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为霖募铸,以精铜白金参制,高约二丈许,钟外周围铸全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负责撞钟的和尚,每念南无阿弥陀佛一百零八遍后,手拉粗绳,上面的木槌即向钟敲击,而传出洪亮清越的“康……”一声,遍闻全寺,那时任何人思虑都为之澄清。
大雄宝殿上
天王殿后正面庭中,有池一口,跨池为桥,曰“石卷桥”,桥之两旁,有铁灯杆两根,高五丈有奇,系马尾船政局所造。其上“大雄宝殿”乃梁开平二年(908年)王审知建。但屡毁屡修,才存今日这样新耳目。殿门口联云:“屴崱巍巍千古秀,灵源湛湛万年清。”其余尚有两联,从略。殿内正面释迦,弥陀,药王三佛,均高约四五丈。佛后有粤制铁佛三尊,高约七八寸,又三佛左右供有十八罗汉。不但金光辉煌,雕刻也很精刻。至于佛前排列许多香案中,以那个福州大商家所供献大可两人合抱的铜制香炉,与炉旁左右站着一对孩儿的烛台,最为名贵。同时该殿为早晚寺僧课佛之地,数百个蒲团分列两旁,井井有条。从两旁拾级登十数阶,到殿后“圆通宝殿”(又称法堂),亦梁开平二年(908年)建,内供铁佛三尊,佛的后面供白玉观音一尊,为暹罗(今泰国)所贡。
藏经殿巡礼
大殿下右边为藏经殿,系明崇祯九年(1636年)郡人曹学佺建。藏经很多,计有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御赐藏经四橱,乾隆七年(1742年),又赐藏经七千二百四十卷,共分装六大橱,其中最珍贵的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端阳比丘华能刺臂血,由信士王谷楷书《大乘般若波罗密多经》全部,又乙亥(1875年)仲冬,定慧大师刺血,克定书《佛说四十二音经》及菩提叶上绘罗汉的《贝叶经》。此外,还有一个佛龛,中有释迦如来灵牙,乃福州林得山居士,于燕京寺中得来。牙纵六寸,广五寸有奇,重七十八两,其大龈如金,齿如玉,坚好香洁。又舍利宝塔中,有玻璃瓶如酒精灯,内贮数十个“舍利子”,供人参观。在此处曾住有一百零三岁老僧——养贤大师。原籍湖南凤凰县,早岁曾在台湾服过兵役,对台湾沦陷历史尚能记忆,其卧室陈列亦相当雅洁,但此老僧已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八月间逝世。
方丈堂附近
方丈室即古“频伸斋”,在法堂右,内列仪仗,为清妙莲和尚进京领经,谒慈禧太后奉旨还山所赐。堂前有铁树两株,传一为王审知手植,一为僧神晏手植。从前该寺方丈为古月师,他圆寂后,由达本继任,近达本也圆寂,请鸡爪山德清和尚为方丈。他道行颇深,在寺内佛学院每日说法一次。此堂前面为禅堂,乃僧家坐禅之所,黄帐下垂,别有天地。禅堂外为“且本堂”,此系供僧住宿。堂前有古松如盖,传为神晏手植,名“罗汉松”。堂前为戒堂,亦称“戒月寮”,以供每年浴佛节各地寺院前来受戒者小住。更前为梵王堂(即梵王寮),后改为禅堂,以居行僧。又此堂前为“华严堂”,传寺内昔有“华严岩”,为僧灵峤诵《华严经》驱龙处,该堂即其旧址也。
寺内诸景
天王殿、大雄宝殿、圆通宝殿、伽蓝殿、闽王祠、钟鼓楼、地藏殿、祖堂、斋堂、香积厨、沩雪寮、白云堂、星聚堂、大悲楼、净业堂、明月楼、东际楼、藏经殿、祖师堂、寿昌堂、宝积仓、方丈堂、禅堂、戒堂、梵行堂、华严堂、佛学院、佛教医院、经楼、如意楼、老人堂、巡山楼、宝月堂、学习楼、水亭、兴圣国师塔,永觉禅师塔。
食宿可勿愁
谈到食宿,此间都很方便,只怕没有钱,如寺内右边白云堂,专供官绅憩息,陈列颇佳。堂左为星聚堂,又左为大悲楼、净业堂、明月楼、东际楼,以上各处床榻俱备,帐被皆有,电灯、电话应有尽有。抗战前僧厨素菜有数元、十余元不等,普通三餐约在数角左右。我们的膳食都由香积厨包办,该厨规模甚大,凡六间,且铜铁两巨鼎,径大数围,深及丈,木盖的开闭,系用绳拉吊。又他们自制的甕菜(即俗呼糟菜),味极香,富贵之客游罢下山,寺僧多持此菜及岩茶相馈。此外,山中私人别墅也有好几座,如陈宝琛的听水斋、陈培锟的岁寒寮、林寿国的遂楼等。至于寺旁的“光霁”、“振声”两楼,乃新建的洋房,与火后重修的迥龙阁,多供团体旅行住宿,惜内部空无所有,须自带卧具。
受戒的洗礼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为“浴佛节”,届时有受戒之举,各地寺院新收僧尼,多上山受此洗礼,故年年游客必多,但最近该寺当局为避免观众拥挤,早于初三、初四夜提前举行,致使游客败兴而返。兹将受戒实况介绍如下:每个新来的僧尼先将发剃光,跪在佛像前,由执行者把一种特制的香和艾,在他的额头燃以火。此时,被受戒者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口中频念南无阿弥陀佛,以减轻痛苦。至于所烧孔数,由六孔、九孔至十二孔,因这样可使头上留几个白点,永远不会再生发,为僧尼唯一标识。据云:烧三孔者可在本山吃饭,烧六孔者可在全省内禅寺吃饭,至烧十二孔者可在全世界禅院吃饭。
和尚的教育
寺内设立佛学院,为僧众研究佛学的地方,僧徒来此受戒,就算为该寺的和尚,不过先要受几个月的训练。院内设教务、训育主任各一人,掌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