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3-别史

72-清实录乾隆朝实录---第2196页

、王杰、叶长赓、蓝衣经、高其志、曾一贯、杨本立、黎廷梅、等四十一名。著交吏部询问。愿以佐贰等官用者、以佐贰者官用。愿以教职用者。以教职用。  
○甲辰。户部议准、四川总督黄廷桂奏、各厂现余铜百四十万斤。请分七运解京。从之。  
○命大学士来保、吏贻直、陈世倌、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阿克敦、户部尚书蒋溥、刑部尚书刘统勋、侍郎蔡新、吏部侍郎杨锡绂、裘曰修、礼部侍郎介福、兵部侍郎吴达善、工部侍郎董邦达、内阁学士钱维城、李清芳、充殿试读卷官。  
○以故辅国将军宗室仪启子敏惠、袭封一等奉国将军。  
○乙巳。策试天下贡士胡绍鼎等、二百四十三人于太和殿前。制曰。朕缵承鸿业。勤思上理。缅惟自古帝王。上畏天命。下凛民碞。秉道以揆几。穷理以制事。凡所以建用皇极。为表正万邦之本也。朕宵衣旰食。于天人感应之际。理道制治之原。整躬以率物。劝学以兴贤。念兹在兹。未得其要。兹当临轩发策。伫尔谠言。易曰。先天而天弗违。后一奉天时。书曰。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天人合一之理。前盖昭著言之。顾天日在人之中而人不知。故先儒曰。天即理也。董仲舒以为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又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夫元亨利贞。仁义礼智。皆配四时言之。在天之天。虚而难索。在人之天。近而可求。然在人之天。即在天之天。无二理也。无二道也。人无一日不在理道中。本理道之可名。自宋诸儒出。于是有道学之称。然其时尊德性。道问学。已讥其分涂。而标榜名目。随声附和者。遂藉以为立名之地。而大道愈晦。今欲使先圣先贤之微言大义。昭如日星。学者宜何所致力欤。朕敕几毖治。盖无日不奉天以乾乾。五经四子书而下。濂洛关闽之学。亦尝深究其源流。而微窥其得失矣。其粹言可以几道者。可得切陈欤。古言盂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上之所视向。下之所效法从之。故曰。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朕临御十有九年于此。勤勤求治。罔敢暇逸。而民风未尽淳。俗尚或即于偷者。其咎安在。夫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虚张治具。粉饰文为。非所以为治也。条教号令。悬诸象魏者。求治之迹。而非致治之原也。所与朕共理天下者。内而公孤卿士。外而牧民长伯。皆俨然临于民上。而或者视自治治人为二事。毋乃阂于理而闇于事欤。深宫燕闲之地。朕弗敢康。所赖以辅予治理。左右有民者。其省身克己之道何若。夫实心实政。夫人能言之。然必返寤寐而无惭。而后对大廷而不愧。朕念此至切矣。多士来自田间。且分治人之责。宜有敷陈。用觇素蕴。国家设科取士。首重制义。即古者经疑经义之意也。文章本乎六经。解经即所以载道。易曰。修辞立其诚。书曰。辞尚体要。文之有体。不綦重欤。朕于场屋之文。屡谕以清真雅正。俾知所宗尚久矣。乃者或逞为汗漫之词。徒工绮丽。甚至以汉唐词赋。阑入其中。律以大雅之言。甚无当也。文之浮薄。关于心术。王通论之详矣。今欲一本先民。别裁伪体。岂惟文治廓清。抑亦所以明经术而端士习也。陆机云。固无取乎冗长。韩愈言。约六经之旨而成文。皆圣人辞达之义也。司衡之去取。其可不黜华崇实。以加之厘正欤。记曰。官先事。士先志。士也者。养之于庠序之中。登之于庙廊之上。以备驰驱之用。而收任使之效者也。民俗之厚薄。视乎士风之淳漓。士习之不端。由于士志之不立。崇进素定。干禄之学。圣人弗许。志一不立。而寡廉鲜耻。卑污之行随之。居家或不免武断之习。应试或尚怀干进之私。浮薄流传。竞相仿效。士习将何由而正乎。国家百余年。养士之典极隆。迩者复命各省学臣。举行选拔。于其来也。行廷试之典。慎遴选之方。分途擢用。所望于士之鼓舞奋兴。至深且渥矣。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其贡入成均者。宜何如其陶淑而乐育之。无俾虚縻廪饩欤。师儒之官教化所出。乡国学中。皆于下第内采其遗珠。畀以秉铎。将内则陈敬宗、李时勉、外则胡瑗之苏湖教法具在。或亦有用以端饬士习者欤。凡此数端。内而天德。外而王道。文章者性道之华。学校者风化之本。载籍所传。讲肄所及。尔多士其详著于篇。朕将亲览焉。  
○户部议准、福建巡抚陈宏谋疏称、台湾兵米船户陈永盛等、外洋遭风漂没。人米无存。请照例豁免。从之。  
○丙午。谕军机大臣等、目今首夏禾苗插莳之时。亟需雨泽沾沛。前方观承奏、保阳一带。于本月十七八日。已得透雨。而河间景州等地方。闻其得雨尚未沾足。可传谕该督。令其查明。曾否得有透雨。现在情形若何。即速奏闻。寻奏、本月十七八日。河间府属各县。及景州、阜城、肃宁、东光、等州县。得雨四寸至一寸不等。保定省城。亦于二十八日得阵雨寸许。大势全无旱象。得旨、总之不可存讳饰之心。戒之。京城左近。则实足慰目前矣。  
○命副都统德宁、为参赞大臣。驰驿前往北路军营。  
○丁未。谕军机大臣等、昨降旨麒麟保、永柱等。玉保若传旨派车凌之人出兵。晓谕色布腾。令永柱亲自带色布腾前来。于何日起程。何日可到张家口外。作速奏明。今据玉保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