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甚矣。得人之宜先务也。
夫以海运告人。人莫不以其言为河汉也。然使河运而善。此事诚为过举。如其不然。则海运亦岂得已哉。故大学衍义补亦云。先行下闽广二藩。访寻旧会通番航海之人。许其自首。免其本罪。及起取惯驾海舟丁。令有司优给津遣。既至。询其中知海道曲折者。使陈海道事宜。许以事成。加以官赏。俾其监工。照依海船式样。造为运舟。及一应合用器物。就行委官督领其人。起自苏州历扬淮青登等府。直抵直沽滨海去处。踏看可行与否。先成运舟十数艘。付与驾使。给以月粮。俾其沿海按视。经行停泊去处。所至以山岛港汊为标识。询看是何州县地方。一一纪录。造成图册。纵其往来十数次。既已通习。保其决然可行无疑。乃于昆山太仓。厂造船起运。可则行不可则止。斯事也。斯言也。未始非千虑之一得也。故曰可以乐成。难以虑始。
江浙之粮总当汇于吴淞海口古今情形大略不殊惟 本朝海道较之元明尤为便捷商船驶驾亦更精详则承平日久往来熟习之故耳
海运论嘉庆十六年
高培源
转漕于海。肇始元至元之十九年。至二十六年。寿张尹韩仲晖奏开会通河。以通漕运。然岸狭水浅。不能负重。岁运仅数十万石。故终元之世。海运不废。及元季会通河淤。故洪武初转饷辽东。仍元海运。永乐初。户部尚书郁新奏请淮运。于是参用淮海二运。淮运浮淮入河。至阳武陆挽百七十里抵卫辉。以浮于卫。故又谓之陆运。然海运多险。陆运亦艰。自九年开会通河。至十三年河成。而海运始罢。隆庆以后。屡有河患。梁梦龙王宗沐诸人。请复行海运。尔时台谏诸臣。各有所见。是以议格不行。行而即罢。夫海运之险。夫人知之矣。顾有元一代行之。洪永二朝亦循其旧。廷臣无一异议者。习熟海运之道也。宋礼开浚会通河。本不欲废海道。三岁两运。与河并行。继以河运大通。不复更踵前议。我 朝康熙三十九年。清口淤垫。 圣祖仁皇帝曾以海运交部臣议奏。总河张文端鹏翮奏称淤塞之处。再以疏浚。来岁粮船。自是通行无误。既而闭六坝。浚运河。加帮运口至海滨两岸堤工。而运道通利。是以如其所请而止。我 皇上善继善述。 念河工。慎重 天庾。开浚黄淮海口。不惜百万金钱。以底治河之绩。而 睿虑周详。兼备变通于海道。 询洒带于大僚。为准古酌今之计。诚以东南漕运。既不可停运以治河。又不便陆转以济运也。夫江南正供。以石计者。二百八十余万。 国家颁常禄。给军实。救荒赈灾。咸出其中。若卤莽试之。以入瀴溟不测之渊。议者非斥为好奇。即指为尝试。夫斥为好奇似矣。然王宗沐旁门之说。张采后户之喻。未尝不以河运为正。以海辅河。即以奇济正。奇岂诡于正哉。海洋浩漫。惊飙駴浪。势所时有。又其间礐石彯沙。枝歧潭瀹。指为尝试。固无足怪。然去常论变。则断潢绝港。载舟覆舟。往往起于意外。苟能审其纡直。辨其险夷。万里汪洋安见无可遵之道哉。夫朱清张瑄之刱行海运也。其始无虑十五六返。行之十年。始复开新道。则非贸然任事。审矣。我 朝自江南以至直隶。沿海水师。每岁放洋巡哨。海径曲折。兵弁类能谙熟。欲行海运。宜令熟识之将弁。携带商船伙长。从南至北。测水势。辨沙色。自某至某。凡套岛屿。可以泊舟。可以避风。先为标识。绘成一图。乃仿王宗沐梁梦龙遗意。拨正兑十分之二三。按图试探。逮往返径熟。如先臣谷应泰所论。成山直沽。无异安澜。然后取岁运正额。法元人春夏二运之例。分番起运。将见峨舸巨艑。浃旬麇至。其视内河守浅。千夫纤挽。蚊负蚁行。则劳逸之不侔。固难以倍蓰计矣。
海道
海终古不变也。行海之道不能不变。江南大海。距天津四千余里。元人海运。十年之中。道凡三变。明初仍元故道。后人新开海道。见张采海运论中。其后间行海运。复自淮河出海。则有明海运。又不啻三变矣。我 朝东南漕艘。悉从会通河转运。惟关东商贩。必浮海以趋径易。即所经历。证以史志。五百年来。海道之变。有不能更仆数者。考元明出海。必由刘家港。今刘家港外。几淤为平壤。商舶悉进吴淞大口。则首涂之不同一也。元明运艘。自崇明三沙转廖角嘴。今廖家嘴淤浅。嘴内有大阴沙。与戏台沙相接。海舟不能出入。改由崇明之十。则出口之不同又一也。商船自老宝山嘴。行一千三百余里。有大沙从西南斜亘东北。长几千里。广二百里。而元史明史及其它志乘所记元明运道。未载此沙。则沙梗有前后之异也。元明自黑水洋。循绿水洋。即望成山。投威海卫挽泊。今未至成山百六七十里。曰石岛。居民稠密。篙工伙长。有无交易。而石岛之名。旧称荒僻。则地势有今昔之异也。成山昔称水深千尺。船不可近。为南北扼要。今与劳薛诸山。矗峙平地。则水陆已有变迁也。成山之外。通志详纪坞岛。今海中有小岛。称为小成山。腾波触激。潮驶如矢。而志乘不与鹿岛驼圈并列。则纪载亦尚有缺略也。自刘公岛至沙门岛三百余里。或西行至芝罘岛。转西北而至。或径指西北。不经芝罘。或由新河海口蓬莱岛。以至沙门。则同涂中又有歧涂也。总而论之。循内而行。沿山求。水多沙礁。朱清辈畏为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