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宽四五百丈。名为南尖。口门北首有滩。约宽七八百丈。名为北尖。自南尖至北尖。两滩之间。约宽一千五六百丈。即黄水出海口门。水底有暗滩。与南北两滩相连。即所称拦门沙也。潮长时。南北尖亦漫入水中。潮退后。南北尖始露出水面。其中间千余丈之横滩。乃系河水。由此滔滔外注。水深四五六尺不等。测探横滩之外。递深入海。渐不可测。横滩之内。水势自八九尺递深至一丈三四尺。此滩形如鱼背。与石滚坝相似。以滩内一丈二三四尺之水。仅能于滩脊上过水四五六尺。计有七八九尺水为滩所拦阻。不能过去。是积沙拦门海口高仰之说。诚非虚语。但滩下之水虽拦住数尺。而滩上究有四五六尺可过。将来黄水加长。出水亦必随之加多。且宽至一千余丈。以宽抵深。过水亦不为少。此臣亲督道将等逐一察看。乘舟测量。得其备细。并细询土人渔户。所言皆同。看来口门高仰。洵属凿凿可据。而水仍浩瀚东流。亦显然可见。尚非竟至阻遏如传闻之过。此现在海口过水无阻之实在情形也。臣与文武各员。反复熟商。欲使海口深通。惟有疏挑横沙及另筹去路之两策。今细察情形。如能将横沙挑除。自属大畅。但潮汐往来。每日两次。人夫固不能立足。船只亦不能停。若用混江龙铁篦子系于大船尾。抛入水中。潮长则涌之而上。潮落则掣之而下。险不可测。力无所施。是海口非人力所能挑浚。断然无疑。
至改道一说。北岸土性胶结。从前所挑之马港河二套。俱未有成。旧迹具在。臣复从南岸查勘。尽系平滩。亦无建瓴之势。且附近无通海港口。又属难行。因思或挑现在之口门。或筹另辟之去路。如果有良法。必可成功。即多费数百万帑金。量 圣慈亦所不惜。臣何敢畏难因循。无如细察形势。实无善策。岂容虚掷金钱。臣采访舆论。海沙固不能以人力起除。而水力如果涌急。亦未尝不可刷动。即如萨载查奏时。已称口门仅水深八九尺至四五尺。至今仍属相仿。且康熙初年。即以横沙为虑。百数十年来。通塞靡定。若竟存而不去。不知积高若干。是以前人总主束水攻沙之说。究属不易之论。今查从前旧海口。本即在云梯关下。迨后淤出一百五十余里。至王家港入海。后又接生淤滩四十余里。至新淤尖以下。始为海口。淤滩愈长。海口愈远。且河身节节湾曲。未免兜水。以致出海无力。此乃壅滞不畅之一病。而南岸之黄混嘴为尤甚。盖黄泥嘴纡曲兜湾。形如荷包。周围长五十三里。而上下口对直滩面仅四里零。计纡缓十倍有余。溜行无力。沙即易停。是以黄泥嘴之上。水势较浅。而黄泥嘴之下。水势较深。其为此处兜溜缓滞。可以概见。臣与道将厅营等悉心筹议。应将黄泥嘴两湾相对处。挑挖引河。使之取直而行。自必遄流迅注。又吉家浦于家港倪家滩宋家尖等处。挺出滩嘴。溜行纡缓。亦应挑切顺势。庶可迅流舒展。如此因势利导。俾无兜阻。则出海奔腾。有力可期。海口渐掣渐深。虽非一劳永逸之图。似尚属补偏救弊之法。
此海口未接筑长堤时情形疏末办理尚未得要领
海口无庸改由二套疏乾隆五十二年
李世杰
窃查上年 钦差大学士公阿桂奏言。欲清上游。先疏下游。从前云梯关外。即系海口。百余年来。关外涨成沙地。海口距云梯关已有三百余里。黄水至此。再无关束。势不能如前迅速消纳。但此数百里浮沙。既不能效前人筑堤束水之法。若集夫疏浚。则潮汐往来。势难驻足。且万夫之所挖。不敌一潮之所壅。查云梯关下二套堤外地方。为北潮河归海之路。乾隆四十一年。二套堤工冲开。黄水曾由此入北潮河尾归海。与现在海口并行二年。嗣因马港堤工未筑。恐淹及安东民田。仍行堵闭。是此时疏浚下游。莫若于二套迤下开挑引河。于大汛时开放。使多一分泄之路。则上游自更畅达。若果冲刷宽深。将来黄水竟全掣由兹东注。则较现在海口。既近二百余里。且并无淤沙。改作海口。更可得久远之利等语。本年七月。复奉 上谕。洪泽湖水势。既经盛涨。自应即令由二套引河归海。但前此所开二套引河较窄。若能挑挖深通。并照原拟堆筑子堰之处。一律展宽。俾资容纳。使河内清水顺注。由此入海。或能将二套渐加冲刷。走成熟路。将来豫省合龙。大溜仍归正河之后。清黄汇合。竟可从二套引河下注归海。更为便捷。倘溜势未能全行逼入。或再于三套旧地。酌筑拦黄坝一道。约拦水势。使大溜全趋二套引河。自更得力。钦此。查二套引河。前于伏秋大汛盛长时。普漫皆水。今虽逐渐归槽。周围尚属沙淤。臣等现在测量。系派员乘坐小船。挨次丈。两岸不能立足。须俟霜降水落。岸土涸干。方能确估施工。此二套引河之现在情形也。至正河内建筑拦黄坝一事。查河防志载康熙间。前河臣董安国等创筑拦黄坝。使由马港河。旋致黄水倒灌。清口淤塞。上游溃决。淮扬常受水患。劳费罔效。后于康熙二十九年。河臣张鹏翮陈奏。堵闭马港河。将拦黄坝尽行拆去。正河下游。开浚深通。刷宽百丈有余。滔滔入海。沛然莫御。荷蒙 圣祖仁皇帝赐名大通口。即今之归海尾闾。今测量该处正河。现宽二百一十二丈至三百四十五丈不等。较之康熙年间。宽至三倍。中泓水深一丈五六尺至二丈六七尺不等。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