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5-志存记录

367-得一录-清-余治-第90页

无藉之徒。伐荫木而求售他家。发祖茔而转授别姓。此其人诛之犹不足以尽其辜。断难一日容于尧舜之世者也。凡乡党设有此事。宜协力共锄孽类。鸣官置之重典。以为不孝之戒。儆一人而众人惧所全实多。所关甚大。此诚足以广孝思于无已也。予尤望主持名教之君子。为斯民厉风化焉。
△一曰全节义以显其名
为子者奋志读书。功名赫奕。使父母享朝廷之荣封。受乡里之钦仰。固足为孝。然能为忠臣。而使吾亲为忠臣之父母能为豪杰。而使吾亲为豪杰之父母。等而上之。能为圣贤。而使吾亲为圣贤之父母。流芳奕禩。垂不朽之大名。血食千秋。享俎豆于勿替。岂非孝之至大。而子道之极隆者哉。即或自守愚拙者。谨饬存心虽无显扬。亦鲜玷辱。乃有不孝之徒。寡廉鲜耻。败坏名节。或身受重戮。或显被恶名。人皆日。此其父母不德也。即稍为之宽者。亦必曰是无义方之训也。且有取怨于人。而使其亲受詈者。更有不忠不义而祸及于亲者。嗟乎。身作身受。在己自不足惜。父母何辜。亦受非常之辱焉。其罪上通于天矣。夫有德之士。族党友朋。且沐其光而被其惠若比孽类。不能报父母之德而重伤父母之名。泉台有灵。能不切齿。天道昭然。断无轻赦为人子者当以为戒焉
○义门族约
卷九之二
  宗族一本之亲。支分派别。势必日疏日涣。不有以约之。恐人类不齐。是非错出。必将有作奸犯科玷辱祖先者。良规可法。宜采择而行也。辑族约。
义门裘氏先世族约(磨镜□□增订义门裘氏)
  附录 先君子竹逸公家约二则
△义门裘氏先世族约(磨镜□□增订义门裘氏)
予家本会稽之云门。一十九世同居。蒙朝廷恩宠。敕旌义门。驾古帙今。世所罕有。凡我子孙。当守祖宗之家训。存心以忠厚为本。处家以仁让为先。此治家之要。守身之符也。其鉴此毌忽。
  一孝为百行之原。为人不孝。虽有掀天事业。葢世奇能。总不齿于名教。且问自己本心如何过得。乳哺怀胎。抚携教育。父母之心岂不刻刻想念。其成人立业。代老防饥。而匪莪伊蒿。亦可羞也。人无不爱其子。则知父母之爱我。犹夫我之爱其子人无不期其子之孝。则知父母之期孝于我。犹夫我之期孝于其子。设子有不孝。未尝不瞋之疾之。则知父母之瞋疾于我者。未尝乏也。且人惟以孝存心。则自然不得罪于乡党。自然不得罪于尊长。自然不得罪于名教。兢兢业业彬彬雅雅。保世亢宗。承先裕后。基于此矣。
  一人受中以生。与天地并列为三才。得万物之最灵。切不可将已身轻看。故人以立品为重。奉身如圭璧不可渝也。一言失口。受悔终身。一事失足。有污名教。故人身行一败。则终身挽濯垢莫涤矣。凡我子孙虽士农异趋。工贾异业。而立身修行。总只一般。贫富穷通。此听之于天者也。
  一人有四大受之父母。须知父母以前。自祖厯宗。绵绵延延。以至于今。非积累之所致。亦何幸而有此故人生在世。惟一点仁心。乃是生生不息之源。譬诸果而有桃仁杏仁。葆真涵素而生机露。程子亦云。人心如谷种。此便是发生之源。故德厚而流自光。傥本心澌灭。天良锢绝。此自斲其生趣。而期叶大枝繁。难矣难矣。
  一传曰弟了入则孝。出则弟。凡子弟见宗族乡党。须必恭必敬。即称呼一节。兄弟人等。止应称行称名。若称号称字。乃朋友间事理。义门宗范。不愿闻此也。况宗族称行。则尊卑易晓。不得不论。
  一父母爱子之心。固无不公。而偏爱之私。亦不能必无。丈夫每惜多男。而妇女恒怜少子。此偏爱之所自来也。然父母之所以爱之。亦必有故父母之所以不爱。亦必有故。其偏之之心正其公之之心也。为子者。但当自悔其所以不见爱于父母者何故。并思彼之得被爱于父母者又何故。平心自想。可以得父母之心矣。若果父母溺情不明。为之子者。更能曲体父母之心以将其爱尤为能子。故曰。天下无不是底父母。若兄弟原毛里懿亲。阋墙生变。多起于妯娌乖争。男子偏听。各袒其室。遂致同气参商。昔浦江郑义门同居长久。惟曰。不听妇人言。斯真处家庭者之药石。
  一士农工贾。各有专业。然后仰事俯育。有所赖。惟游惰之辈。农不成农。士不成士。工贾不成工贾。每思鲜衣美食。呼卢淫酗。浪荡终日。全不想祖宗缔造艰难。将刻苦所遗之成业。轻轻颠覆况家非素封者。亦习为儇巧假作斯文。反以服劳农亩挥汗日午者为可耻。志大而言夸。行僻而心伪。迨至资身无策。饥寒交迫。乃作奸犯科。靡所不为。寡廉鲜耻。恬不知非。犹幸幸然自以为得计。诗云。贫不足耻。惟贫而无行为可耻。及身撄法网。僇及妻孥。噬脐何及乎。莫若早加猛省。勤四体。营生理。各业其业。各事其事。与其仰面求人。何如反求诸己。
  一好讼争能。原非仁厚之风。乃近来以此相尚。小事角口。即驾词告官。及一事获胜。公门一出。便高视阔步。逢人自张。独不思觳觫公庭。囚首乞怜。是何等形状。胥差窘辱摇尾告哀。是何等卑贱。天下可羞可辱之事。孰有甚于此者乎。乃诩诩然自以为得志。吾不知其肺肠何如也。况彼此角气。兵连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