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原奏立意未尝不善。而其事则窒碍难行。殆未能详思而熟计之也。按赋役之制。原有常经。东南则赋重而役轻。西北则赋轻而役重。昔人立法之初。本于用一缓二之精心。而权衡至当也。直隶为首善之区。民气良。皆知急公奉上。一百数十年来。办理差役。官民相安。从无贻误。近年来地方官奉行不善。不能于使民之际。寓恤民之心。而于差务复踵事增华。日形朘削。以致蠹役奸胥。藉端苛派。刁衿劣监。过事把持。遂至控案日多。而且流弊滋甚。该司有见于办差之弊。幡然思所以更张之。拟于每地一亩。摊征差银一分。其意在藉赋以收减差之实效。不知适藉差而添加赋之虚名。即如其法以行之。而累官病民之弊。仍不能免。窃恐殆有甚焉。臣请得而详陈之。查直隶通省。有按地亩出差者。有按骡马出差者。有按行户出差者。名色各不相同。行差即难画一。今欲比而同之。专于地亩摊派。是逐末者差轻。务农者差重。此不可行也。直隶赋额。有每亩征银一钱以上者。有征一二分至数分者。亦有仅征数厘者。地有肥瘠。故赋有等差。今若概以一分摊之。是差费与正赋相符。且较正赋倍增矣。失轻重而淆定制。此又不可行也。办差章程。各处情形不一。省北州县有旗三而民七者。有旗不办而民独办者。省南州县。有衿三而民七者。有衿不办而民独办者。历久相沿。竟成积习。今欲概以一分均派。恐豪强奸滑之徒。藉端启讼。转滋纷扰。且一郡与一郡。事例不同。一邑与一邑。章程互异。甚至一村与一村。情事亦不能相合。今欲执一法以绳之。恐不能强以相从。民不能从。事多掣肘。此又不可行也。春秋两差。派令州县办理。有一年一派者。有来年一派者。原在上司因地制宜。以纾其力。今若照赋加摊。必须按年完纳。致无宽暇之期。转不若轮流派差。得均劳逸。况派差折钱。民间称便。若令同正赋完纳。则必须逐一倾镕。其火耗解费。逐项加增。势将浮于所定之数。此又不可行也。至于中途驿站。每值护送饷鞘。递解狱囚。及往来差使过境。需用车辆。自一二辆至十数辆。或数十辆不等。不能不借资民力。派民出车。官给喂养。一呼即至。各邑亦有向定旧章。今欲一律官为备办。则一切皆须雇觅。差务吃紧。车户必恃以居奇。稍加裁抑。又必以勒掯累民上诉。民之情伪。官实难防。官既无权。民且益肆。此时虽出以重价。亦将不应。设有票差。恐滋贻误。地方官不敢误差。其力又不能备办。日久自必仍然派累。且恐派累滋甚。是既累官。又复病民。此更不可行也。再地方官派办差徭。果能留心民瘼。如零星小户。凋敝村庄。尽可加意抚绥。随时酌量减免。今若摊派于地。则征收既有定额。闾阎难免追呼。将恐贫乏农民。避差迁徙。转致地亩荒而不治。不惟无补于差。必致有亏于赋。此又不可行也。
凡州县征解正赋。例有考成。而每年尚多拖欠。不能全完者。今又加以每亩一分。无论事属创始。民多观望。即使踊跃输将。恐不肖官吏。视非奏销正赋。无关吏议。或竟那移侵蚀。全不报解。亦为事之所有。参之不可胜参。况遇水旱偏灾。正赋尚应蠲缓。岂差费独能照旧征收。如照旧征收。是差费转重于地粮。实为非例。若一例蠲缓。则遇有差务。又将何以处之。彼时上下交相诿卸。欲复旧章而不可得。此更不可行也。至直隶近年。多以派办不公。纷纷讦控。推原其故。非出于民之无良。亦非尽由于官之苛派。半因于户有优免本身丁银之文。影射包揽。或有以一人而兼其宗族者。或有本人已故。而延及子孙者。甚至串通书役乡保地方人等。朋比为奸。挟制官长。无赖之徒。又复因而效尤。以致殷户差徭日益减免。而穷黎仍岁以为常。年复一年。渐至苦累。此所以控案日多。而刁风愈长也。此时筹调剂之法。如恭届 大差。衿民自当一律遵办。其余杂差。则衿户准免本身一人。其影射包揽诸弊。概行严禁。有力而应当差之户。无计诪张。无力而不避差之民。可免烦琐。如此则以有余补不足。似为持平。臣愚以为自古有治人。无治法。立政贵持大体。无事纷更。守土重在得人。自臻治理。现惟有严饬该管道府。各就地方情形。并向来办理旧制。随时斟酌。妥为布置。一有差务。即严查各州县。如有能体恤民艰。公平允协之员。据实保举。以示鼓励。有听信书役。任意浮派苦累者。立即指名。纠参治罪。勿稍姑容。若有劣衿。藉端包揽。刁民串通妄控者。即当秉公研审。按律严惩。不得稍从宽纵。是黜贪墨而杜诛求。民生可裕。除稂莠以去扰害。民困可苏。务期畿辅之内。百姓返朴还。大小臣工。莫不砥砺廉隅。共襄 圣治。固不在明设科条。更张旧制也。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理合恭折奏闻。
均徭文
张杰
窃惟 国家所以设立州县者。为牧民计耳。牧民之道。莫贵于平其政。持之以公。而役民为尤要。古者役民之法。莫详于周小司徒一职。稽人民以察其多寡虚实。畜产以权其贫富有无。尤必先均土地。别其宽狭硗腴。无轻重厚薄之不齐。奏汉以来。役法屡更。惟唐租庸调之法。最为近古。其法每夫受田一顷。租调之外。每岁定役二十日。不役则日为绢三尺。谓之庸。其后杨炎为相。作两税之法。而租庸调之名遂泯。宋化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