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7-皇朝经世文续编-清-盛康-第917页

授教官。请本州岛乡先生为之。陆氏世仪曰。教官不当有品级。亦不得谓之官。盖教官者。师也。师在天下则尊于天下。在一国则尊于一国。在一乡则尊于一乡。无常职亦无常品。惟德是视。顾氏炎武曰。师道之亡。始于赴部候选。又曰。教官必聘其乡之贤者以为师。而无隶于仕籍。昔贤论说如彼。今时情事如此。愚以为惟合书院学校为一。而后师道可尊。人材可振也。移书院于明伦堂侧。建精庐可容一二百人。郡县主之。省会则督抚学政主之。春秋祀事及学政试事。归州县。出纳琐。领以城绅。合通学之人而教之。举贡愿至者与焉。同其甲乙。童生则简其尤者与焉。异其甲乙。择师之法。勿由官定。令诸生各推本郡及邻郡乡先生有经师人师之望者一人。官核其所推最多者聘之。不论官大小。皆与大吏抗礼。示尊师也。厚诸生廪饩。居院者为内课。使足以代训蒙。不能居院者为外课。半之。月官课一。亲诣以重其典。有事则改日。师大课一。小课一。家远又不能居院者为课。季一课。不给饩。非游学连三季不至者。山长告于学政而黜之。有败行亦然。小过降童舍。期而复之。笃疾给冠带。愈而复之。其黜涉略用宋元明三舍积分法而变通之。法以大课名次并计。以得数少多为先后。造积分册。随课升降。岁终简其积分居最而品行亦优者数人。送学政参定之。以次贡入太学。经岁科十试。凡十五年而出书院。愿留者仍听。行之数年。文风不日上。士习不丕变者。未之闻也。或曰。文风固进矣。士习何与焉。曰。亦在择师得人而已。师得其人。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芳臭气泽之所及。有潜移默化于不自知者。夫闻风犹将兴起。况同堂乎。且夫观人之法。不惟暂惟常。不惟显惟微。不惟矜惟忽。而能见于常于微于忽。独有朝夕与居之人。责之以保举。其有滥焉幸焉者鲜矣。岂与夫一人之荐牍。一日之文字。所可同年语哉。于是太学中人。皆天下之选。非一百八金之流可比。司成诸职。必极天下之选。始足副人望。亦宜由诸生公推翰林官请简。列屋以容千人为率。廪之如郡县。居监读书三年。与之官。所谓天下文章莫大于是。彬彬乎盛矣哉。
学官论 
王宝仁
古无所谓学官也。古无人不学。无官不与于学也。唐虞契敷五教。又有典乐后夔。其所教皆学之事。则契与夔皆可谓之学官也。周礼司徒掌邦教。以佐王扰邦国。其属有乡师乡大夫等官。宗伯兼掌礼乐。大司乐及大胥小胥隶之。自王公卿大夫之子以达于士。无一自外于教。下而州闾族党之民。亦皆有官教之。故曰无人不学。无官不与于学。而非别有所谓学官也。此古之制也。后世则不然。内官六部九卿而外。国子监设祭酒司业。仿古司成之职。其属有助教学正学录。直省则督抚司道府州县。而专主学校事宜者。有提督学政。其府州县别设学官。曰教授。曰学正。曰教谕。曰训导。教授学正教谕训导。不得干预地方公事。专管学中诸生。故人统称之曰学官。夫官以学名。必其学无不通。而后可当此职矣。学无不通而当此职。则虽不得干预公事。而凡府州县所司。莫非其学之所及矣。乃为学官者。不尽从事于学。第乐其职之闲。不厌其分之卑。阘无能之士。以及耄老不堪者。俱得乎其列。其曾任有司而不称职者。或贬之使居此官。于是人辄相訾曰学官学官。而为学官者。亦不思官之何为系以学。与夫学之谓何。竟若学官之本自尔尔者。毋乃不自顾重。而忘乎吾学之固有在也。嗟乎。古非学官。而无乎不学。今虽学官。而无所为学。然则世之居官而名不符其实者。岂独学官乎哉。
采风札记各卷小序         
李联琇
圣贤之垂训远矣。六经语孟及宋五子之书。于修己治人之道。何所不具。吾今日在官。所为朝以考政。昼以职。夕以计过。无憾而后即安者。即匡居诵读之时。由是而朝以考德。昼以修业。夕以计过。无憾而后即安者也。似不必别有所谓官箴。若夫前事之师。亦备见于名臣言行录矣。而吾为采风者告。则不必远取。而第于近人绪论。采其有关于教化之司者。辑之以为训。而家修不与焉。涉夫他职者亦不与焉。惟其近而切也。抑有不能不取诸近者。提学之职。非古有之也。着官箴。 考试之为政。日聚千人而出入之。欲使人人情伪昭陈。日进千卷而分合之。欲使卷卷妍媸毕见。夫亦心剿而力瘵矣。而乘其隙。利其疲。以作奸而牟利者。大都即其所任用之人也。吾孤立于上。牢闭于内。彼同而我独。彼暇而我劳。彼闇而我彰。彼活而我窒。察之不易察。防之不胜防矣。惟先定其规模以从事。使立程不易。而妙用随时。则察之有由。防之无扰。善乎诸葛君之言曰。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夫考试独可无制欤。着立程。 学政全书。参之礼部则例。载在功令。成法共遵矣。然有治人无治法。天下人皆奔役于名利两途。而伺应官府之人。则并不为名而专为利。惟其知法。愈以玩法。而情獘丛于其间。安得所谓治人而信任之。惟深悉其獘。则有以密防其罅。而非躬行心得。亦不能烛照数计也。说命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惟由行而知者。言之亲切而有味。虽胪举琐谈。皆非无用。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