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敷停泊。就船过船。无需脚费。惟海运之事。海船之舵水。先须粮艘之运丁。盖粮艘虽省北行牵挽之劳。实非本愿。一则自置货物。不能带北消售觅利。二则带运之客货。不能到北交代。三则北坝回货。不能携带转运。四则舵水身工已给。不能追回。五则回空过早。闲空之日。水手口食无资。不能不为周。再追其所得津贴。以为海运水。不特有名无实。于事无济。且恐情极生变。别滋事端。或不便竟置不论。则或由该本省分年扣缴。宜责成各该省粮道议详核办。至北坝交兑。则旗丁积习相沿。包与舵工。并不亲身赴北。至北坝者。不过办事旗丁数人。漕船系属官物。必须责令原来舵水管驾回次。以为下年新运地步。则江广之米。既经海运。仍责令旗丁赴北交兑。乘坐海船。既恐不谙。令其陆行。途次避匿。孰为管理。即令至北。推诿规避之獘。不可胜言。而商船祇能运米。不能交官。祇能抵津。不能抵坝。祇能交米。不能贴费。若吏胥花户。仍照粮船之例。需索挑斥。于事实多隔碍。则在北如何兑收。存贮何处。作何驳运。必需 钦派公正大员。及御史监察。严禁需索。一破向年积习。俾免累之处。应请筹议具奏。请 旨遵行。
至大小沙船。江南沿海州县皆有。殷实之商。有一家数十号者。会于上海。牙行船埠及该处豆行。熟悉情形。就彼雇募。事有归宿。特恐办理不善。船户人等。不知公平交易。与民间买卖无异。稍为惊惶。即行避匿推诿。或书差牙行藉端播弄。坚实之船。得钱卖放朽坏之船。封雇充数。甚或勾通丁属。蒙蔽官府。增昂价值。把持分肥。种种流獘。皆不可知。必得遴委妥员。并延访老成熟悉之人。到彼访明现在中等通行之价。关担较苏担实在多寡之数。向船埠船商人等剀切晓谕。参酌交易情形。明定水脚。妥议章程。仿照粮船之意。五船互保。十船立一船头。五十船立一总船头。祇责以辨认人船。到津聚泊一处。不问其余。水脚何处先付若干。由何衙门给与执照。船户如何出具认领。由何衙门会报。应否给与较准漕斛。及样米桶袋。每船准带余米若干。货物若干。免税若干。所免之税。奏明于关税盈余项下核实减免。到北执照。呈缴何衙门会收查销。办理妥协。如何给与奖励。及执照款式。领状款式。商人与官交接。究多畏葸。在南在北。应如何设立总局。皆宜预为议及者也。至此项船只。拟运江广二省之米。约及一百万石。以每石八钱折实六八串钱计。约及五十万金。既不能追缴旗丁。又不便请用正项钱粮。应如何设法之处。亦应预筹。此皆前议之所未备者也。前议何足以尽今日之机宜也。客曰。然则何以不言也。曰。是不易言也。譬如行军之事。在于命将。为将之道。在于治心。将必心定而后臂指相应也。必谋出万全而后心乃定也。心定而后识定。识定而后志定。不易言也。不定之故。约有数端。一则通州仓储。积贮情形。未尽悉也。二则粮船海船。聚则人众。恐滋事也。三则万一失事。经办之员。恐赔累也。故不得不郑重出之也。大约仓储之积。足支十年者。雀鼠之耗。变幻百出。去其二成。不过七八年矣。七八年者。气头廒底之米。蒸湿朽坏。去其二成。不过五六年矣。而况不及十年者。畿辅之地。百官军民。皆仰给南漕。必众人之心安。而后 皇上之心安也。今仓储未必无数年之积。而人不尽知。河运阻滞。惶惶之情。定烦 圣虑。则今日海运似当急筹也。粮船水手。易于滋事。此诚应有之虑。故议中先议两船兼。而尤于粮船丁舵水手加之意。今拟以粮船之事。责成各该粮道。海船之事。责成上海道拣派妥员带同老成船埠同至瓜洲照应。地方之事。则有扬州府及驻札瓜洲之京口副将足资弹压。再遴委妥员帮同办理。似亦可以无患。至分赔代赔。贻累子孙。为属员所畏。上官体。恩至重也。风涛盗贼。虽可无虞。然意外之事。亦难逆料。此则在精选坚实船只。壮健舵水。分派水师护送巡缉。万一适遇。致有损失。试行之初。似当预为奏明核实。邀 恩宽免。盖于不测之区。行见之事。必明定赏罚。且必需赏重罚轻。而后人始用命也。
近人谓海运必不可行者。其说有二。曰费无所出。曰人无所归。不知此乃海运难行之处。而非必不可行也。譬若人身受病。必思所以治之。万不能因其病而束手以待也。论海运于平日。则以粮船之费。作海运之费。费有所出。而人无所归。宜筹所以安辑之。上年江浙水灾。停运者十八九。人无所归。亦十八九。较之今日。何止数倍。筹其口食。陆续散遣。亦未见滋事也。论海运于今日。则水手身工。已于水次领足。仍须驾驶回空。口食不忧无着。所苦者。所带私货不能销售。及不能带北坝回货觅利耳。然此究有余之病。而非不足之病也。且其货不过磁器夏布竹木之类。沿途皆可售卖。沿途之货。均可转贩。河渠通利。新漕瞬届。则人不患无所归也。所难者。费无所出。窃谓 明诏饬行。为畿辅筹民食。 国家断不惜此巨费。而经费有常。不能不多方筹划。则两淮商人。素属急公。现闻奉 旨传询。议加盐价。以江广口岸。方在减价敌私。不便议加。稔知工用繁多。愿筹报效五六百万。分年带缴。则或遂其报效之诚。作为现在海运之费。不过十分之一。即可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