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占一字。印于册面。所查某庄。即摘写庄名一字。编为册内号数。委员执册挨户。登注灾民口数。仍将州县草册查对。是否相符。如某项口无。则填以圈。按户注明极次字样。查完一村庄。合计大小口总数。注明册后。一日查过数村庄。即通计数村庄男女大小口总数。注明册后。封送总查之厅印官复核。移交地方官办理。
一赈票须照两联串票之式。当幅之中。填明号数。钤盖印信。每百张钉为一本。票首用委员号记。依格册内所开极次贫户大小口数填注。如某项口无。则填以圈。以一票截给本户。以票根存官比对。各灾民持票赴厂。监赈官点名验票相符。即照票给领银米。并另制月分图记。放讫一月。则于票上依次盖用某月放讫图记。赈毕掣票。其外出归来之户。查明入册。
一例给票领赈。如有赈未领完。原票遗失者。查实补给。仍于册内注明票失换给字样。以防拾票人冒领。
放赈
一定例被灾十分。极贫给赈四个月。次贫给赈三个月。被灾九分。极贫给赈三个月。次贫给赈两个月。被七八分灾。极贫给赈两个月。次贫给赈一个月。被六分灾。极贫给赈一个月。被六分灾之次贫。及五分灾。例不给赈。止准酌借口粮。春借秋还。其酌借月分。或银或米。随时酌办。
一放赈宜多分厂所。使饥民散而不聚。除城关外。各按被灾附近村庄二三十里适中之地。使领赈之人可半日往还者。设为一厂。或寺院。或搭棚。务须地场宽大。分别男东女西。每厂须设两门。以便一出一入。先放远庄。次放近庄。务令鱼贯而行。毋致拥挤喧哗。该地方官将某某村庄在某处厂内。何月日放给。先期明白晓谕。并令地保庄头传知各户。以便灾民按期赴领。免致往返守候。
一定例赈粮每月大口给米一斗五升。小口七升五合。若银米各半兼放。大口月给米七升五合。小口月给米三升七合五勺。各州县应每厂各设七升五合桶三只。三升七合五勺桶三只。并备斗三张。斛一张。由该管道府按照仓斛较准。在于桶口四面烙印。分发各厂应用。以免零量稽迟。及截短桶口偷减赈粮之獘。如吏役斗级人等。敢有短少量。轻则枷示厂所。重则立毙杖下。该管官失于觉察。一并参究。如银三米七银四米六搭放。均照此办理。
一折赈米价。定例直隶省每石折银一两二钱。历奉 恩旨加增。准折给银一两四钱。计每月大口应给银二钱一分。小口应给银一钱五厘。若银米各半兼放。计每月大口给银一钱五厘。小口给银五分二厘五毫。数更零星。如以原银按口秤剪。不特折耗滋多。而封裹非止一人。又岂能逐包覆看。且穷乡僻壤。并无钱铺。贫民领银易钱。亦多未便。自应照历次章程。由官按照时价。公平易换钱文。将每一两易钱若干。补足串底。核明大小口数。应给若干。先期详报。一面按口用绳串。毋许短缺一文。以便临期随米散给。遇有小建。即钱米并计。于钱文内总扣一日。不必银米分扣。傥州县官故将钱价报昂。希冀换多给少。定即严参示惩。如全放折色。亦照此办理。
一被灾州县中。向来居住之旗人。应与民人一例赈恤。俱当查明。如有同居兄弟叔侄披甲食粮。并家奴有主可以资助者。均不在应赈之列。其余闲散下屯。专靠种地并无生业者。应令有旗各属并理事丞倅。逐一确查。照例给赈。其户住居灾地者。亦令地方官会同场员。查明极次户口。分别给赈。
一坐落灾地营分兵丁。原有粮饷资生。但家口多者。难免遇灾拮据。令该管营员查明除本身及家属在三口以内。不准给赈外。其多余家口。分别极次开册移县。该地方官会同该营亲查确实。汇入民户一体给赈。
一灾地贫生。例准给赈。应令该学教官查明实系贫乏。照依旧章。每户以三大口为率。造册移县。覆查明确。核明应赈米数。每米一石。折银一两。移交教官。传齐各生。在明伦堂唱名散给。如有遗滥侵蚀。即将该教官揭参。
一灾赈案内。应需各项银两。有由府转发者。每致时日稽迟。且有绕越道路多费运脚之处。自应由各该州县径行备文赴司请领。该司衙门一面发银。一面移行该管道府州知照。如司书有留难需索情事。许该州县禀明究办。至勘灾查赈员役盘费饭食。除照例现任正印及丞倅等官不准支给外。其候补试用等官。及现任之教职佐杂各官。自查灾之日起。每员月给盘费银八两。每官一员。拨给书办二名。跟役二名。每名日给饭食银四分。放赈时。每厂书办二名。衙役四名。斗级四名。每名日给饭食银四分。如遇车马难行之处。每官一员。应乘坐官船一只。水手四名。书役小船一只。水手二名。每名日给饭食银四分。按日计算。核实报销。
煮赈
一被灾较重地方。定例于例赈之外。准于近城处所。冬月煮粥兼赈。江苏省大口日用米二合。小口日用米一合。江西省无论大小口日用米四合。米数多寡不同。似当以大口三合小口一合五勺为酌中之数。第恐经理不善。则或偷减米粒。搀和糠。或节缩柴薪。搅用石灰。不特下咽为难。且易致人病证。是宜选用诚实董事。分项经管。自淘米下水。以至起锅贮缸。皆须亲督夫役理料。以防滋獘。其粥必须稠厚。足充一饱。至发粥时。则须人厂粥厂分为两处。人厂内再分男女两