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 献陵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 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复诣文华殿朝贺 皇太子 太皇 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 戊戌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 经略大同等处边务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李介卒介字守真山东高密县人成化五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监察御史巡视两浙盐法还掌道事考核在京诸司及外司府官贤否人以为当总诸道奏牍遇事能言升大理寺丞左右少卿弘治初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召还理本院事四年丁母忧六年升兵部右侍郎寻转左十年命兼左佥都御史经略宣府大同边务陈便宜事多见采用卒于宣府讣闻赠兵部尚书赐祭葬介严密简静识达正务一时声望亦重其在边徼颇以声势自耀而亦无实效以劳卒于官人甚惜之己亥 宣宗章皇帝忌辰 上祭奉先殿遣驸马都尉马诚祭 景陵 钦天监漏刻博士赵华自陈其选择日辰等功乞升职 吏部请治其罪命姑宥之 壬寅孟春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户之神是日立春顺天府官进春 上御奉天殿受之文武群臣行庆贺礼复诣文华殿进春于 皇太子群臣行礼如仪 甲辰以大祀 天地 上御奉天殿誓戒文武群臣致斋三日 传旨升工部军器局副使为大使者一人冠带匠为副使者八人匠役赐冠带者十七人皆尚衣监应役者也
○丙午昏刻月犯毕宿左股北第二星 丁未大祀 天地于南郊 上还宫谒 太皇太后 皇太后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行庆成礼 以上元节赐文武群臣假十日 戊申以大祀礼成 上御奉天殿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狭西宁夏中卫地震有声 己酉南京雷电 庚戌都察院覆山东兖州府同知余浚奏谓凡御史出巡俱领精微批于内府其批内限期但云事完回缴缘各官在途有患病事故水程之外未曾定与限期且前此出巡未知新例前过违者命今后水程外违限一日以上者参奏处治以前过违者宥之 辛亥上元节赐百官宴于午门 癸丑 英宗睿皇帝忌辰 上祭 奉天殿遣驸马都尉崔元祭 裕陵 丙辰赐唐府承休王庶第二子名曰弥鋠文城王嫡第三子曰宇泓晋府镇国将军表格嫡第二子曰知烓伊府方城王嫡长子曰典榕赵府镇国将军见湋庶第五子曰祐橰祐杙庶第三子曰厚焄靖江王府辅国将军相缨庶次子曰<矢见>瞟相统庶长子曰<矢见>祥相绶嫡次子曰<矢见>醴镇国中尉相简嫡次子曰<矢见>伸相昺嫡次子曰<矢见>穹相观庶次子曰<矢见>欢相箴嫡长子曰<矢见>孜辅国中尉<矢见>款嫡次子曰约贞□阝<矢见>歊嫡次子曰约符<矢见>琬嫡长子曰约第<矢见>钊嫡长子曰约节<矢见>悌嫡长子曰约簮<矢见>懬嫡长子曰约篆 丁巳升兵部右侍郎王宗彝为本部左侍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谧为兵部右侍郎 戊午给宁新昌安僖王宫眷餋赡米岁六十石命楚府镇国将军显槎李涂辅国将军荣淙支过禄米免还官 己未狭西宜川县民有冯子名者兄亡妻其嫂巡按监察御吏以草后不改正坐杖 上以事关风化特命法司会议于是刑部尚书闵圭等覆奏以违逆天道坏人伦定拟绞罪仍乞通行中外有犯此类及亲属相奸者并依此例拟断从之 庚申命广东都司都指挥同知王永掌本司事原掌印都指挥佥事何清佥书管事 巡按浙江监察御史吴一贯奏例考察请黜老疾不谨等官按察司佥事周宗等一百二十三员吏部覆奏从 苗赋入靖州境杀虏军民佥罚参将史瑄及知州何东俸各三月镇巡第官姑宥之守备都指挥房昂指挥陶武等俱下巡按监察御史逮问昂以失误军机拟处斩哨守指挥周景等十一人以守备不设拟免杖充军有旨昂武并家属发边永远充军景等各降三级带俸差操 辛酉浙江按察司佥事曹英丁忧服阕复除原职 直隶定远县人杨潮等造妖书惑众攻劫县治既而被擒命潮等十一人俱依律处决余党并家属各各发边卫永远充军 巡按山东监察御史王一言劾左布政使李士实泛参农民按察使赵鹤龄指挥佥事王瑾不行查究之非士实因奏比因地方饥荒令农民以等第纳银充吏巡抚都御史王霁恐其太滥奏行考选其黜退者量免差徭以酬其费此前例也吏部郎中黄宝奏请吏有缺俱行巡按御史将农民考参此后例也时御史王表等议当以前例农民次第参毕方照后例考选向来悉依此议行事今御史王一言以为前例农民未经考参皆系以财行求俱合革后其数不下六七百人其经考者又再考黜退几及千人夫农民用财请求该吏受财枉法此等奸弊岂敢谓无如以为查处欠当只宜罪及臣等岂有六七百人同坐一律尽行革役且考退之人数几一千原纳过银何止数万今并无区处冤滥至此岂云得体臣治行无状御史参臣切中臣病臣何敢致辩所惜者田野农民纳银赈济之后则逐之使去是上贻朝廷以失信之名异时或别有缓急又将何以号召于下伏望特敕廷臣会详二例示以定规果有应罢黜者亦须区处以酬其费仍乞将臣改调别方庶淂两相回避事下都察院查例覆奏得旨李士实姑不问诸吏役应存留黜退改正与否尔等仍会吏部参详前后二例明白以闻于是都察院吏部会议覆奏请移文巡抚山东都御史何鉴查勘先年奉例纳银农民人数若曾经前巡按御史王槐考选留无赃犯违碍者即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