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向未设关。现在陕州营制把一员。带兵二十名。驻防其地。已属周密。南阳府属之浙川县。旧有荆紫关。在县城西北一百二十里。路通湖广山陕。且控制伏牛山。形势险仄。实为本省扼塞。旧设外委把总带兵巡防。经臣奏明、添拨。南阳镇右营守备一员。带兵四十名。移驻关口。关城现在完整。无庸修葺。惟汝宁府属之信阳州。界连湖广。州南九十里有平靖关。与楚省应山县接界。别无绕道。系自楚入豫之藩篱。设汛兵防守。旧有墙垣关门。年久倾圯。应酌量修葺。又州东九十里有武胜关。系楚省应山县所辖。现有城垣关门。乃楚省之门户。本省亦拨汛兵。在关外防守。又州南一百二十里。有黄土关、与平靖、武胜、二关。首尾相顾。亦系楚省应山县所辖。本省拨汛兵、在河北巡防。关在界河之南。两山夹道。并无墙垣关门。亦未设墩兵。当听楚省查办。应如所请。将平靖关酌量修理。至武胜、黄土、二关。听楚省督抚查明再议。从之。  

○豁除江西分宜、清江、信丰、三县荒虚田地四十顷九十八亩有奇科赋。  

○蠲免清水河属被雹灾地本年额赋。  

○甲寅。谕吏部。沈廷芳补授山东道监察御史。张汉补授监察御史。此二缺内、有汉军一缺。今尔部将汉人拟补。朕思汉军汉人。既系一体升转。而科员亦不分汉军汉人。俱可升补。其汉军御史。自应归并汉缺。不必分设。方于体制相符。尔部可详议具奏、寻议、汉军监察御史。初设八员。康熙三十八年。裁存五员。遇有应升京堂时。不分汉军汉人。一体开列。惟因六科未设汉军缺。是以汉军不转补科员。嗣于雍正十三年。经御史严瑞龙条奏、嗣后遇科员缺出。将汉军御史、与汉御史、一例带领引见补授。汉军御史、每转一科。所遗御史缺。归于汉人升补。俟汉军科员缺出后。如将汉御史转补。予以所出御史之缺。归汉军升补。仍统计汉军科道五缺。查汉军御史内升外转。均与汉御史一体开列。并无区别。而独于补授时。另设额缺。转补科员。又令借补还缺。实于体制未协。应请将汉军御史五缺。改为汉缺。不分汉军汉人。一例补授。仍令各堂官照旧例保送。再汉御史各员。均系分设坐道省分。汉军御史、向未分别。应移交都察院酌议。寻据都察院议。将江西、福建、河南、山东、山西、五省。每省加添坐道一缺。无论汉军汉人。一体补放。皆从之。  

○添设直隶邢台县常平仓廒。从总督孙嘉淦请也。  

○永陵左翼副总管保柱故。以镶黄旗二等侍卫委署侍卫班领觉罗额尔忒为永陵左翼副总管。  

○旌表守正捐躯之安徽蒙城县民吴增聘妻陈氏。  

○乙卯。户部议准、调任安徽巡抚陈大受遵旨议。安徽省属。零星地土。听民耕种。水田一亩以上。旱田二亩以上。仍照例起科。不及此数者。概免升科。至有开垦无主荒地。地方官确勘。应给印照执业。从之。  

○刑部等部议准、福建巡抚王恕奏称、福州府福清县之平潭。泉州府同安县之金门、厦门。俱离县甚远。阻隔海洋。命案报验需时。请令就近赴报分驻彼处之同知县丞。即往相验。其系无别故、无庸覆质得。一面移行该县。一面通报立案。别有情节者。移县讯报。至该同知县丞和门。向未设有仵作。应请各设一名。于该县存公银内、约与工食。从之。  

○署江苏巡抚陈大受奏、下江被灾州县。米价昂贵。请照例知会应收米说各关。查明客商有载米麦往彼处售卖者。免其输税。得旨允行。下部知之。  

○丙辰。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正蓝旗汉军都统、灵保、潘敏、俱著补授正蓝旗汉军副参领。再康熙年间定例。准管水手官调京补用。以后自有调补之员。其雍正年间有无调补之处。著该旗行文八旗查明具奏、寻覆奏、行查八旗。据镶黄旗满蒙汉等十八旗、左右两翼、前锋统领、镶黄旗护军统领等七旗文开、康熙雍正年分。并无黑龙江船厂等地方管水手官。调补京城。又据镶黄旗护军统领、正蓝旗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等汉军五旗文开、黑龙江船厂四品五品等官。并骁骑校。康熙雍正乾隆年分。间有调补京城副参领、公中佐领、步军校等官。谨缮摺呈览。报闻。  

○户部右侍郎阿里衮奏、盛京内务府三佐领下有未入旗档人丁、约六七千人。毫无管束。缘三佐领下入册纳差。共有三千八百余丁。每岁、每丁应交纳者。或盐十千斤。或靛三百斤。或鱼二百八十斤。又有入官人丁。每一丁定银二两至三两不等。至比丁之年。入册一丁。即添差一分。如有逃避。仍在本族中包垫完纳。此等人丁。并无钱粮。因畏避入丁添差。皆隐匿不报。阅年已久。请敕交盛京内务府三旗佐领等。详悉清查。造入丁册。但三佐领下所属人丁。代远人多而不食钱粮。又无官地耕种。用度未免拮据。今将查出人丁入册纳差。势必不能清楚。不令纳差。又与向例不符。请将查出众丁、归并已纳差之三千八百余名。所纳差使之数目、均分交纳。嗣后比丁之年。所入人丁。即照分纳数目添差。则差轻易纳。将来自无隐漏人丁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