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册以田为经。以人户为纬。黄册以人户为经。以田为纬。人户有消长。田无消长。编审以丁田为宗。用两税之长。去两税之弊。所谓因势利导。随时立法。而不失古圣人底慎之意者也。顾法久弊生。万历初。以天下困于丁徭杂泛。乃行一条鞭法。头绪归一。民甚便之。崇祯中。江南里甲。如仓头北解。无不破家。鼎革以来。首改白粮为官解。次改仓头为图兑。而江南于是无重累。康熙二年行匀图法。总计每县图甲田地。截数均编。推而行之。与隋唐均田相似。法亦善焉。虽然。今天下之势。积重在银。积轻在田。何以言之。古者粟米布缕力役。视民之所有。土之所产而征之。间有折征。所以权一时之轻重。非定额也。而唐之庸钱。宋之免役钱。始以钱为额。然惟役折钱。赋不折钱也。明季条鞭。始以银为额。然条鞭征至七八分。不碍有司考成。是于税粮徭杂项中。犹存用缓之义也。今起运存留裁扣。总作十分。未完分厘。俱在参处之例。且条鞭既并杂泛而征之矣。故原编存留。所以免杂泛之役。今皆裁作正赋起运。则杂泛不得不更派。是故征愈急则银愈贵。银愈贵则谷愈贱。谷愈贱则农愈困。农愈困则田愈轻。田者民之所依。国之所宝也。而积轻之势至有弃如敝蹝者。有视如毒螫者。呜呼。岂谋国固本之道乎。周子曰。天下势而已矣。势轻重也。识其重而亟反之可也。谋国者。诚能审势而权其平。则不失底慎之意。而赋役无病矣。
钱粮论上
顾炎武
自禹汤之世。不能无凶年。而民至于无饘卖子。夫凶年而卖其妻子者。禹汤之世所不能无也。丰年而卖其妻子者。唐宋之季所未尝有也。往在山东。见登莱海之人。多言谷贱。处山僻。不得银以输官。今来关中。自鄠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至征粮之日。则村民毕出。谓之人市。问其长吏。则曰一县之鬻于军营而请印者。岁近千人。其逃亡或自尽者。又不知凡几也。何以故。则有谷而无银也。所获非所输也。所求非所出也。夫银非从天降也。廾人则既停矣。周礼地官司徒廾人廾古矿字海舶则既撤矣。中国之银。在民间者。已日消日耗。而况山僻之邦。商贾之所绝。虽尽鞭挞之力以求之。亦安所得哉。故谷日贱而民日穷。民日穷而赋日诎。欠逋则年多一年。人丁则岁减一岁。率此而不变。将不知其所终矣。且银何自始哉。古之为富者。菽粟而已。为其交易也。不得已而以钱权之。然自三代以至于唐。所取于民者粟帛而已。自杨炎两税之法行。始改而征钱。而未有银也。汉志言秦币二等。而银锡之属。施于器饰。不为币。自梁时始有交广以金钱为货之说。宋仁宗景佑二年。始诏诸路岁输缗钱。福建二广易以银。江东以帛。所以取之福建二广者。以坑冶多而海舶利也。至金章宗始铸银。名之曰承安宝货。公私同见钱用。哀宗正大间。民但以银市易。而不用铸。至于今日。上下通行。而忘其所自。然而考之元史。岁课之数。为银至少。然则国赋之用银。盖不过二三百年间尔。今之言赋。必曰钱粮。夫钱。钱也。粮。粮也。亦恶有所谓银哉。且天地之间。银不益增。而赋则加倍。此必不供之数也。昔者唐穆宗时。物轻钱重。用户部尚书杨于陵之议。令两税等钱。皆易以布帛丝纩。而民便之旧唐书穆宗纪元和十五年八月辛未兵部尚书杨于陵总百寮钱货轻重之议取天下两税榷酒盐利等悉以布帛任土所产物充税不征见钱则物渐重钱渐轻农人见免钱卖匹段请中书门下御史台诸司官长重议施行从之吴徐知诰从宋齐邱之言。以为钱非耕桑所得。使民输钱。是教之弃本逐末也。于是诸税悉收谷帛紬绢。是则昔人之论取民者。且以钱为难得也。以民之求钱为不务本也。而况于银乎。先王之制赋。必取其地之所有。今若于通都大邑。行商集之地。虽尽征之以银。而民不告病。至于遐陬僻壤。舟车不至之处。即以什之三征之。而犹不可得。以此必不可得者病民。而卒至于病国。则曷若度土地之宜。权岁入之数。酌转般之法。而通融乎其间。凡州县之不通商者。令尽纳本色。不得已以其什之三征钱。钱自下而上。则滥恶无所容而钱价贵。是一举而两利焉。无蠲赋之亏。而有活民之实。无督责之难。而有完逋之渐。今日之计。莫便乎此。夫树谷而征银。是畜羊而求马也。倚银而富国。是恃酒而充饥也。以此自愚。而其敝至于国与民交尽。是其计出唐宋之季诸臣之下也。
钱粮论下
顾炎武
呜呼。自古以来。有国者之取于民为已悉矣。然不闻有火耗之说。火耗之所由名。其起于征银之代乎。此所谓正赋十而余赋三者与。此所谓国中饱而奸吏富者与。此国家之所峻防。而污官猾胥之所世守以为子孙之宝者与。此穷民之根。匮财之源。启盗之门。而庸在位之人。所目而不救者与。原夫耗之所生。以一州县之赋繁矣。户户而收之。铢铢而纳之。不可以琐细而上诸司府。是不得不资于火。有火则必有耗。所谓耗者。特百之一二而已。有贱丈夫焉。以为额外之征。不免干于吏议。择人而食。未足厌其贪惏。于是藉火耗之名。为巧取之术。不知起于何年。而此法相传。官重一官。代增一代。以至于今。于是官取其赢十二三。而民以十三输国之十。里胥之辈又取其赢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