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4-纪事本末

1-三朝北盟会编-宋-徐梦莘-第121页

发不知所之蕃避寇误国臣知其为叛臣矣。。若领兵越境而南臣不知蕃之奸谋将何所图也。朝廷虽有指挥令发来赴阙臣窃谓蕃之叛巳不臣於陛下矣。其可召而至乎!伏乞陛下早加睿断免贻後患取进止。
  沈上书李纲乞明赏罚。
  《书》曰:金人之强能强於苻坚乎!中国之弱果弱於东晋乎!向使似之尚当为淝上之一战而今者凡有要求无所不从一切唯令之取何哉!欲亲王则以亲王。
  与之欲都尉则以都尉与之至令欲宰相以为质则邦昌为少宰而遣主议和而其为太宰者弗去也。欲枢密以划地界则路允迪为赍书而往主割地而其为枢密者弗去也。何待宰相枢密者厚而亲王都尉之薄也。以至一去而为大资再往而为两府张大金之声势以胁朝廷则迁给事割三镇之地以蹙国势则除侍郎凡言金人之兵少与用兵之策者皆怒而不听夫国之所以为国者正是非明赏罚是非不正赏罚不明其能国乎!所以夙夜愤愤为国家虑而不复仕者。此也。伏望枢密以道事君取天下之真才实能而用之进君子退小人正是非明赏罚使朝廷清明边鄙静时和岁丰虽在耿耿中受赐多矣。愤激之深言不能尽伏幸察裁至是日犹见范琼等尚未行自知言不能用恨用事之臣殊不为社稷宗庙远图遂投劾致仕而归。
  开封府出榜止绝内侍家论诉及弹压百姓。
  榜云:年契勘近有凶恶之人递相倡率群众街市殴击内官及劫夺财物当所躬亲擒捕将首恶人之处斩讫自合追财捉党尽行依法决配幸遇圣恩矜恤百姓出於无知轻犯刑宪特赐赦宥及再下手诏丁甯安恤巳经恩赦之人如更有内侍陈诉本府更不受理圣旨宽大百姓尽当体念仁厚之意相率改过自新不得复有煽惑今来尚虑顽猾之人不能深体仁圣爱民之心尚敢鼓倡群众务要作过仰同谋之人速赴本府陈告即时支赏钱贰百贯特与免罪其有作过之人斩讫闻奏的不容恕。
  十九日乙卯粘罕(改作尼堪)陷威胜军知军詹丕远被杀。
  粘罕(改作尼堪)围太原未下留数万人守太原而分其半趋京师粘罕(改作尼堪)自太原而南过南北关仰而叹曰:关险如此而使我过之南朝为无人也。哉!至威胜军权军事李司录者以军献之粘罕(改作尼堪)然驻兵城外而趋隆德府。
  都大提举京城四壁守御使司榜更不召募效用。
  契勘本司近出榜召诱诸色军人敢勇效用等今来金人巳退更不召募须至晓示(旧校归本都大提举至须至晓示在卷末)。
  粘罕(改作尼堪)陷隆德府以燕人姚知府事。
  粘罕(改作尼堪)自威胜军趋隆德府隆德无备守臣张确凭城与战败二日而破张确同通判赵伯臻皆被杀粘罕(改作尼堪)留汉儿姚太师守隆德。
  二十二日戊午粘罕(改作尼堪)自隆德府南犯泽州界闻其。
  有备不敢逼城。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四十校勘记。
  遂欲除去根株(误作欲遂) 不约而从之者数十万人(十误作千) 使吾君藉听此言(脱君字) 四夷在衤任席咸保(应作四夷左衽咸服) 传播人耳(传误作转) 故敏虽与京心膂(与京误作於今) 乘隙相聚(乘误作承聚误作拉)乃陛下所宜急闻(脱宜字)关於国之轻重(脱关字之字) 乃纲使令东辈数人(脱东字) 国威自是不能复振矣。(威误作兵) 跋涉山川(跋误作践) 楼橹未完军马不集(完误作免脱军马二字) 使我不先(我误作过) 惟可用之河外(脱惟字) 则为大将者(脱为字) 堕虏计之中(之字衍) 既不能御(脱能字) 群聚街市(聚误作众)将首恶之人(误作人之) 自合追捉贼党(误作追财捉党) 尚敢鼓唱聚众(聚误作群)召募诸色军人(募误作诱)。
●卷四十一
靖康中帙十六。
  起靖康元年二月二十二日戊午,尽二十六日壬戌。
  二十二日戊午太学生沈长卿上书言伏阙并李邦彦等。
  《书》曰:靖康元年二月二十二日太学生沈长卿谨昧死再拜献书於皇帝陛下臣观自古天下国家所以败乱而不可救者始於人君赏罚之不明也。盖赏罚者人主之大柄古者爵人於朝与众共之刑人於市与众弃之欲其合天下之公心不敢有异议而已舜之举十六相也。天下之人谓之八元八恺其窜四凶也。天下之人谓之杌谓之饕殄夫八元八恺杌饕殄非舜举之也。天下之人共赏之也。非舜窜之也。天下之人共罚之也。圣人赏罚之柄如此汉唐之末时君世主昏暗不明赏罚之柄夺於权臣其所赏者未必有功也。所罚者未必有罪也。赏罚不明天下解体乱亡随之如汉之哀平唐之懿僖此数君者未必如桀纣之暴乱酷虐惟其赏罚不公使忠臣义士衔恨而死是以至於灭亡尔恭惟皇帝陛下即位之初大明诛赏以示天下当取法於尧舜可也。而比颁明诏前後或异。若有奸邪罔上之臣乘扰攘之际乱陛下之聪明者臣少负耿介慕刘ナ贾谊之言得事君之节而小仲舒之论缓而不切愤然有意於刘贾臣请为陛下直言而不讳臣闻二月初五日陛下罢李纲右丞太学生陈东等率士数百伏阙上书极言李纲忠义李邦彦奸恶冀陛下聪明睿断罢邦彦而相李纲以厌天下之论也。於时京城百姓群聚阙廷不约而来者几数万人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