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10-皇朝经世文编-清-贺长龄-第1191页

势奔注堰盱。将五坝更难防守。且自东南复转东北。水势湾环力减。又何能使之畅出清口。是未获助清之利。先不免停淤之虞。臣故以五坝为至急之务。当聚精会神。专力于此。上年堰盱仅加高砖工二层。尚不足以资抵御。似应添砌石工四五层。务使灰浆充足。以臻稳固。于石工后坡土工。亦加高培厚。以资捍卫。至五坝底现俱低洼。则应升高。以免泄水过盛。而由湖出清口之引河五道。亦须挑浚。一律深通。总期湖水畅出清口。悉力敌黄。黄水不能倒灌。而顺流直下。即可淘刷河身以入海。是欲通运河。保护淮扬。其关键则总在洪湖。宜节省毛城铺海口等工之费。并力而营高堰石工。慎守五坝。不轻易宣泄。实治河急切要务。
海口长堤之工现有成效其论毛城铺减黄之害及慎守五坝之要则皆得之然河身不低而专事清口亦未为治本之策也
请办高堰碎石坦坡疏嘉庆十三年 
吴璥
窃照江南洪泽湖。周围四百余里。浩瀚汪洋。全赖一线长堤。为淮扬保障。每遇西风大作。浪涌如山。石工动即掣卸。不惟逐年补筑。糜费滋多。万一刷透土堤。淮扬亿万生灵。将何依赖。关系之大。无有逾于此者。岂可不亟图捍卫之计。欲图捍卫之计。惟有碎石坦坡。方能经久巩固。水性至柔。激之则刚。石堤壁立陡竣。怒涛撞击。倾圮堪虞。若遇碎石坦坡。虽巨浪掀腾。其来也不过平泼而上。其退也旋即顺势而下。其怒既平。其力自弱。坦坡不动。石堤自无掣卸之虞。臣向来留心采访。众论佥同。淮扬士民。尤无不称为最善之策。并闻近年高堰。会试筑坦坡数段。屡经风暴。总未塌动。即其明验。若通身皆有坦坡石工。何能冲塌。前河臣靳辅曾云障淮以汇黄者。功在堤。而保堤以障淮者。功在坦坡。诚至当不易之论也。或云碎石坦坡。需费更大。臣再四思维。堰盱石堤。共长一万七千余丈。每年风暴掣塌。少则数百丈。多则一二千丈。积而计之。不出十数年。而旧工皆易新工矣。其补筑之需。以一年两年而论。不觉其多。以十年二十年而计。竟系普易石堤。较之碎石坦坡。所费更大。况新工仍不免续塌。新旧石工。相循补筑。迄无已时。浪掷金钱。其数尤不可胜计。且补筑之费。尚在其次。而塌卸之险。实属非常。同一费也。与其多费而担险。何如多费而求安。惟克期赶办。势所难行。若酌量缓急。多分年限。则钱粮既易筹划。人手亦可从容。查堰盱大堤。凡适当湖心。受风最大。冲塌最多。其余尚不至过险。应查明重之处。共长若干丈。先行兴办。每年能办若干。几年即可竣事。则至险之处保守无虞。大局已可稍定。再将次险之工。择其臌裂残损者先办。现尚完整者后办。如此分别缓急。以次举行。约计险要残坏之工。三五年内即可先竣。功已过半。此外受风较轻。而堤尚坚整者。即再迟数年办竣。亦可无碍。总计则费繁。分年则费简。似此筹措尚不甚难。虽年分既多。功效亦缓。然办一丈即有一丈之益。办一年即有一年之效。得尺得寸。日起有功。一经告成。淮扬永无大患。而高堰有恃无恐。五坝即可坚守。不特全力蓄清。可免倒灌。而高宝以下十数州县。频年被淹之区。亦得共享丰享之利。所裨益于民生漕运。实非浅鲜也。至坦坡每年修费。亦不可少。或又有以此为难者。然石坡与土坡不同。土易汕刷。而石质坚重。又系坦坡。水过无力。间或荡激坍卸。为补填。即完整如旧。所费无多。即如徐城一带。临黄碎石工程。已阅多年。不过间有移卸。无须大修。且石块即卸入水中。亦不能漂淌远去。断无虞其填占湖也。或又以石堤外有碎石堆积。倘若石堤之下。椿朽坍塌。难以拆修。此亦所当虑及者。但椿木有碎石拦御。风浪亦所不及。即使年久朽折。而外有碎石拥护。石工不能坍倒。止于坐蛰欹斜。不修亦无妨碍。酌修亦易整齐。臣通盘筹划。似属经久可行。仰恳  敕下江南督河诸臣。再为博访熟商。确切估计。究竟需费若干。分限几年。可以蒇事。以及如何筹划。如何酌办。有无窒碍难行之处。悉心妥议具奏。
此所谓补救弊之办法也
请办高堰碎石坦坡疏嘉庆十三年 
御史徐寅亮
伏查江南督臣铁保等。条陈南河修防各工。 钦命协办大学士长龄等。履勘筹办。现在一切工程。俱可于秋汛后节次办理矣。窃查该督等条奏应修各工筑堤修坝等事。俱关紧要。惟于原议高堰碎石坦坡一节。未曾筹及。或因去年甫经奏停。未便再议。然蓄清刷黄。专在固守高堰。高堰不固。一遇盛涨。必开五坝。不但淮扬被灾。清水出口势弱。刷黄无力。且为全河之忧。此理固人所共知也。高堰日见残损。近年来每遇西风急浪。动辄坍掣。至二三千丈不等。设有一处击通。淮南民命。尽付波浪。运道盐课。亦有梗阻。且恐淮水南流。河蹑其有。三渎混一。为患更不胜言。此理亦人所共知也。该督等议筑高堰坦坡。实得全河关键。以柔制刚。其法最善。近日堰工屡有掣卸。其已做坦坡处所。风浪冲击。至坡则平。成效显然。众目共。若全河俱得坦坡外护。则重门保障。巩于金汤。五坝可以永闭不开。清水可以全力刷黄。淮扬可以长登衽席。此诚万世之永图。而目前之急务也。惟是前日商捐三百万。原为办理坦坡之用。今已挪用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