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10-皇朝经世文编-清-贺长龄-第651页

善也。惟是每制钱一千。定价银一两。及发给兵丁。转易与商民。则非一千一二百文。不能易银一两。所以然者。杂钱行使既久。市井愚氓。山村猺獞。止知杂钱之便。争相兑换。其价日增。而制钱尚未流通。其价日减。现在滇省制钱。源源转输。粤西藩库。陈陈堆积。兵丁不免亏折之苦。搭放亦有扞格之忧。苟不即为变通。恐非所以筹 国计而利民生也。为此合行详请。于本年征收耗羡。或银或钱。听民输纳。后此征收地丁钱粮。多有仍纳银两。若由几分以至二钱以内者。准其持制钱交纳。其火耗以按银数加收。至于征收之制钱。或全解藩库。或留于该府州县。就近搭放兵饷。又在因地制宜。难于执一。如此则凡有钱者。皆以纳制钱为便。莫不重视制钱。而杂钱渐为无用之物。即市井奸商。平日贩杂钱以射利者。民间既不兑换。亦将废然自阻。不用别行严禁。而杂钱必日散月消。且以贮库之制钱。放之于兵。兵得以交易而布之于民。民得完赋。而仍输之于官。上下流通。循环不滞。兵民共赖。交易无穷。不独可以疏通于一时。似亦可以推行于永久矣。
敬陈泉布源流得失疏 
储趾
窃惟王者理天下之财。所以足国用而便民生者。莫急于平钱价。而在上之流布未广。在下之蓄积不通。则钱价终无由平。查定例。每钱文一千。价值白金一两。低昂有限。此令甲也。轻则亏官。重则病民。今  皇上弛黄铜之禁。听其采洋。开滇省之垆。运至京师。所以筹其源流者至矣。而钱价之浮重如故。揆厥由然。一在新铸之钱。流布未广。一在外省富户。藏钱者众也。往者宝泉局垆百座。宝源局垆五十座。以天下之广。仰给于百五十垆之钱。宜其不足。而远资滇省之鼓铸矣。然而万里远输。当舟车交换之时。往往发至岸上。逐匣开。毕。仍复装载。以至耽延时日。多费价。而部发之与民兑。钱价不能差减者。或由于此。且滇钱总运至京。俟开兑通行。流布各省。近者年余。远者二三年。山陬海徼。始得广行。新钱恐属迟滞。今或于湖广江西江南等省。预设留钱开兑之局。兼为搭放兵饷。代米赈荒之用。较之自京再行各省。稍为迅速。如此则流布应广。钱价应平。若陜省宁夏等处。钱价较京师差贱。由前此数年。兵饷充斥所致。自可无烦筹划。至于民间富户藏钱之弊。更甚于销钱。缘富户入多出少。易致赢余。又因钱文镇重难移。可备盗窃。以为太平之时。藏金珠不如藏银。藏银又不如藏钱。是以岁计所入租课。易而为钱。月计所入典当利息。易而为钱。所出者不过什之二三。多至五六而已。且钱价愈贵。则富户愈藏。富户愈藏。则钱价愈贵。夫钱者泉也。流通则多。藏匿则少。势所必至。唐元和十二年。凡官民私贮现钱。不得过五千贯。犯者论刑。可见历代原有此弊。请嗣后务令蓄积多者。或以钱纳粮。或多开钱铺。倘执迷不悟。则酌量议罪。庶富民畏法之心。甚于保富之心。而钱可流通不滞矣。
黔省钱法疏雍正六年 
贵州提督杨天纵
窃惟制钱系 国家通宝。各省皆用。惟贵州一隅。未能通行。臣细察其情。并非民之不用。实由于地方官之不乐行也。每年应收正杂钱粮。每两明则加火耗二钱。其实竟有加至四五钱不等。且布政司衙门。每兑收银一百两。加轻平银五两。若收钱则无羡余。是以不行收纳。从前滇省曾发制钱试用。在民间随手交易。较之用银。毫厘不折。孰不称便。只因粮赋一项。官不收钱。民间因置而不用。臣思欲使制钱流通。必先筹行使制钱之法。臣查黔省地丁等银。以及税课。每年通共约计。不过十数万两。俱在本省支销。非他省钱粮重多者比。臣仰恳  圣裁。令督抚两臣。饬行贵州各府州县。凡百姓应纳钱粮。一两以下者俱收制钱。一两以上者或银钱并收。听民自便。再各税口亦许银钱并纳。毋得掯勒刁难。其地方官所收银钱。除银仍起解布政司弹收贮库。至征收之钱无庸解交。以省价。即如臣标下兵饷。每季需银万两。可以钱二千串搭放。而各镇标协营兵饷亦照此支给。至一应驿费各项俸工。俱将钱文支发。如此则黔省钱文流通。而黔省鼓铸自然不至壅滞矣。
钱法之变日知录 
顾炎武
洪武实录。岁辛丑二月。置宝源局于应天府。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之钱相兼行使。至嘉靖所铸之钱。最为精工。隆庆万历。加重半铢。而前代之钱。通行不废。予幼时见市钱。多南宋年号。后至北方。见多汴宋年号。真行草字体皆备。间有一二唐钱。自天启崇祯广置钱局。括古钱以充废铜。于是市人皆摈古钱弗用。崇祯初上御平台给事黄承昊疏中有销古钱不用语阁臣刘鸿训奏今河南山东山西陜西皆用古钱若骤废之于民不便此乃书生之见上曰卿言是而新铸之钱。弥多弥恶。旋铸旋销。宝源宝泉二局。祇为奸之窟。故尝论古来之钱。凡两大变。隋时尽销古钱。一大变。天启以来。一大变也。昔时钱法之弊至于鹅眼綖环之类。无代不有。然历代之钱尚存。旬日之间便可澄汰。今则旧钱已尽。即使良工更铸。而海内之广。一时难。欲一市价而裕民财。其必用开皇之法乎。
自汉五铢以来。为历代通行之货。金志谓之自古流行之宝未有废古而专用今者。唯王莽一行之耳。考之于史。魏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