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东昌卫、临清卫、昌乐等、州县卫、本年旱灾。又续报阳谷、寿张、朝城、莘县、雹灾。动支存仓谷石。分别赈恤。得旨。依议速行。  

○兵部议准、浙江温州总兵施世泽奏称、沿海小艇。或夹带违禁货物。或暗通接济盗粮。请立法稽查。经部通行沿海各总督提镇等。各按地方情形查议。今大学士管浙江总督嵇曾筠等议称、一应出海小艇。令地方官取结。印烙编号。给票查验之处。与施世泽原奏。大略相同。应如施世泽所请。嗣后沿海采捕。及内河通海小艇。俱令地方官、取具澳甲邻佑甘结。印烙编号。刊刻船旁。书写篷号。给以照票。其新造小船。与采捕售卖者。亦令一律报官办理。私造私卖。及偷越者。照违禁治罪。澳甲不举连坐。倘有船只被贼押坐出洋。立即报官。将船号姓名。移营缉究。容隐不首者。照接济洋盗治罪。租船之人。报明澳甲。出结报官存案。若租船者为匪。船主澳甲并治。其遭风者。查明人夥有无落水受伤。讯取实据。方准销号。捏报者治罪。官役藉名索诈。并究。至施世泽原奏、小艇出洋。令预定处所。限日往还。赴战船挂号一条。据嵇曾筠等议称、樵采船只。惟候风潮。战船游巡。往来莫定。必令赴战船挂号。势恐冒险不便。应照商渔船只之例。在中途守汛口址。挂号一次。不必定地限期。惟责令守口员弁。俟其进口时。查核风信时候次数。取具结状备案。捏饰者严究。又施世泽原奏、出洋艇只。计口计日。准带口粮。未定成数。应按海道远近。人数多寡。每人每日食米一升外。准带余米一升。以防风阻乏食。均请照议通行。从之。  

○侍卫五十七等奏、良乡一带水淹民房。蒙赏带银二千两。散给安顿。查良乡被水村庄。实在穷民之全坍及半坍房屋。共一千一百余间。已照副都统策楞、奏准款则办理。但带银不敷。请再发库银三千两散给。余即带往连界之房山县查赈。得旨。如所请行。  

○丁酉。户部议覆署镶红旗蒙古都统布兰泰奏、直隶、山西、边外地亩。向皆折徵银两。但农民必将米运至口内。然后易银输将。不若改徵本色为便。况归化城现在驻兵。若积贮充盈。实为有益。但远在百里外者。挽运稍艰。应如何量给脚费。并改徵科。请交直隶总督李卫、山西巡抚石麟、妥议。又热河地方。亦添驻满兵一千二百名。本地谷不敷。若将该处地亩。亦折本色粮石。均于兵食有益。应如所请。从之。  

○直隶总督李卫奏、前因直属春夏少雨。请于天津北仓。截留南漕三十万石。以备赈济。准行在案。嗣又因连日大雨。山水陡发。据宛平大兴等各州县卫。陆续报到被水情形。或称堤岸浸溢。或称洼田被淹。业经分委员弁。带司库银两前往查勘。分别赈恤安顿。惟是前项截留漕米。恐不敷支给。现在尾帮漕粮。尚未抵天津。请再截留二十万石。以备急需。奏入、报闻下部知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安徽某县民解福妻李氏。  

○戊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奉皇太后辛重华宫。进膳随侍至宁寿宫。豫祝寿祺皇贵太妃七旬寿。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前因畿辅地方被水。特命策楞等、前往赈恤居民。其各营汛被水兵丁。据策楞等议称兵丁领受饷银。其房屋亦系官给。不应在赈恤之内。朕思兵民均属一体。此番被水。室庐坍塌。妻子无依。情殊可悯。应每名量行赏银二三两。为目前赡养。以待官盖营房。著即传谕六路赈恤之官员等。酌量轻重。作速妥协办理。  

○又谕、嗣后九卿、及数部会议事件。系何部主稿者。著于本尾、将何部主稿声明。  

○又谕、前因文安、霸州等处。地势低洼。被水居民。情可悯恻。特命松福、马尔拜、前往赈恤。今据总督李卫、奏称文安、霸州、原系水乡。田地皆在围埝以内。居民岁赖菱藕蒲鱼之利。伏天发水。该处以为丰年等语。朕思此番水势骤涨。该处正在下流。即围埝以内。亦恐有被灾之处。著伊等详悉查明。照卢沟桥一带赈恤之数。减半发赈。若已经出示。或已经给发者。不必退回。其固安、永清、东安、三县。原未在查赈之内。但系贴近浑河、漫流冲溢之地。其中被灾人民。松福等、可查明一体赈恤。毋令失所。前所赍银两不足。即咨部领取。  

○户部议覆、原护甘肃巡抚巩昌布政使徐杞、疏称甘肃匠价一项。前经侍讲学士杨椿条奏、请援江南之例。以各州县匠价。摊入地粮徵收。接准部覆。行司议详。查甘省匠价。河西向无额设。惟河东州县内、有额徵匠价。自数两、至一二十两不等。共银七百六十余两。历年久远。现有子孙改业。仍照明时报部旧名输课。有本人物故无后。而户族各匠均摊完纳者。赔累在所不免。请照学士杨椿所奏摊徵。每粮一石。仅摊银厘毫丝忽。在民不觉加增。里甲匠户。均免赔累。应如所请。即于甘省额徵民粮内。均匀摊派。从之。  

○己亥。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前因黔苗不法。扰害地方。居民困苦。朕心深为不忍。叠降谕旨。多方赈恤。务令穷民复业。各遂其生。曾据元展成议奏、被害复业之民。一切耔种牛具。既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