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善奏、东省催徵钱粮。向用滚单。如遇灾蠲。将分数于单内注明晓谕。但发单在开徵之初。倘灾蠲在半载以后。势难逐户调查。按数分注。是以前请另用独户清单。并请将未奉灾蠲之前已完在官银两亦另刊一单注明完数抵作次年正赋。今经部覆查议臣查被灾有轻重。分数有多寡。乡民未能扣算。胥吏易于弊混。请于独户清单内。将应蠲之已完银。抵作次年正赋。逐户填明。各给一纸。其刊刻单费。归于赈恤造册纸张内报销。下部议。寻议、应如所奏办理。从之。  

○署四川提督李质粹奏、本年正月十七日。请训时。仰蒙谕云、朕因郑文焕曾有军功。是以擢用提督。今闻伊身有病。不能见人。且上年办理郭罗克事不善。而番蛮人等。见有官兵在彼。不过一时畏惧。旋仍多事。再由藏彻回兵丁。又被夹坝抢劫。前著傅清往藏更换索拜。尚须拨兵护送甚不成体统。汝见庆复纪山时可传旨务须办理妥协。臣至陕西、四川、节经传谕。及到任后即查访瞻对果否必须加兵。今访知上中下郭罗克番众。向放夹坝上年惩创后稍为敛迹惟瞻对在打箭炉口外。上瞻对离炉十四站。下瞻对离炉十八站。四面环山地方险阻。雍正六年。曾经啸聚抗官雍正八年。用兵征讨。虽暂慑服而野性未除。今又故智复萌肆无忌惮。且西藏现驻官兵岂容丑类滋扰。实有非用兵不可者。诚恐临时迫促。是以已密派官兵整备装械。一俟需用有期。庶几诸事齐备。得旨、好。知道了。  

○又奏、瞻对贼番滋事。示威惩创。一切总统官兵。虽总兵一员。足资料理。将来善后事宜。必亲阅地理情形。始有定见。请准带兵前往。得旨、与督抚商酌而行。或汝出口据要害以为接应。令总兵前进亦可耳。  

○甘肃巡抚黄廷桂疏报、安西卫渠户乾隆四年分垦成地一十顷有奇。  

○己未。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  

○谕、各省土司获罪减等迁徙内地者。本人身故之后。有准其家口回籍之例。朕思此等土司桀骜性成。干犯法纪。国家念其冥顽无知。从宽迁徙内地。以保全之本身虽故。其家口习染旧俗。未必能尽革面革心。倘回籍之后野性难驯。故态复发。仍复罹于法网。非始终保全之意也。嗣后各省迁徙。土司身故之后。家口应否回籍处。著行文原籍督抚。酌量夷情。奏闻请旨定夺。永著为例。  

○谕军机大臣等凡土司获罪迁徙之后。本人身故。家口应否回籍。著该督抚酌量夷情。奏闻请旨。朕已颁发上谕。其云南土司安于蕃之家口。应仍回江南。照旧安插。尔等可寄信与张允随于奉到上谕之后。料理发回可也。  

○吏部等部议覆、湖南巡抚蒋溥奏称、民间失火。事所常有。小民临时扑救。力苦难齐。雍正六年。世宗宪皇帝谕令各省多设救火器具。十一年议准。救火器具。入于交代。湖南地方。草房竹屋。起火尤易。臣到楚后。即严饬修整救火器具。训习兵役。省城屡次失火。未致延烧。而常德、衡州、岳州、竟延烧数十间至百余间不等。缘定例该管地方失火。止于罚俸三个月。其扑救不力。延烧多家。并无递加处分。遂至毫无顾忌。应请嗣后延烧至二百间以上者。罚俸六个月。每百间、以次递加。至降二级留任而止。庶各凛遵等语。查定例、五城延烧房屋。吏目、副指挥。各以所管地方为该管官。自十一间以上、至三十间。该管官罚俸九个月。巡城御史。罚俸三个月。以次递加。至六百间以上者。该管官降三级调用。御史降一级调用而止。请嗣后外省失火。如系城内。将该管之州县官。照五城失火。议处吏目副指挥之例。按间数分别议处。同城道府。照议处御史之例。分别查议。其城外村庄。扑救无及。十一间以上。至一百间者。州县及驻劄佐杂等官。罚俸九个月。一百间以上。罚俸一年。五百间以上。降一级调用。再查定例内、有巡捕营所属地方失火。延烧十一间以上至三十间者。千把总守备。罚俸九个月。参将游击、罚俸六个月。以次递加。至六百间以上。千把总守备。降三级调用。游击降二级调用而止。嗣后外省失火如系城内。应将武职该管官。照巡捕千把总等官。兼辖官照参将等官。分别查议。至城外村庄其分驻之专兼各官。自应照例议处。其驻劄城内之专兼官。照文职例分别查议从之。  

○户部议覆、甘肃巡抚黄廷桂疏称、乾隆五年平罗县借给归并新、宝穷民耔种口粮前经臣题请豁免。嗣准部覆口粮数目。各户因何多寡互异。有无已徵在官。捏作民欠等因臣查借过口粮。共四千七十四石。该县误将耔种项下二十石。讹入户口。其借给耔种。共五千六百九十七石二斗。系按所耕田地之多寡酌借。该县又误遗二十石。是以不符原议。至前项借给耔种口粮。原议三年带徵。因黄河冲决。居民半回原籍。其无籍可归者。寥寥数户。谋食维艰。并无完纳。请仍照前奏豁免。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覆、福建巡抚周学健奏、古田县雍正十三年。首垦田三顷六十一亩零。共徵银三十两零。应于雍正十三年升科。各年应徵银统于乾隆八年补徵。准部覆。因何迟至八年。方始补徵。查钦奉谕旨。豁免雍正十三年未完民欠。彼时此项田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