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修潮惠下路驿记,掇其大略,附注于后。
  (张序曰:「初岭东废路,人苦峻极。开元四载,俾左拾遗张九龄,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役匪踰时,则已坦坦而方九轨据张九龄曲江集卷十一开凿大庾岭路序,「九轨」为「五轨」。,阗阗而走四通。」
  余记曰:「凡广东,西之通道有三:出零陵,下漓水者,由桂州;出豫章,下真水者,由韶州;出桂阳,下武水者,亦由韶州。之峤南者虽三道,而下真水者十七八焉。」)

  南海县道里

  四至  东至番禺县东城二里,西至四会、高要二县界地名矶磄村一百二十五里,南至新会县界地名古劳里一百五十二里,北至清远县界地名巴由一百八十三里。
  八到  东到番禺县即本路城二里,西到四会县治二百四里,南到新会县治二百二十五里,北到清远县治三百里,东北到番禺县城及录事司五里,东南到新会县治二百九十里,西北到清远县治三百里,西南到番禺县城及录事司三里。
  【 永乐大典卷一一九○六,广字韵,「广州府二」,引南海志。】

  番禺县道里

  东到东莞县二百五十里,西到南海县治二里,南到新会县治二百五十里,北到清远县治三百里,东北到增城县一百七十里,东南到东莞县治二百五十里,西北到清远县治三百里,西南到香山县治二百八十里。
  【 永乐大典卷一一九○六,广字韵,「广州府二」,引南海志。】

  东莞县道里

  东到惠州路城三百里,西到香山县治三百里,南到大洋难定里数,北到增城县治一百里,东北到博罗县治一百六十里,西北到番禺县城三百里,东南到大洋难定里数,西南到香山县治三百里。
  【 永乐大典卷一一九○六,广字韵,「广州府二」,引南海志。】

  新会县道里

  西至新州界北双一百里,北至南海县界河清坊八十里。
  东到南海县治二百五十里,西到南恩州城四百里,南到香山县治二百一十里,北到南海县二百九十里,东北到南海县治二百里,东南到香山县治二百一十里,西北到肇庆路城三百里,西南到新州城二百一十里。
  【 永乐大典卷一一九○六,广字韵,「广州府二」,引南海志。】

  增城县道里

  东至博罗县界角子山三十里,西至番禺县界长吉里二百里,南至东莞县界海洋一百里,北至清远县朱案四百里。
  东到博罗县治一百七十里,西到番禺县城二百五十里,南到东莞县治一百五十里,北到英德路城五百五十里,东北到河源县治四百五十里,东南到东莞县治一百五十里,西北到清远县治四百里,西南到番禺县城二百三十里。
  【 永乐大典卷一一九○六,广字韵,「广州府二」,引南海志。】

  香山县道里

  东至东莞县界大洋一百五十里,西至新会县界潮阳里一百里,南至大洋难定里数北至番禺、南海两县界地名三角山二百二十里。
  东到东莞县治水路二百五十里,西到新会县治水路一百五十里,南到南蕃大洋难定里数,北到番禺、南海县治水路二百二十里,东南到大虞山、九星洋水路三百里,西南到新会县潮阳里水路二百八十里,东北到东莞县治水路一百五十里,西北到浮虚海及新会县治水路一百五十里。
  【 永乐大典卷一一九○六,广字韵,「广州府二」,引南海志。】

  清远县道里

  东至增城县界杨梅里一百五十里,西至四会县上元乡七十里,南至南海县胥江七十五里,北至桂阳州阳山县界政宾乡二百里。
  东到增城县治二百五十里,西到四会县治四十里,南到南海县治三百里,北到番禺、南海县治三百里,东北到浛光县一百六十里,西北到番禺、南海县治三百里,东南到番禺县城二百五十里,西南到番禺县城三百里。
  【 永乐大典卷一一九○六,广字韵,「广州府二」,引南海志。】

  录事司井

  月井,旧在转运司主管厅侧月华楼下。月出照映井底,水脉不竭。与日井相望。
  录凈丹井,古图经云:绿凈堂旧名濯鲜堂。 【 今奉贞观。】 曾运使噩招方士云集,盖取葛仙炼丹药洲之义,因以丹井名。
  【 永乐大典卷一一九○六,广字韵,「广州府二」,引南海志。】

  南海县井

  越井,名天井,又名越台冈井,或名赵佗井。番禺杂记云:「伪刘呼为玉龙泉,唯以供己,禁民无得汲。」由此井数步而南,井曰通泉,刘龑所凿。刘龑,始据南越者。今北二井,莫知所存。昔有坠酒杯于越井者,后于石门得之,故陈江总诗云:「石门通越井」舆地纪胜卷八九江总别南海宾化侯:「石关通越井,蒲涧迩灵洲。」。又鲍仙姑行灸南海云:「吾有越井冈艾,唐崔炜得之。」又唐崔子向有诗云:「越井冈头松柏老,越王台上生秋草。」越井久废,莫考其迹。或云在越台山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