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10-皇朝经世文编-清-贺长龄-第360页

丰收。而钱粮停征。恐有于昏丧食用之间。以当用而或过用者。即烧香赛神之陋。以不当用而妄用者。迨至明年丰歉未定。而一岁并征二岁之粮。其果丰也。犹恐不足。其或歉也。断不能支。臣请于九月为始。许令州县。开柜征粮。听民之便自行输纳。其州县官吏止许出示劝输。不许行一票出一差。于  皇上停征之恩毫无所碍。而良民之踊跃急公者。得以先完本年之粮。不至耗有用为无用。以免明年新旧二粮并征之累。似于公私均为有益。此臣一得之愚。可否采择。伏乞  敕部议覆施行。
病起与蓟门当事书 
顾炎武
天生豪杰。必有所任。如人主于其臣。授之官而与以职。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故一病垂危。神思不乱。使遂溘焉长逝。而于此任已不可谓无尺寸之功。今既得生。是天以为稍能任事。而不遽放归者也。又敢怠于其职乎。今有一言而可以活千百万人之命。而尤莫切于秦陇者。苟能行之。则阴德万万于于公矣。请举秦民之夏麦秋米及豆草。一切征其本色。贮之官仓。至来年青黄不接之时而卖之。则司农之金固在也。而民间省倍蓰之出。且一岁计之不足。十岁计之有余。始行之于秦中。继可推之天下。然谓秦人尤急者何也。目见凤翔之民举债于权要。每银一两偿米四石。此尚能支持岁月乎。捐不可得之虚。计犹将为之。而况一转移之间。无亏于国课乎。然恐不能行也。易曰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至于势穷理极。河决鱼烂之后。虽欲征其本色。而有不可得者矣。救民水火。莫先于此。病中已笔之于书。而未告诸在位。比读国史。正统中尝遣右通政李畛等。官粜米得银若干万。则昔人有行之者矣。特建此说。以待高明者筹之。
卷三十户政五赋役二
配丁田法辨 
董以宁
田有定者也。而丁无定者也。古者计口受田。大约田多于丁。而有莱有易。至后世生齿日盛。而丁率多于田。总不能各配以一顷也明矣。明邱文庄浚。患民贫富不均。议以丁配田。使丁占一顷。即以定差。且欲一年为限。论者以为良法。惜其不行。而愚则非之。夫田而既不能授之于官。则凡丁多田少者。非不欲买也。必其欲买而不能者也。而一年之间。欲令买足其数得乎。至丁少田多者。许卖而不许增是[已](己)。但彼固连阡累陌。而丁多者又或苦于贫寠。不能各出其赀以易之。但可禁之勿增。其可夺之使减乎。即曰田多者。以二顷视一丁。出钱雇役。田少者。以二丁视一顷。出力当差。亦具通变之法。然必使丁少者所余之田。与田少者所余之丁。合一县计之。适如其数。而后可行也。不则难配也。若随其多寡以配。不必尽出于一顷乎。以有定之田。配以无定之丁。是一户增丁。即将一县所配之田数。每岁必为一易。而后常均也。不则仍非配也。不可行也。况行之数岁。版籍相淆。推排无术。田少丁多者。势必隐匿其丁。而不肯出自有之身。以代劳于甲户矣。而田多丁少者。又乐得伪增其数。以窃保未鬻之田。而徐待之子孙。纵役均而天下之为贫为富。终未常均也。亦视田起役。视丁起徭。而毋配焉可矣。欲民之富者速贫。管商勿忍。欲民之贫者忽富。尧舜不能。恐文庄复起。亦难置辨也。
江北均丁说 
盛枫
经国之大计曰财赋。财赋之所出曰江淮。江淮之所以甲于天下者。士沃饶而人能尽地利也。人知尽地利之职在于农夫。而不知通催科之法在于富民。故天下之富民阴受其利。而阳辞其害。此其弊莫甚于丁。而丁之害莫甚于江以北淮以南。何者。区方百里以为县。户不下万余。丁不下三万。其间农夫十之五。庶人在官与士夫之无田。及逐末者。十之四。其十之一。则坐拥一县之田。役农夫。尽地利。而安然食租衣税者也。今田税而外。举一县之丁课。征什一于富民。宽然而有余。其十之九。非在官则士夫也。否则逐末者也。其最下。则农夫之无田者也。彼既以身役于官。焉能复办一丁。士夫既委身  朝廷。亦当不附此例。逐末者贸迁无定。且骫于法外以求幸免。势必以十九之丁。尽征之无田之贫民而止。贫民方寄食于富民之田。值丰岁。规其赢羡以给妻子。日给之外。已无余粒。设一遭旱潦。尽所有以供富民之租。犹不能足。既无立锥以自存。又鬻妻子。为乞丐。以偿丁负。为吏者。上格于国课。下迫于考成。且为刳肉补创之计。鞭棰囚系。忍见其转死流亡。故逋赋愈多。而贫民愈困。或曰如子言。将令朝廷尽蠲丁课耶。曰。非也。今试总一县之田税。按亩为科。会要之得若干。又总一县之丁课。编户为籍。人赋之得若干。其丁课之数。常不及田税三十分之一。又以一县之丁课。均之田税中。常不及五厘。以上农夫一亩之所获。通丰耗而权之。富民之入。恒不下一石。即于税外稍为溢额。不为大病。而使贫民尽免一切之供输。岂非穷变通久之道耶。或曰审尔。古之人何不为此。日晋时计丁户调并行者。以有限田之法。天下无无田之人。以丁耕田。即以田之所入输调。故两不相左。五季大乱。江淮以北。转徙而南者。不知几千万户。故江南置侨郡甚多。而淮北河南。至数百里无人烟。此时患在土满。土满之患。惟恐愚民之为游惰。严其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