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圣人为之师。吁。孔孟而不遇时。使孔孟而遇时。则将复学校于成周之盛。又安率其徒日仆仆于风尘内也。秦汉以降。教人之法愈失。士之有志于学者。或不得所师承。于是始执业远出。思以博求当世名人。聆其所传之绪。士当斯时。苟伏处里门。大率荒僻固陋。不为当世齿。然则士之游而学。而非游几无以善其学者。岂非庠序之教不立。而师儒之官或名存。而实不足厌人意欤。余友吕子介存。年逾冠。一日忽舍其家人来游京师。问其求。曰无所为。问其行。曰吾沿湘泛潮。逾于江河。达于燕。将驰乎齐鲁之郊。遂放乎吴越以归也。君之游可谓壮哉。其意。盖亦将博求有道之人。与之上下议论。归而就学。以补其不逮也。余之陋。无所可益于君。而独以慨教人养士之法。今有异于古所云者。顾其异又不自今始也。然则君之行其安能以已乎。于其别。因书之以为赠。
不系舟尺牍跋
邓瑶
吴朴名明府权麻阳县令。公余取诸友人手札。汇为数册示余。余披览一过。喜其中可取者得二札。一曰居官当以爱民为要。大抵宽一分则百姓多受一分之赐。其一曰某簿书之暇。读书自娱。于盈虚消长得失之道。颇有体会。又云居官不欠官钱幸矣。若欲积财以贻子孙。何若积德以贻子孙。愿共勉之。余览之嗟叹。以为二君之言。盖有道之言也。且千里寄书。恳恳规劝。于友朋忠告之道。庶几得之。尺牍中忽尔得此。不啻披沙砾之场。而获良金。杂燕雀之俦而祥凤也。常以为人生必得贤师友一二人。相与终始周旋。闻善加劝勉。有过相规戒。穷通聚散。常有其人存胸目闲。使己之一言一动。不敢侈然自肆。然后学成。
卷八 治体一原治上
默觚下
魏源
治篇一
人有恒言曰才情。才生于情。未有无情而有才者也。慈母情爱赤子。自有能鞠赤子之才。手足情头目。自有能捍头目之才。无情于民物而能才济民物。自古至今未之有也。小人于国于君于民。皆漠然无情。故其心思智力。不以济物。而专以伤物。是鸷禽之爪牙。虿之芒刺也。才乎才乎。诗曰。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人有恒言曰学问。未有学而不资于问者也。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绝世之资。必不如专门之夙习也。独得之见。必不如众议之参同也。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合四十九人之智。智于尧禹。岂惟自视欿然哉。道固无尽藏。人固无尽益也。是以鹿鸣得食而相呼。伐木同声而求友。
读皇皇者华之诗。喟然曰。为此诗者。其知治天下乎。一章曰周爰咨诹。二章曰周爰咨谋。三章曰周爰咨度。四章曰周爰咨询。世固有负苍生之望。为道德之宗。起而应事。望实并损者。何哉。以匡居之虚理验诸实事。其效者十不三四。以一己之意见质诸人人。其合者十不五六。古今异宜。南北异俗。自非设身处地。乌能随盂水为方圆也。自非众议参同。乌能闭户造车。出门合辙也。历山川但壮游览。而不考其形势。阅井疆但观市肆。而不察其风俗。揽人材但取文采。而不审其才德。一旦身预天下之事。利不知孰兴。害不知孰革。荐黜委任不知孰贤不肖。自非持方枘纳圆凿而何以哉。夫士而欲任天下之重。必自其勤访问始。勤访问必自其无事之日始。皇华之诗知之矣。
自古有不王道之富强。无不富强之王道。王伯之分。在其心不在其也。心有公私。无胡越。易十三卦。述古圣人制作。首以田渔耒耜市易。且舟车致远以通之。击柝弧矢以之。禹平水土。即制贡赋而奋武。洪范八政。始食货而终宾师。无非以足食足兵。为治天下之具。后儒特因孟子义利王伯之辨。遂以兵食归之五伯。讳而不言。曾亦思足民治赋。皆圣门之事。农桑树畜。即孟子之言乎。抑思屈原志三后之纯粹。而亦曰惜往日之曾信兮。国富强而法立。孔明王佐之才。而自比管乐乎。王道至纤至悉。井牧徭役兵赋。皆性命之精微流行其闲。使其口心性躬礼义。动言万物一体。而民瘼之不求。吏治之不习。国计边防之不问。一旦与人家国。上不足制国用。外不足靖疆圉。下不足苏民困。举平日胞与民物之空谈。至此无一事可效诸民物。天下亦安用此无用之王道哉。诗曰。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工骚墨之士。以农桑为俗务。而不知俗学之病人。更甚于俗吏。托元虚之理。以政事为粗才。而不知腐儒之无用。亦同于异端。彼钱谷簿书。不可言学问矣。浮藻饾饤。可为圣贤乎。释老不可治天下国家矣。心性迂谈。可治天下乎。诗曰。民之质矣。日用饮食。
为治者不专注其大。而但事节目。则安危否泰之大端。失之目睫矣。用人者不务取其大。而专取小知。则卓荦俊伟之材。失之交臂矣。故为国家厘细务百。不若定大计一。为国家得能吏百。不若得硕辅一。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不以剚剧理繁塞艰巨。国于天地。有与立焉。斯见小欲速之弊祛。而百年苞桑之业固也。诗曰。出话不然。为犹不远。
天地之生才也。予之齿者去其角。两其足者傅之翼。是以造化无全功。阴阳无全能。以虞廷五臣皆圣人之材。而明刑教稼。治水典冑。终身不易其官。吾知孔子用世。必不使游夏司繁剧。而由求典文章。必不使曾冉专对使命。而宰赣师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