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复废。遹、豫遂言元符皇后名位未正,乃册为崇恩太后。遹章所言小臣上书者,昌州推官冯澥也。其书以谓:“先帝既终,则后无单立之义;稽之逆顺,陛下无立嫂之礼;要之终始,皇太后亦不得伸慈妇之恩。虽已遂之事,难复之失,感悟追正,何有不可?”澥由是得召对,除鸿胪主簿。)

  5、己亥,御批付中书省:应係元祐责籍并元符末叙复过当之人,各具元籍定姓名人数进入,仍常切契勘不得与在京差遣:(原注:诏旨及《宣和录》俱有此。案:原文作九月乙亥,据下原注云九月十七日,则此为九月己亥也。又考《宋史·本纪》云:己亥,籍元祐及元符末宰相文彦博等、侍从苏轼等、馀官秦观等、内臣张士良等、武臣王献可等凡百有二十人,御书刻石端礼门。即此事也。兹不言刻石文,略观下年九月辛丑臣僚上言云云,知此已刻石矣。《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云:诏中书省籍记姓名,又以元祐谪籍并元祐末叙复过当之人凡一百一十九人,御书刻石端礼门。)

  文臣曾任执政官:

  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安焘、吕大防、刘挚、梁焘、王岩叟、范纯仁、王珪、王存、傅尧俞、赵瞻、韩维、孙固、范百禄、胡宗愈、李清臣、苏辙、刘奉世、范纯礼、陆佃,(案:《宋编年通鉴》及《通鉴续编》又有韩忠彦、郑雍二人。又考二年九月辛巳颁端礼门石刻於天下,《纪事本末》载御史台抄录到姓名,亦有韩忠彦、郑雍,则此文有夺也。)

  曾任待制以上官:

  苏轼、范祖禹、王钦臣、姚勔、顾临、赵君锡、马默、孔武仲、王汾、孔文仲、朱光庭、吴安持、钱勰、李之纯、孙觉、鲜于侁、赵彦若、赵禼、孙升、李周、刘安世、韩川、贾易、吕希纯、曾肇、王觌、范纯粹、杨畏、吕陶、王古、陈次升、丰稷、谢文瓘、邹浩、张舜民。

  馀官:

  秦观、汤馘。(案:“馘”,各本并作“馘”,兹据《编年备要》正之。) 杜纯、司马康、宋保国、吴安诗、张耒、黄隐、欧阳棐、吕希哲、刘唐老、晁补之、黄庭坚、毕仲游、常安民、汪衍、孔平仲、王巩、张迁保、(案:当依《宋编年通鉴》作“张保源”。) 余爽、郑侠、常立、程颐、余卞、唐义问、李格非、商倚、张庭坚、李祉、陈祐、任伯雨、陈郛、朱光裔、苏嘉、陈瓘、龚夬、吕希绩、欧阳中立、吴俦、吕仲甫、徐常、刘当时、马琮、谢良佐、陈彦默、刘昱、鲁君贶、韩跋。

  内臣:

  张士良、鲁涛、赵约、谭扆、杨偁、案:宋编年通鉴作“王偁”,误。陈询、张琳、裴彦臣。

  武臣:

  王献可、张逊、案:前文作“巽”。李备、胡田。(《纪事本末》卷百二十一。原注:七月二日鲁君贶、刘昱、徐常、吕仲甫、朱光裔、马琮、刘当时、谢良佐、陈彦默八人已出籍,恐此姓名不当又见九月十七日。案:右百十七人,《宋编年通鉴》增韩忠彦、郑雍为百十九人,据《十朝纲要》、《宋史·本纪》,并云百有二十人,尚少一人。《宋通鉴》又云,寻诏党人子孙有官无官并不许到阙,又诏宗室不得与党人子孙及有服亲为婚姻。二年八月,诏以御书元祐奸党姓名颁天下,监司长吏厅立石刻记。时有长安石工安山民当镌字,辞曰:“民,愚人。固不知立碑之意,但如司马相公者,海内称其正直,今谓之奸民,不忍刻也。”官府怒,欲加罪,泣曰:“被役不敢辞,乞免‘安山民’三字於石末,恐得罪於后世。”闻者愧之。三年六月,重定元符党通入元祐党宰执司马光、侍从苏轼、馀官秦观以下及上书邪等合为一籍,通三百九人,书而刻诸石。诏置文德殿门,蔡京自书为丰碑,颁之天下,馀并出籍。原注:洛党以程颐为领袖,朱光庭、贾易为羽翼;川党以苏轼为领袖,吕陶等为羽翼;朔党以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为领袖,羽翼甚众。案:诏党人子孙不许到阙,见二年三月乙酉;诏宗室不得与党人子孙为婚姻,见二年九月壬午。《宋通鉴》系之此年,未是。)

  6、庚子,赠宣德郎锺世美为右谏议大夫,录其子为郊社斋郎。世美,元符末任福建路提举常平,因日食应诏上书,乞复熙宁、绍圣政事,以销天变,至是追赠。(《纪事本末》卷百二十三。原注:诏旨载世美书甚备。按:癸巳先书降授朝请郎锺正甫为金部员外,以元符末上书第为正上第一。注云或削去,与此何如?案:原注“何如”字有误。)

  7、壬寅,降授中大夫、司农卿、分司南京、太平州居住曾布责授武泰军节度副使,衡州安置。(《纪事本末》卷百三十。案:《十朝纲要》云:曾布坐尝荐赵谂充学官,责授。李攸《宋朝事实》卷十云:曾布与韩忠彦同辅政,忠彦既罢相,而布亦力请去位。未几,臣僚论列布与宦官阎守勤等相交结,使门人李士京道京语。暨陛下发挥睿断,斥逐守勤,是时布在公堂,忽觉惊骇失色。又闻金山登云门外下鼻唐地尝有谶记,遂讽金山寺僧献其地。又以常住地不可买,遂面欺,乞令润州估价买之。王防献贿於其子纾,纳妾以事之,布亦荐用。朱彦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