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奏 圣谕称 中宫尚少傥后有出恐于 祖训有碍要将 三皇子一并封王少待后日再处臣惟自古国家虽有立嫡不立庶之说然实谓嫡庶并生有子以防搀越启争今 皇上嫡子尚未生而庶子年已十二龄向未有待嫡之意乃自今日发之使臣等何以造次奉行抑臣又惟 皇上所虑不过为 中宫耳昔汉明帝取宫人贾氏所生子为马皇后子唐玄宗取杨良媛子为王皇后子宋真宗刘皇后取李宸妃子为子旋皆正位储宫三宫妃压于嫡母之下未尝加进位号今日事体正与此同且 皇长子既以 中宫为母即系正嫡所生母亦自不必加封上则使 中宫安心抚养下则使 皇贵妃不失尊重臣谨依阁中故事遵谕并拟传帖二道凭 圣明采择然尚望 皇上三思臣言毕竟俯从后着可以曲全恩义镇服人心耳至于并封一说纵欲权行亦必须于谕旨中明白说定立嫡立长将来断无改移之意则臣庶乎可以担当不报
  ○升兵部右侍郎顾养谦本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
  ○礼部题覆南京国子监祭酒余孟麟<锍-釒>勋胄入监原为习礼之官非儒生比今北监以冠带而南监从儒生终非画一且会典学志俱未载儒巾条款则其当如北监以冠带肄业无疑矣从之
  ○己卯礼部题南京工部所奏修理 孝陵殿宇庑廊等处工竣 上遣侯陈良弼尚书朱天球行祭告礼
  ○礼部覆南直隶巡按曹楷以淮阳庐凤四府灾请蠲十八十九年以前药材猪羊银两或难俯从乞允停徵以昭子惠报可
  ○庚辰 孝靖毅皇后忌辰遣侯郑惟忠 康陵行礼
  ○以刑部左侍郎赵参鲁为兵部左侍郎  ○辛巳户科给事中王建中等点阅马房既埈条陈四事一阅实厩马二清理牧地三议定□额四酌议料革报可
  ○上谕礼部朕所生三皇子长幼自有定序但思 祖训立嫡之条因此少迟册立以待皇后生子今皇长子及皇第三子俱已长成皇第五子虽在弱质欲暂一并封王以待将来有嫡立嫡无敌立长尔礼部便择日具仪来行
  ○以河南按察使邹学柱为湖广右布政四川副使郑人逵为广东左参政分守岭南
  ○壬午光禄寺寺丞朱维京为 三王并封事上<锍-釒>其略曰臣闻信者国之大宝匹夫自好且不肯使不信于人况堂堂 天子之尊赫赫纶綍之重而可使不信于天下后世乎往者 圣谕有二一年册立之旨今忽改而为分封之诏夫分封册立二事也 皇子诸王异等也悖前旨而更新令臣民仰望之心谓何 人主大信之道谓何天下后世以 皇上为何如主耶臣又惟 圣谕谓立嫡为 祖训诚然臣闻立嗣之道以嫡以长此不但我朝 祖制即唐虞三代以来有道之君孰能外之但谓少迟册立以待 中宫之生嫡嗣则 祖宗以来实无此制臣历考本朝 宣宗之立则以洪熙元年 英宗之立则以宣德三年 宪宗之立则以正统十四年 孝宗之立则以成化十一年维时 中宫正位嫡嗣皆虚而 列宗曾不少待即 皇上册立亦在 先帝二年之春近事不远 皇上何不取而证之耶臣又私料 三王并封之意或 皇上有鉴于 世宗皇祖末年之事殊不知 世宗未尝不举册立之典查得嘉靖十八年 世宗手敕册立 东宫太子并封二王同在一日册文仪注载在国史班班可考至于末年盛典久稽乃当时大臣不能引 君于道岂 世宗初年之意乎臣闻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圣人为政必先正名今也分封之典 三王并举则冠服宫室混而无别车马仪伏杂而无章府僚庶采同而无辨名分不正猜望愈多 皇上虽家谕户晓亦岂能解臣民之惑息道路之疑乎 皇上念及 中宫嫡嗣之未举册立之典原不相妨 中宫春秋方盛前星一耀则所册 元子自当避位退就藩服古今彝典何嫌何疑今以将来预期之事格见在已成之命臣恐 中宫闻之亦必有大不安于衷者矣然臣因是而不能不责备于今之元辅焉古云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大学士王锡爵夙以忠义自负迩者千里而来海内延颈而望以为必能收遇巷之功寔安汉之策乃者 皇上虽有分封之意犹不遽行而以 手扎咨之为锡爵者即不能如李沆之引烛焚书独不能如李泌之委曲叩请反覆披陈至再至三必求转移 圣意而后已如其不然则王家屏之高迹尚在 皇上优礼大臣必无韩瑗来济之辱也柰何智不出此噤无一语即刻如旨拟敕若吏书之承行惟恐后者绝裾而行兼程而至所为若此难以厌中外之人矣伏望 皇上收回成命照十九年前旨举行册立大典如或以 皇次子三子亦当分封请查照嘉靖十八年事例与册立 元子一并举行 上怒谪维京戍极边
  ○刑科给事中王如坚上<锍-釒>略曰臣谨按十四年正月内 圣旨卿等以册立元子请朕见婴儿弱少候二三年举行夫明长子之为元子也意有属也臣又捧诵十八年正月内 纶音朕无嫡子长幼自有定序夫不言嫡子之有待也示无易也已而十九年八月内奉 圣旨册立之事着改于二十一年行此则 陛下虽怒群臣之激聒而未尝一日忘册立之心虽更已定之年分而未尝遽寝册立之事近于本月二十六日礼部接出 圣谕三皇子欲暂一并封王以待将来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臣始而疑既而信终而骇 陛下言犹在耳岂志之耶书曰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今臣下将禀前命耶禀后命耶曩者二三年举行已迟之二十年矣二十年举行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