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乾隆元年。节次派拨出口。所有原领俸赏银两。似应准其抵算。又大通镇彻回未经续派兵丁七十七名。领过赏银一千七百两。前曾另行派调。将赏银追给顶派各兵。查顶替之兵。远役塞外。俱经制办行装费用。可否加恩免其追缴等语。征兵借支银两。前已降旨尽予豁免。今西宁大通官兵应追银两。著照刘于义所请。一体加恩。免其追缴。  

○铸给直隶保定府分驻易州理事通判关防。从总督李卫请也。  

○壬戌。工部议覆河东河道总督白钟山疏请、修筑黄河南岸虞城县汛、王家楼迤西彭家集一带堤埽。共长二百八十八丈。估银六千九百两有奇。应如所请。从之。  

○癸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甲子。遣官祭先医之神。  

○上御养心殿。召入总理事务王大臣九卿等、谕曰。前据御史薛馧、条奏各款。内有限田一条。颇有关系。是以交与总理事务王大臣阅看。今据王大臣等议称、限田之说。种种扰乱。为害甚大。断不可行。而薛馧以此悖谬之说。见之章奏。理应交部察议等语。朕念切求言。若因此加以处分。恐阻人进言之路。且伊所敷陈者。尚有直戆之气。近理之语。即如养德性、谨好尚、二条。虽寻常阔之谈。众人所习闻。而朕十二三岁时所熟悉之论。君德修明。惟在躬行实践。不徒尚喋喋讲论之虚文。然使此等之言。时闻朕耳。以补朕之遗忘。亦未为不可。至所称起居册档。不应进呈御览等语。则自皇祖皇考以及朕躬。从未披览记注不知出于何人之讹传也。盖人君政事言动。万国观瞻。若有阙失。岂能禁人之不书。倘自信无他。又何必观其记载当时唐太宗索观记注。朕方以为非。岂肯躬自蹈之乎。又称法司衙门办理特交之事。必引重律一条。朕办事以来。详阅刑部本章。亦并无此弊。薛馧职司言责。分宜进言。虽限于识见。自呈固陋。然言不必其有当。意犹本乎抒诚。著从宽免其察议。又今日御史舒赫德奏称、近来九卿。多有委靡习气不实心办事。即如周琬一件。九卿中无一人能断此事者又称雷霆雨露。均属天恩。又称九卿应时常接见。以察其居心行事。激浊扬清等语。当日皇考时时召见九卿。谆切训诲。反覆周详。至十三年之久。而能祗承圣训。深知黾勉者。能有几人。且错会圣意。自以为揣摩得当。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者。不知其凡几也。朕自分学力识见。不逮皇考之万一。即使朕时常召见谆谆告诫。又不能免训诲过切。启众人以非礼待臣工之讥。诚不若九卿追思皇考之遗训。各自奋勉之为愈也。况朕未尝不接对九卿。诸臣之居心行事。岂惟悉其梗概。亦能察其所安。其中能矢念公忠。才识明达。可为国家栋梁。时勤咨访。大有禆于政治。为朕所深服者。尚未见其人也。尔等九卿。惟当夙夜黾勉。厚自期待为国家可倚赖之人。慎勿自轻自弃。以贻小臣等之訾议。是则朕心所切望者。至于御史等所称。既惇大成裕。必兼明作有功等语。其意以惇大成裕。明作有功。分为两事不知惇大非宽纵之谓。明作非严刻之谓。要惟不竞不絿。无怠无荒大中至正。庶可几郅隆之上理。我君臣其共勉之。  

○乙丑。谕履亲王允祹、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皇考世宗宪皇帝。临御十三年。所降谕旨。所行政事。现在恭修实录。敬谨叙入。但皇考前在藩邸时事迹。并无记载。我皇考、与皇祖圣祖仁皇帝、世祖章皇帝、不同。皇祖圣祖仁皇帝、世祖章皇帝皆自冲龄即位。临御以前。并无应行恭纪之事。皇考即位之时。年已四十有五。从前恭侍皇祖。承欢慈颜。恪遵庭训。仰蒙皇祖恩勤教育。及处朕伯叔之间。诸事如何措置之处。理宜详载。以备将来纂修国史。叙入皇考本纪雍正七年。皇考曾于养心殿。连日召见诸王公文武大臣。官员等面谕以皇考所行所历之事。时朕与和亲王亦预闻焉。其后皇考屡向朕弟兄降旨。欲将自幼阅历之事俟闲暇之时。再行详悉。告谕。而竟未果现在大臣中经阅其事者甚少。即或有人虽及其时。而于关系内廷之事。亦无从得知。惟有诸叔父。皆及其时。经阅其事。履亲王庄亲王、果亲王、尔三人尚其思绎。各据所见所闻所记者。恭录呈览。候朕笔削更定后。再交大学士等纂入国史皇考本纪。  

○工部议准、办理归化城事务副都统瞻岱疏称、归化城建城。周一千九百六十丈。高二丈四尺。底宽三丈五尺。顶宽二丈三尺。将军副都统官员等、瓦房三千八十三间。土房一千六百五十三间。兵丁土房一万二千间。铺面房一千五百三十间。共估银一百二十四万一千九百两有奇。请敕户部解发。再归化城都统衙门。现存偿还商人在军营交纳银两。又买马余剩银共一十一万五千一百两有奇。请就近移作城工之用。从之。  

○厄鲁特贝勒职衔贝子多尔济色布腾故、以其子叁都普袭爵。  

○是日起。上以祭社稷坛。斋戒三日。  

○丙寅。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外省藩臬。所以佐督抚理一省钱粮刑名之事。责至重也。必得才守均优之人。方克胜任。其中尚有未曾引见者居多。著吏部通行传谕。除由京补授、及已经召见者。无庸赴京外。其未经来京之员。著该督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