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举子多索价值。则不可。或蜡少而烛质不坚。则更不可。朕姑举一节、以类其余。知贡举者其善为之。  

○戊寅。闽浙总督马尔泰、福建巡抚周学健奏、福、兴、漳、泉、四府粮食。向皆仰给台郡。所有八社仓谷。采买时、每石定价银三钱六分。平粜时四钱。去岁台郡丰收。自应及时采买。而谷价较前已昂。请将本年应买之谷。准于四府平粜盈余银内。照时价加增。总不出八年奏定四钱五分之数。令及早买贮。得旨允行。下部知之。  

○命翰林院检讨德保、在南书房行走。  

○是日起。上以祈谷于上帝。斋戒三日。  

○己卯。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庚辰。享太庙。遣諴亲王允秘恭代行礼。  

○遣官祭太岁之神。  

○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谕、据安徽署抚准泰奏称。上年徽宁等属。秋被水灾。急需赈济。其中歙县、休宁、婺源、三县。产米素少。经臣等奏请。于拨协本色之外。将不敷之米。照依乾隆七年米贵折赈之例。每石给银一两二钱。部议未准。但查徽属之歙、休、婺、三县。所需赈粮。颇觉浩繁。该地山环岭障。不通舟楫。挽运维艰。目今豫拨之米。已经散给。尚多不敷。而灾歉之后。粮价渐昂。仰恳俯照原题。每米一石。折银一两二钱。俾山僻灾黎。得以随时买食等语。徽州所属三县。上年山水暴发。淹没田庐。虽系偏灾。然猝不及防。民困可悯。且彼地僻处万山之中。平日米少价贵。非他处可比。其散赈不敷之米。著照准泰所请。准以一两二钱给发。以示优恤。他处不得援以为例。  

○辛巳。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  

○诣皇太后宫问安。  

○命直省筹鼓铸。谕军机大臣等、近年以来。京师钱价增长。民用不便。朕深为廑念。多方筹画。谕廷臣悉心计议。务得善策以平价值。上冬伊等议得数条。试行于京师。数月以来。钱价渐减。似有微效。民间称便。至于外省钱价昂贵。比比皆然。尔等可将京师所议各款内。摘取数条。密寄外省有鼓铸地方之督抚。令其密为商酌。能仿照而行、以便民用否。外省与京师。情形不同。自有难于一例之处。但钱文源源鼓铸。自应日积日多。足敷民用。乃价值日渐增长。恐私销或亦不免。夫销毁制钱之弊。最为难查。若将零星设炉之小铺。照京师之例。令其归并。派官稽查。以杜毁钱造器之弊。事属易行。又如该省既开鼓铸。其搭放兵饷余钱。并青黄不接之际。平粜官米钱文。照京师之例。发出官卖。以平市价。此亦似乎可行。总之外省情形。京师不能悉知。该督抚身在地方。自能因时措置。如可仿照而行。即密商办理。具摺奏闻。若难于筹办。亦将不能仿照之处。据实陈奏。不必勉强。或致累民。寻江苏巡抚陈大受奏、京师钱法六条。一、设立镕铜官局。稽查销毁。查省城铜铺。四散开设。必使聚于官局。不特无地可容。兼恐稽查不得其人。反滋扰累。至销毁之弊。应通饬文武员弁。实力稽察。一、官米局钱文。不必存贮。查历年平粜钱。俱即发市易银。现在奉行。毋庸更议。一、归并钱市经纪。稽查高擡钱价。查兑钱虽有经纪名色。出入悉照时价。不能意为高下。毋庸仿照。一、粜买杂粮。禁止行使钱文。查乾隆六年。业经部议。行令民间。自数两以上。毋得专用钱文。应再饬地方官谆切晓谕。一、严禁奸民兴贩。查江苏钱价。各处相仿。加以运脚。利息甚微。实无兴贩。惟于出洋船只。照盘查食米之例。一体严查。一、禁止囤积居奇。查各属富户。多系存银。其铺户之钱。随收随发。亦无囤积之事。并可毋庸查禁。得旨。所见颇是。即京师所办。现即有捍格难行处也。浙江巡抚常安奏、浙省向无镕铜大局、卖米官局。亦无钱市经纪、大宗杂粮。似难仿照京师。然销毁不可不防。则令各州县。再行设法稽查。兴贩不可不杜。则令沿海各商。毋得多运出境。囤积不可不禁。则令大小交易。止许两数用钱。以及平粜钱。限三日发换。赀厚铺户。零星兑收。庶几因地制宜。以期有济。得旨。所奏俱悉。福建巡抚周学健奏、京师钱法六条。不能画一仿照。自宜推广变通。一、铜铺零星赁屋开张。未便移聚一处。但恐炉具现成。暗将制钱私毁。应饬各州县。查明境内铜作坊若干。铜铺若干。内设炉者若干。开报姓名。取具不敢。销毁遵依。连环甘结。有犯许地邻保甲首报。仍派典、巡千、把不时密查。一、平粜时应饬各厂员。将所卖钱。五日一报。令该府县随时发换。至钱粮自一钱以下。例得折钱。亦令随收随发。于旬报摺内。开数备查。再晋江、惠安、二县场内。所收长价。并官商所卖盐价。除各项公用外。及各县商人。逐日所卖盐价。俱交铺户兑换。每十日、将换出钱数。附晴雨摺内通报。一、钱市经纪。向未设立。但铺户奸良不一。应饬各州县查明。该处钱庄若干、钱铺若干、造册。即令派查铜铺委员。稽查有无擡价。一、市镇米麦成石、布帛成疋、以上。及民间田房交易、客账收放、典当出入、成两以上者。概不准用钱。一、闽省环出阻海。挑运维艰。有无兴贩。应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