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祠,会公南迁,畏事者止之。)

  15、癸亥,诏蔡确特依正议大夫亡殁条与子孙恩泽。(《纪事本末》卷百七。)

  16、翰林学士曾布为翰林学士承旨,(《纪事本末》卷百三十。)

  殿中侍御史来之邵为侍御史。(《纪事本末》卷百一。)

  丁卯,中书省言:“勘会推行差役迄今十年,民间苦於差扰,议者纷纷,前后改移不一,终未成一定之法。”诏府界诸役法依元丰八年见行条约施行,仍自指挥到日为始。左司谏翟思言:“祖宗以来,中书差除、铨曹注授各有条格,不相参错。元祐大臣,招权市恩,旧係铨注,昔多归堂除,奔竞请托,恬以成风。望诏有司,依祖宗以来中书差除,立为定法,馀归铨曹。用元丰中选格注授,庶几人无觊望。”诏送给事中、中书舍人看详。(《纪事本末》卷一百。案:《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复元丰免役法。据《长编》卷二百三十七,熙宁四年十月壬子朔,颁募役法。原注云以绍圣元年四月二十六日至三年五月三日敕详定。是月壬寅朔,二十六日为丁卯。《编年》、《通鉴》於此条后书闰月五月,而前已书六月台谏论吕大防云云,殊失前后次序。《宋史·本纪》与《纪事本末》同。辨正见前“甲辰,张商英擢谏官;壬戌章惇为右仆射”下。又案:邵伯温《闻见前录》:绍圣初,哲宗亲政,用李清臣为中书侍郎,范丞相纯仁与清臣论事不合,范公求去,帝不许。范公坚辞,帝不得已,除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府。召章惇为相,未至,清臣独当中书,益觊幸相位。复行免役、青苗,除诸路常平使者。惇至,不能相容,以事中出知北京。)

  是月,秘阁校理李昭玘为秘书丞。《长编》卷五百五:元符二年正月辛未,李昭玘罢馆职。原注:昭玘,绍圣元年四月以秘阁校理为秘书丞。(案:《宋史·李昭玘传》:用李清臣荐,为秘书省正字、校书即,加秘阁校理。通判潞州,潞民多不葬,昭玘饬官地,画兆竁,具棺衾,作文风晓之,俗为一变。入为秘书丞、开封府推官。)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罢五路开宝通礼科。案:《十朝纲要》、《宋史本纪》:丙寅,罢五路经律通礼科。《续宋编年资治通鉴》此条已书“六月,台谏论吕大防”云云,前后殊失次序,今依《宋史》附此。辨正已见前“甲辰,张商英擢谏官;壬戌,章惇为右仆射”及“丁卯,复元丰免役法”两条下。王应麟《玉海》卷六十九云:熙宁罢通礼科,元祐六年四月乙未复置,至是又罢。

  仁和张大昌辑注

 
 

卷十

 

  哲宗

  △绍圣元年(甲戌,一○九四)

  1、闰四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辛未朔。辛未,监察御史郭知章为殿中侍御史。《纪事本末》卷百一。)

  2、壬申,复置提举常平等官。(《长编》四百四十八:元祐五年九月乙酉,令提举常平结绝。原注:绍圣元年闰月二日,复置提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闰月,复提举常平等官。《编年备要》云:以陆师闵等二十三人为之。时左右相虚位,李清臣有所觊觎,乘章惇未至,亟命陆师闵等。《太平治迹统类》云:戊寅,新差提举荆南湖路常平茹束济仍旧通判沧州。言者论束济常赂刘挚,私简以示杨畏,险薄无行,人所不齿也。)

  3、殿中侍御史井亮采请罢十科举士法。(《纪事本末》卷九十三,又卷一百。案:元祐元年七月辛酉,司马光请设。《十朝纲要》、《玉海》卷一百十六:闰四月癸酉,罢司马光所定十科举士法。此作壬申,或请罢在初二日壬申,诏罢在初三日癸酉也。) 从之。

  4、辛巳,左司谏翟思言刘挚不葬其父。(《长编》卷四百六十七:元祐六年十月壬午,刘挚自言牢笼章惇、邢恕等罪,辞位。原注:刘跂《辨诬录》云:言者论挚奸回险诈,力引私党,为臣不忠。父死于衡,委而不葬,为子不孝。於是挚抗章辞位。其后,挚自作《家庙记》以辨当时之冤。刘安世为其集序。案挚罢相非坐此,《罢录》误也。《家庙记》乃元祐六年十二月知郓州时所作,今集有之。要当求郑雍、杨畏等言章略加删附,庶详挚与苏辙招致人言本末。绍圣元年闰四月十一日,左司谏翟思言挚不葬其父,方罢相时,言者未及此。)

  5、癸未,权发遣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安惇言:“差役之法行之年终未就绪,而宽恤优剩,实未如旧日输钱之为便也。望复熙宁旧法,令民均纳役钱,官自募人应役。”诏送户部看详役法所。(《纪事本末》卷一百。案:《文献通考》卷十三:帝始亲政,三省言:“役法尚未有就绪”。帝曰:“第行元丰旧法而减去宽剩钱,百姓有何不便耶?”右司谏朱勃言:“输钱免役固有过数多敷者,用钱雇役有立值太重者,役色之内有优便而愿自投募不必给雇者,苟详为裁值,则人情无有不便。”诏付户部详议。)

  6、殿中侍御史郭知章言:“太学补外舍请依《元丰令》,一岁四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