。孔子所畏之所。又《春秋》:“遂次于匡。”即此地也。又名蒲邑。《家语》云:“仲由为蒲宰,人为立祠焉。”子路随夫子于此问津,即蒲邑之津也。朱梁与晋割属开封。至皇朝为长垣县。 长罗县城,在县东北四十里。《汉书》:“宣帝封常惠为长罗侯。”至光武时国绝,并入长垣县,后谓之长罗亭。长垣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地理志》:“秦灭魏以为长垣县”,又“武帝立兖州于滑台,置长垣县。”隋开皇九年,隶杞州。唐初,复置。至贞观八年,废。
匡邑城,在县西南十里。《春秋》:“僖公十五年,诸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杜预注云:“匡,卫地,在陈留长垣县西南。”《论语》云:“子畏于匡”,盖此邑也。 訾楼城,在县西北十六里。《左传》:“邢狄伐卫,卫侯师于訾楼。”杜预注云:“訾楼,卫邑。”《陈留风俗传》云:“长垣西北有訾楼是也。” 蒲城,在县东北十里。《春秋》云:“齐侯、卫侯胥命于蒲。”杜预云:“蒲,卫地,在陈留长垣县西南。”《家语》云:“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三称仲由之善。”即此也。今城内有子路祠。 龙城,在县东南二十里,昔夏桀臣龙逢所居,因以为名。今城东有关龙逢墓,墓侧有祠。 漆城,在县西二十里。《左传》云:“宁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杜预注云:“陈留长垣县西南有宛亭,近濮水。”《竹书纪年》云:“邯郸伐卫取漆者也。 ” 故鹤城,在县南十七里。《左传》云:“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国人曰:‘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此即养鹤城也。又《城冢记》云:“昔夏累养鹤于此。”遂号鹤城。 卫灵公祠,在县东北二十七里,长垣城内。 蘧伯玉祠,在县东七里,祠在墓侧。
酸枣县。西北百里,旧三十三乡,今六乡。汉《地理志》云:“秦拔魏,置酸枣县。汉因之,以属陈留郡。”《故风俗通》谓:“豫章以树称郡。酸枣以棘名邦,盖以地多棘而立名也。”今有故城。六国时韩王所理。今县东北有延津、袁绍渡处。津南立壁,以拒曹公。绍将淳于琼,宿鸟巢,为曹所袭破之,即此地也。魏、晋不改。后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