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锡亦深相结,倚以自强。然赤心书疏犹称自成「先帝」,称高氏「太后」云)。
自成乱天下二十年,陷帝都、覆庙社,其众数十万,悉归腾蛟,一时诧异事。而腾蛟上聿键疏,但言『元凶已除,稍泄神人愤;宜告谢郊庙』。卒不言己功。聿键拜腾蛟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封定兴伯,仍督师。腾蛟固辞封爵,不允;令规取江西。
冬十月,我大清兵克徽州。
先是,徽州闻南京破,故明知府秦祖襄及僚属皆遁;推官温璜(初名以介,字于石;乌程人)叹曰:『城无主,民且自相屠』!乃尽摄其印,召士民慰谕之。故明左佥都御史休宁金声纠集义勇,保绩溪黄山,分兵■〈扌戹〉六岭;璜与相犄角,且转饷给其军。前山东巡抚邱祖德(字念修,成都人)、职方郎中尹民兴(字宣子,时流寓泾县)、监纪推官吴应箕(字次尾,贵池人)等,多聚兵应之。声乃遣使通表唐王聿键,聿键授声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诸道军;声遣兵取旌德、宁国诸县。会故御史黄■〈浢寸〉降于大清,导王师间道袭破之;执声至江宁。声语门人江天一(字文石,歙县人)曰:『子有老母,不可死』!对曰:『天一从公起兵,可不同公殉义乎』(总督洪承畴谕降,天一朗诵明庄烈帝谕祭承畴文以诮之)?遂与中军吴国桢、副将陈有功、守备万全、游击余元寅俱死(总兵范云龙及声弟经,亦死于旌德),应箕见获死。祖德退还山中;大清攻拔其寨,不降,磔死(民兴走免;唐王聿键以为御史。事败,卒于家)。诸生举兵者有宁国麻三衡(字孟璇,布政使溶之孙)、沈寿荛(字景山,都督容之子)等,亦俱败死(宣城诸生吴汉超复举兵,连陷句容、溧水、高淳,泾、溧阳、太平诸县;夜袭宁国,兵溃。城中按首事者;汉超已出城,念母在,且恐累族人,入见曰:『首事者,我也』!剖其腹,胆长三寸)。璜犹严兵自守,黄■〈浢寸〉复以城献;璜阖门死之(璜趋归村舍,先刃其长女,语妻茅同殉;茅匿其幼子,遂整衣卧。璜以刀截其喉,少顷,茅呼曰:『未也』!再刃,乃绝。璜自刎不殊,绝粒五日,以手自扶其创而死——金声、吴应箕,俱赐谥「忠节」;邱祖德、温璜,俱赐谥「忠烈」;吴国桢、陈有功、万全、余元寅,范云从,俱赐谥「节愍」)。
唐王聿键遣使于鲁王以海,鲁王以海不受。
唐王聿键使给事中刘中藻(福安人)颁诏浙东,时求富贵者争欲应之,鲁王以海下令将返台州;熊汝霖独出檄,严拒不纳。张国维驰疏上聿键(略言:『国当大变,凡为高皇帝子孙臣庶,所宜同心并力,共图兴复。成功之后,入关者王。且监国当人心涣散之日,鸠集为劳;一旦南拜正朔,鞭长不及,悔莫可追!臣老矣,岂敢朝秦暮楚,有所左右于其间哉』),聿键乃召中藻还。自是,闽、浙如水火矣。
臣等谨案:唐王假息闽海、鲁王窃据绍兴,其地正相唇齿。不能同心协力,各图擅地,窃号称尊;而其臣又复怀挟私心,自分畛域。一则拒其使命,一则戮及使臣;彼此猜嫌,竟成水火!以败逃穷蹙之时,蛮触纷争,偷安旦夕;宜乎天兵飞渡,越、闽不旋踵而削平也。
唐王聿键妃曾氏至福州。
曾氏警敏,颇知书。每群臣奏事,妃于屏后听之,共决进止;聿键颇严惮焉。
我大清兵攻吉安,还屯峡江。
先是,大兵屯泰和,故明副将徐必遶战败;杨廷麟乃大享士于赣州城西,与刘同升乘虚复取吉安、临江;唐王聿键命加廷麟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赐剑,便宜从事。是月大兵进攻吉安,必达迎战大败,赴水死(必达,赐谥「节愍」)。会广东援兵至,大兵还屯峡江(聿键召南赣巡抚李永茂为兵部右侍郎,以张朝綖代;甫任事,复擢万元吉兵部右侍郎,总督江西、湖广诸军;召朝綖达,以刘同升代之。元吉至赣,同升已卒;遂以元吉兼巡抚)。
十二月,唐王聿键自福州驻于建宁。
时杨廷麟等请聿键出江右、何腾蚊请出湖南、浙中请将请出衢州;苏观生以事权悉为郑氏所握,请聿键出赣州。聿键遣观生先行赴赣州募兵,以曾樱、郑芝龙留守福州司转饷。十二月,聿键发福州,驻建宁。广东布政使汤来贺运饷十万由海道至,聿键擢来贺兵部侍郎。然兵食匮乏、人心离散,迄不能成军也。
唐王聿键督师大学士黄道周兵败于婺源,死之。
道周进至婺源,遇大清兵,战败;其将阵嗣圣陈亡,道周见执,诸军溃走。大兵追至开化,总兵曾德、黄光辉、副将蔡璋、龙胜、陈辰等俱死(嗣圣、德、光辉、璋,胜、辰,俱赐谥「节愍」)。道周至江宁,幽别室中;从容着诗文数卷。闻当刑,书绝命词衣带间;过东华门,坐不起;曰:『此与高皇帝陵寝近,可死』!监刑者从之。幕下士中书赖雍(平和人)、蔡绍谨(龙溪人——考二人姓名,「红本」作蔡雍、赖继谨)、兵部主事赵士超(闽县人)、广信通判毛玉洁(六合人——考毛玉洁,「红本」作毛至洁)、游击朱家第等,皆死之(广信寻亦为大兵所破,胡梦泰自缢死,万文英赴水死;周定祁、胡奇伟及都司刘芳伯、黄国治、参将谢良才、王之枢、监纪官李奇、余干知县杨时秀、兵部员外郎戴伍后、守备陈寿、陈杰、总兵江天衢、推官王象干、胡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