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四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四年。己未。六月。丙子朔。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军机大臣等。朕览阅本章。见河南盗案。多于他省。大抵由地方文武官弁。平日不留心整理之故。夫盗案既经发觉。固当严行缉拏。不使漏网。而未经发觉之先。必有积盗为之窝藏纠合。若能穷究其根。翦除净尽。则匪党无所依附。盗风自然止息。豫省多盗。为居民行旅之害。甚有关系。著巡抚尹会一、总兵韩应魁、柏之蕃、督率所属官弁。加意稽查。严行捕缉。务使积盗不致潜藏。群盗不致横肆。若有疎纵怠玩者。即行严参。傥因朕此次谕旨。而启讳盗之弊。其过更不可逭。可即传谕该抚镇知之。  

○丁丑。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闻广东各府州县。去城稍远之处。必择长随中最狡黠者。令长住省城。厚给使费。与各上官家人幕宾吏胥。深相结纳。凡督抚司道。平时一言一动。必先事探知。遇办理要紧事案。或探上官意向。巧为迎合。或将下面私情。先布于上官家人幕宾。豫为之地。然后投递文书。督抚司道。往往堕其术中。信以为才。保荐要缺。误用匪人者多有之。且群聚省会。各争门户。互竞智巧。甚且捏造浮言。以致同僚不和。肆行倾陷。弊端种种。去冬督臣马尔泰到任。其驻劄之肇庆府。较前肃清。而巡抚司道驻劄之广州府省城。为钱谷刑名总会。此辈仍然盘踞。又闻广东人命案件。有疑似难明者。州县官初次取供。于邻里干证。或不能细心研究。牵延日久。是杀是诬。两无确据。抚臬无可如何。竟将原被一并保释。事由外结。又案内或有要犯逃脱。口供难以质证。则将原案删截具题。以上二事。朕所闻如此。则皆于官方吏治。甚有关系者。著该督抚悉心稽查。严行禁约。毋得仍蹈前辙。  

○吏部等部议准。鸿胪寺少卿查斯海奏言。京察被劾官员。内有不甘废弃者。请照大计之例。令各衙门送部引见。从之。  

○戊寅。谕军机大臣等。往昔帝王之治天下。每有沙汰僧道之令。诚以缁黄之流。品类混杂。其间闭户潜修。严持戒律者。百无一二而游手无藉之人。借名出家。以图衣食。且有作奸犯科之徒。畏罪潜踪。幸逃法网者。又不可以数计。夫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天下多一僧道。即少一力作之农民。若辈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且甘食美衣。公然以为分所应得。不知愧耻。是以上农夫二三人肉袒深耕之所入。而不足以给僧道一人之用。既耗民财。复溷民俗。在国家则为游民。在佛老教中亦为败类。诚不可听其日引日多。而无所底止也。惟是此教流传已久。人数繁众。一时难以禁革。是以朕令复行颁给度牒。使目前有所核查。将来可以渐次减少。此朕经理之本意也。今礼部颁发各省度牒。已三十余万张。此领度牒之本僧。各准其招受生徒一人。合师徒计之。则六十余万人矣。目下亦只得照此办理。但朕察外省官员情形。不过循照部文。敷衍了事。盖未深知朕渐次裁减之本意。尔等可密寄信与各督抚。令其徐徐留心。使之日渐减少。需以岁月。不在取必于一时。若官吏奉行不善。致滋扰累。则又不可。  

○己卯。谕大学士等。前侍郎钟保条奏命案盗案一摺。朕发令各省督抚酌议摺奏。今据那苏图、孙国玺、覆奏前来。俱请敕下各省督抚云云。朕思政务之中。若遇紧要事件。经部行文发出。永远定例通行者。则当用敕下各省督抚字样。至于平常事件。朕批令该督抚摺奏者。只应就一省情形而言。因时制宜。不必奏请敕下各省。转多缠扰。可将此意传谕各省督抚知之。  

○又谕、据川陕总督鄂弥达奏报。甘省郡县。有雨泽不敷之处。而宁夏亦在缺雨之内。朕思宁夏当去年地动灾伤之余。又值今岁旱乾之厄。吾民何能堪此。夙夜焦劳。切加修省。仰冀感召天和。该地方督抚有司。更当恐惧警惕。勤修人事。以消灾沴。而抚恤安全之策。尤当先事豫筹。方为有备无患。至于一方之中。灾荒叠见。天心仁爱。断未有无端降罚者。凡尔小民。亦当思所以致此之由。或平日人心邪僻。风俗浇漓。或于地动之后。不知悔过省愆。而转有怨天尤人之意。有一于此。皆足以上干天怒。垂象示儆。该督抚等当以至诚之心。勤勤恳恳。宣谕劝导。俾群黎百姓。各矢天良。努力向善。以为弭灾求福之本。书曰、作善降之百祥。其理固有断然不爽者。思之。勉之。  

○又谕曰、朱藻枷责之罪完结后。著照李禧例。自备资斧。前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