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子之继父。其服必斩。故传称臣子一例。今钝翁非诸侯也。然犹可诿者。曰。有婴齐大夫之例在。然今之大夫。非古之大夫也。古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丧服传。君至尊也。为之斩。故大夫尊。得以降其亲。兄弟之服止大功。后世此礼不行。而刘炫驮牛宏降服之议。曰。古之仕者。唯宗子一人。由是先王重适。今之仕者。位以才升。不限适庶。与古既异。何降之有。由此推言之。纵钝翁无子。犹不得以弟为之后。而况钝翁之子筠。不过一士庶人耳。而敢援古大夫之例乎。或又为之解曰。钝翁固云权尔权尔。窃以天下何事不可权。而唯伦关父子。事涉宗祧。天经地义之所在。有必不可以权为辞者。且公羊不尝以权许祭仲之废君乎。君子深非之。汉隽不疑亦尝以卫辄拒父春秋是之。断卫太子之狱。虽一时君臣。相顾嘉叹。以为经术之效。而后世则罪其说之非。善乎钝翁尝引苏氏之言曰。执圣人之一端以藉其口。夫何说而不可。然则斯议也。其亦圣人之一端也已矣。
潜邱记引罗虞臣长子亦可为人后议曰孙远死而无嗣其弟重以长子彬后之或曰重之命非也长子不得为后曰斯重宗之义也吾将以重为知礼矣昔子思兄死而使其子白续伯父以主祖及曾祖之祭远嫌也以兄代兄是谓夺宗以子继伯父则有父命焉其孔氏之家之变礼乎重之命恶得为非
异姓为后
方苞
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以其气之不相属也。故古无以异姓为后者。春秋书莒人灭鄫。而传者谓立异姓以祀。于经则疏。然足征自周以前。未尝有是也。汉魏以降。其流益漫。自王公及士庶。蹈此者迹相迭。俗之衰。人多不明于天性。而骨肉之恩薄。谓后其有父母者。将各亲其父母。无父母而自知其所出。犹有外心焉。故常舍其兄弟之子。与其族子。而求不知谁何之人。取之襁褓之中。以自欺而欺人。呜呼。是谓不有其祖也。其为之后者。苟自知其系姓。则俟养己者殁。求其族以后之。反其田宅。而脱身以复其宗。礼也。不自知其系姓。而养己者之族。亦无可承。则庙祭其先。而祭养己者于其墓。祭者称名。所祭举姓字。奕世不废焉。古之有天下国家者。祀九皇六十四氏以及因国之无主后者。有道有德者祭于瞽宗。皆以义属耳。而况取诸襁褓。或收育于孤稚流离之日乎。然以恩与义属。而世祀焉。则诚也。以气属而命之曰为后。则伪也。礼不可以为伪。故曰名之必可言也。系姓之不知。则其祭也。如之何。曰。是特与生而丧其父母。生而不及其大父母者同实耳。致爱而导之以哀。致而加之以痛。胡为其不可以承祀也。姓无所受。则逮子若孙。而氏以己之字可也。其于养己者之祭。则不可以及其祖宗。是何也。义止于其身。而及其祖宗。是以气属而为伪也。此谓诬于祭。若舍是而求顺比俗之情 。则非吾之所敢知也。
请定继嗣条规疏乾隆三十八年
江西按察使胡季堂
窃惟立继承祧。原为慎重嗣续。非为亲族分财产计也。江西讼词繁多。控争继嗣者。尤为不少。臣每于案牍中。心披阅。无论大家世族。田野细民。凡无子之人。薄有赀产。族党即举起纷争。不夺不餍。或称应继。或称爱继。或称继者本非无子之人所喜悦。执定应继次序。必欲勒令承继。或应继者。本无不得于所后之亲。而别房以爱继之说。钻谋怂恿。必欲另为择继。或子属夭亡。并未成婚。亦为议继。或子已成立身故。不为其子立继。反为其父立继。又或既为其子立继。又为其父立继。或大宗无子。并无家产。小宗止有一子。即称独子不出继。忍绝大宗。或有家产。即非大宗。又称现在虽止一子。将来尚能生子。不妨先行出继。并有大宗无子之人。偏爱远房之侄。不立周亲。致其祖父本有亲子亲孙。转令远支承其禋祀。讦告纠纷。殊为人心风俗之害。伏查例载无子者。许令同宗昭穆相当之侄承继。先准同父周亲。次及大功小功缌麻。如无。方许择立远房及同姓为嗣。又云继子不得于所后之亲。听其告官别立。其或择立贤能。及所亲爱者。于昭穆伦序不失。不许宗族指以次序告理。并官司受理各等语。是可知应继之人。果为所后之亲喜悦。自无另立爱继。如不得于所后之亲。例得告官别立。则应继者。即当归宗。若尚未定嗣。无子者素与应继之人。不相和睦。或曾讦讼有案。是既非喜悦。即难以强其立继。在继后不得于亲。尚得告官别立。今未继时。已非情愿。若复拘定应继之说。议令承继。则继后尚能保其相安无事耶。至例称无子者。系指已经成立。娶有妻室者而言。若夭亡。或未婚。则是尚未成人。自应为其父议继。若有子成立。已死。或子死而其妇孀守。自应为无子之人立继。不必再为其父立继。再一子不许出继。前乾隆四年奉部议覆。如止有一子。虽系期功近亲。分应得子之人。亦不得以独子过房为嗣。申饬在案。又辑注云。应继之房。止有一子。当出继不当出继。须依大宗小宗法议之。小宗可绝。大宗不可绝等语。是大宗无子。小宗虽止一子。自应将小宗之子。承继大宗。其小宗另行议继。若非大宗。则凡止有一子者。难期功近亲。分应得子之人。一不许出继。例意昭然。自可察观户见。无如地方有司。因见例内有应继爱继两条。调停中立。每断应继与爱继存。并有为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