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潮河入海。因济运盐柴。俱行筑坝。每遇水涨。致南乡一带。频年被灾。应于武障、义泽、六里、三河口。各设石滚水坝数十丈。以高于河底五尺。低于盐河西岸民田一尺为度。水满则滚。水平则止。有利民田。无妨盐运。令海州州同就近管理。至赣榆县之三公河。系分承县境小沙河之水。由县城北入海。年久堵塞。致各镇时有被灾。应一律挑浚。均应如该督所请。至所称沭河发源于山东莒州马耳等山。分为二支。入海州涟河归海。请于马陵山、并沙河两岸、开挑引河。诚为永除海沭水患起见。但查分洩沭水。俱由赣邑入海。利沭妨赣。应将马陵山等处引河无庸议。惟赣榆之围子河。上段淤浅处。应开挑深广。再大沙河两岸低洼处。须加筑子堰。以上各工。应请一并交与高斌。就近查议覆奏。得旨、依议速行。
○以詹事府詹事沉德潜、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以通政使司左通政张映辰、为太仆寺卿。
○己丑。协办大学士署直隶河道总督刘于义奏、天津府属之庆云、盐山、两县灾民、应行补救事宜。一、庆、盐、两邑。虽有咸池及苦水之处。而甜水可以浇灌之地甚多。但百姓无力砌井。查每砌砖井一、须物料银八两。每井一、可灌地五亩。若广为穿井。小旱之年。百姓竟可不馁。可否于水利节省项下。庆云县赏给银一万两。可砌砖井一千二百五十。盐山县赏给银八千两。可砌砖井一千。再令百姓每年多开土井、以助浇灌。一、庆云县百姓牛少。查直隶布政司库贮商捐银十万两。原议留为水利城工之用。可否于此内赏银三千两。交天津府知府胡文伯、委员赴张家口买牛。赶至庆云县。令该县知县、散给无力贫民。田多者户给一只。田少者两三户共给一只。庶藉牛力以广播种。一、庆云县土宜枣杏。每年百姓采取。以助饔飧不足。近因积荒。斫伐稀少。查天津县库。现贮商人牛兆泰捐赈项下、存剩银二千两。可否于此内赏银九百两。以三分一株计算。可栽树三万株。不论枣杏榆柳。令百姓看管成活。数年后。枣杏可食。榆柳可备材用。得旨、著照所请速行。并谕军机大臣等。协办大学士尚书刘于义、查办水利。回奏庆云、盐山、两县。土瘠民贫。积歉之后。种种困苦情形。朕心深为轸恻。其陈奏穿井、买牛、种树、三条。俱有关于耕作。朕已降旨、照所请速行矣。惟是立法固欲其利民。而经理当筹其尽善。其种树一事。尚易办理。如穿井一事。有苦水甜水之分。惟甜水可资灌溉。官为穿井。分给于民。其地之远近。何以均沾。民之贫富。何以分别。谁应给以官井。谁应令其自开土井。随时修葺。何以保无倾圯。永远为业。何以不起争端。又如买牛以助其耕种。其自有耕牛者、固不必散给。其无牛力之户。如何分别给与。至一切餧养收管之法。亦应豫为筹及。以上二事。其办理之初。固须经理得宜。奉行之后。亦须永垂利益。此时正当东作紧急之时。不可稍有迟缓。著总督那苏图、率同地方官、悉心筹度。派委干员。作速办理。一切实心行之。忽视为民间琐屑之事。可以苟且塞责。务使良法美意。历久无弊。庶于瘠土民生。渐复元气。可即传谕知之。有应速办者。一面办理。一面奏闻。寻据那苏图奏覆、筹办盐山、庆云二县。穿井给牛种树各事宜。并亲赴天津查看情形。得旨、览奏俱悉。卿亲身查察甚当。一切妥协为之。
○庚寅。谕军机大臣等。总兵冯吉品、年力就衰。前在山西太原任内。不肯实心办事。营伍废弛。今调用天津。再行试看。著传谕那苏图、留心教导。并时加察访。至半年一年之后。果能更改从前之习。实心效力。即据实奏闻。若仍前废弛。即行题参。
○福建道监察御史朱续经奏、法司衙门会核之案。有两议并陈者。主稿衙门。或另备夹片。申明前议之是。指驳后议之非。迹涉争竞。有关政体。主稿之臣。所见果确。何妨即以夹片所陈。再同在议诸臣。平心商确。在异议者亦当心折。或往复论议。其言果有可采。主稿者亦当屈已听从。共期平允。不必存独是之见。昔宋臣程颢、与吴师礼谈王安石学问错处。曰、为我尽达于介甫。我亦未敢自以为是。如有说。愿往复。此天下公理。无彼我。果能明辨。不有益于介甫。必有益于我。窃谓宋室诸臣。醇正和平。莫如程颢。虽以王安石之拗执。闻其论事。往往心服。此正诸臣所宜则傚也。请自今会议之案。间有异同。务于进本前。各尽已说。平心商搉。彼此不存独是之见。倘必不能画一。则两议并陈。静候圣裁。不得另加夹片。豫为申说。得旨、此奏是。著照所请行。该部知道。
○辛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从前交部议覆事件。科道等官。往往不待部覆。纷纷具奏。甚属非体。经邹一桂陈奏。此时朕已降旨训谕诸臣。并令嗣后议覆时。将条奏意见参差之处。声明请旨。昨据张允随陈奏卡瓦一事。朕已交议政王大臣速议。乃未经议覆之先。御史彭肇洙、即行陈奏。以为事不可行。前一日少詹事裘曰修、亦为此言。是从前搀越渎奏习气。至今未改也。人臣从政有体。进言有序。分职宣猷者。廷臣之事也。绳愆纠缪者。言官之责也。即如一事既已交议。即应候其覆奏。待朕降旨。若廷议未当、而朕旨允行。不妨据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